宛新建
- 作品数:147 被引量:61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成纤维细胞活性变化与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 再狭窄是食管支架术后常见并发症 ,本实验研究食管支架术后局部再狭窄组织中成纤维细胞 (Fb)增殖与分泌功能的变化 ,以及与支架术后再狭窄形成的关系。方法 以 16只成年健康犬为实验对象 ,均分 4组。采取“自体阔筋膜移植固定法”置入“Z”型自扩张金属食管支架 ,术后 1、2、4、8周分批处死动物 ,取出置架部位的食管组织 ,进行大体形态、光镜、电镜等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法(ABC)检测支架术后 1、2、4、8周组织中Fb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的表达 ;氨基酸分析法测定组织中羟脯氨酸及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术后 1、2周 ,食管组织炎性反应明显 ,局部有广泛肉芽组织形成及部分纤维化 ,某些部位组织开始向管腔内生长 ;术后 1周组织中即有Fb明显表达PCNA及α SMA ,术后 2周表达量明显增强 ;组织中羟脯氨酸及总氨基酸含量较正常明显升高。术后 4、8周 ,管腔明显狭窄 ,局部出现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 ,炎性细胞显著减少。术后 4周仅有少量Fb表达PCNA ,而无α SMA表达 ,术后 8周无PCNA及α SMA表达。术后 4周组织的氨基酸含量较术后 2周升高显著 ,术后 8周与 4周的氨基酸水平基本一致。电镜发现 ,术后 2周组织中Fb处于旺盛的增殖及分泌状态 ,术后 8周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形成。
- 宛新建许国铭李兆申孙振兴邹晓平张文俊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食管支架术术后细胞活性
- 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药物涂层支架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和生物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胆管良、恶性狭窄的药物涂层支架及制备方法;该支架为在胆管裸支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涂有含抗胆管恶性狭窄药物丝裂霉素或/和紫杉醇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层而制成。临床使用结果...
- 宛新建杨庆张佩华张伟星
- 文献传递
- “Z”型支架对食管粘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实验犬食管“Z”型支架术后局部粘膜对聚乙二醇 40 0 (PEG40 0 )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成年健康犬 12只 ,均分为 2组 ,分别置入“Z”型食管支架 ,支架术后 2 h选择第 1组实验犬进行食管持续恒压 PEG40 0 灌流 ,2 h后取出置架部位的食管组织及等量正常食管组织 ,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组织中 PEG40 0 的含量 ,并进行比较。第 2组实验犬于术后 2 4h同样方法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正常食管粘膜对 PEG40 0 无通透性 ,支架术后 2 h食管组织中 PEG40 0 的含量较正常明显升高 ,主要表现为一些较小分子的 PEG40 0 ;术后 2 4h PEG40 0 的通透性进一步增强 ,可检测到一些较大分子的 PEG40 0 ;支架中部食管组织 PEG40 0的总吸收值为 (96 .32± 9.6 1) mol/ g,较术后 2 h的 (34.2 4± 5 .81) m ol/ g显著升高 (P<0 .0 1)。 结论 :支架置入可导致食管局部粘膜对 PEG40 0 通透性显著升高 ,从而为外源性致病原的介入创造条件。
- 宛新建李兆申许国铭孙振兴湛先保王雯
- 关键词:食管支架术
- 一种电脑控制多气囊矩阵式医用气垫床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脑控制的多气囊矩阵式医用气垫床,包括气垫床床体,以及设置在气垫床床体上并与之匹配的床垫,所述床垫由若干分别相互独立且呈矩阵式排列的气囊单元、气泵系统、以及电脑控制系统组成。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对气囊单元内的...
- 宛新建王瑞兰张伟星杜江陈颖汪彪李章志胡丹黎金臻
- 文献传递
- 食管支架术后局部组织中相关炎性细胞的变化分析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研究食管支架术后不同时间局部食管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分布的变化 ,以及与再狭窄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ABC法 )检测支架术后 1、2、4、8周组织中CD3、CD 19、CD 6 8的表达状况 ,从而反映出巨噬细胞(MΦ)、T 淋巴细胞 (T LC)、B 淋巴细胞 (B LC)的浸润及分布状况。制备再狭窄组织的细胞悬液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组织中 3种细胞的含量变化。采用特殊染色法分析组织中肥大细胞 (MC)的分布状况。结果 支架术后 1、2周组织中有明显的T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浸润 ,其细胞含量较正常食管显著升高 ,而B 淋巴细胞含量极少 ,术后4、8周各种细胞的含量及分布与正常食管相似。结论 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及T 淋巴细胞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形成存在密切关系 ,可能是局部纤维化的重要调控细胞。
- 宛新建李兆申许国铭孙振兴吴仁培满晓华
- 关键词:食管狭窄炎性细胞术后
- 一种可清除痰液积聚并减少炎症反应的气管插管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清除痰液积聚并减少炎症反应的气管插管。其设有管体、呼吸机接头、通气口、气囊、充气通道和充气管,所述的管体的内壁和外壁以及气囊的外壁设有疏水疏油层;所述的气囊设有若干个凸圈,且最近端凸圈向近端方向突起从而使...
- 宛新建张伟星杨莹黎金臻
- 文献传递
- 乙酸叔丁酯与丁酸乙酯对胆固醇结石的溶石作用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乙酸叔丁酯(TBA)和丁酸乙酯(EB)对胆囊结石的体外溶石效果及生物毒性。方法:选择10份胆囊多发性结石手术患者的结石样本,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石胆固醇含量。以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对照,分析TBA和EB对胆固醇结石的体外溶石能力。以正常培养基作为对照,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比较MTBE、TBA及EB对人正常肝细胞株LO2的增殖抑制、早期凋亡、晚期凋亡以及细胞活性氧水平的影响。结果:10份胆囊多发性结石样本中6份为胆固醇结石,4份为非胆固醇结石。对胆固醇结石的体外溶石实验表明,MTBE、TBA、EB三组在溶石30 min时的剩余结石分别为(47.83±3.84)%、(58.12±4.53)%、(75.75±4.61)%,溶石90 min时的剩余结石分别为(18.38±6.47)%、(33.82±6.22)%、(56.38±3.91)%,MTBE的溶石效果优于TBA和EB,TBA的溶石效果优于E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表明对照组、MTBE组、TBA组的细胞活力分别为(100.00±4.46)%、(96.79±4.32)%、(93.72±3.51)%,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EB组的细胞活力(87.57±5.29)%低于上述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对照组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分别为(1.67±0.15)%、(1.27±0.06)%,EB可诱导细胞发生早期凋亡(15.9±0.53)%(P<0.001)及晚期凋亡(5.13±0.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TBE及TBA对细胞凋亡均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MTBE、TBA、EB均可抑制细胞活性氧水平,其中EB作用又强于另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BA对胆囊胆固醇结石具有较好的体外溶石效果与生物安全性,而EB相对较差,TBA具有作为溶石药物的潜力。
- 沈双李宁叶欣黄丹钱月琴郑海明董志霞宛新建
- 关键词:胆石溶石乙酸叔丁酯丁酸乙酯生物安全性
- 一种内镜下局部覆膜胆管取样金属支架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镜下局部覆膜胆管取样金属支架,所述的金属支架包括头部定位端、尾部定位端、支架本体;所述的支架本体一端设置头部定位端,另一端设置尾部定位端;所述的支架本体采用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且镍钛合金丝编织成网格状;所...
- 宛新建黄超
- 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动物食管支架置入术后不同时间食管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状况,以及与再狭窄形成的关系。方法 将16只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模型犬分为4组,分别于术后1、2、4、8周取材,另设立6只对照犬,所有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及RT-PCR方法检测支架术后组织中EGF、EGFR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支架术后1、2周食管组织中,EGF、EGFR的mRNA和蛋白均有明显表达,表达量较正常组织显著增强,几乎所有组织均不同程度的表达EGF、EGFR。4周时表达显著减弱,术后8周其表达基本消失。EGF的阳性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EGFR的着色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结论 食管支架术后,局部组织中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与再狭窄的病理过程存在密切的关系,是重要的调节细胞。
- 宛新建李兆申许国铭孙振兴邹多武
- 关键词:食管支架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术后
- 产粘蛋白胆管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0年
- 产粘蛋白胆管细胞癌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胆管肿瘤,以大量胶冻状黏液积聚在扩张的胆管内为特征,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本文总结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外文献报道,探讨其诊断和治疗,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
- 陆颖影靖大道宛新建郑萍
- 关键词:胆管细胞癌粘蛋白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