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官晓艳

作品数:24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新生儿
  • 4篇细胞
  • 4篇儿童
  • 3篇综合征
  • 3篇哮喘
  • 3篇小儿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3篇患儿
  • 2篇腰椎
  • 2篇腰椎穿刺
  • 2篇腰椎穿刺针
  • 2篇婴儿
  • 2篇治疗新生儿
  • 2篇紫癜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疗效分析
  • 2篇临床疗效分析
  • 2篇激素
  • 2篇儿科

机构

  • 24篇自贡市第一人...
  • 1篇富顺县妇幼保...

作者

  • 24篇官晓艳
  • 7篇李雪梅
  • 6篇陈华友
  • 2篇李雪梅
  • 2篇王红宇
  • 2篇陈亮
  • 1篇胡旭东

传媒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组合婴儿复苏器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T组合婴儿复苏器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危重新生儿在转运中用面罩给氧(对照组)与T组合婴儿复苏器给氧(治疗组)条件下的血气分析及呼吸机使用率、心肌酶谱结果及治愈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心肌酶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结果中,T组合复苏器治疗组pH、PaO2、PaCO2明显好于对照组[7.41±0.06vs7.31±0.05,(72.3±18.1)mmHg vs(85.5±23.5)mmHg,(45.4±11.3)mmHgVS(32.3±13.2)mmHg(1mnlHg=0.133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机使用率明显降低(29%VS58%),救治成功率明显升高(95%VS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T组合婴儿复苏器可成为临床中有力的转运设备,值得推广。
林元涛李雪梅官晓艳
关键词:危重症新生儿
以胆汁淤积性黄疸为首要表现的川崎病休克综合征1例
2020年
1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因“反复发热1周,皮肤黄染2d”于2019年5月急诊入我院儿科。1周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无畏寒、寒颤及抽搐,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触痛,院外予以抗感染治疗后淋巴结肿大缓解,触痛减轻。2d前患儿逐渐出现皮肤黄染,呈进行性加重,尿色变黄,尿量减少,伴结膜充血,病程中无皮疹、腹痛、腹泻,无头晕、头痛、呕吐等。入院体格检查:T 38.6℃,P 125次/min,R 29次/min,BP 78/34 mmHg,W 40 kg,SpO 2:91%,意识模糊,全身皮肤干燥,黏膜黄染明显,无皮疹,呼吸稍促,未见吸气性三凹征,呼吸动度不大,双侧颈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结膜充血明显,口唇欠红润,口唇皲裂,可见杨梅舌,咽充血明显,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音欠有力,律齐,无明显杂音,腹软,稍胀,肝肋下4 cm,质软.
宁俊杰官晓艳李雪梅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肿大皮肤黄染结膜充血呼吸动度
规范化吸入糖皮质激素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日后发生哮喘的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能否有效地预防毛细气管炎(ABI)患儿日后发展为哮喘。方法:应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配合储雾罐、面罩规范化吸入治疗第一次毛细支气管炎愈后的患儿162例至少6个月,并以151例第一次毛细支气管炎愈后未作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患儿哮喘发病率14.9%,对照组哮喘发病率为47.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明显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哮喘的发病率。
胡旭东官晓艳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糖皮质激素哮喘
哮喘儿童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肺功能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经检查确诊为哮喘的儿童25例为试验组,同期收集气道炎性反应但非哮喘的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肺功能仪测定2组儿童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率(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采集2组儿童的痰液标本,通过痰细胞学方法测定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数量;对2组儿童空腹外周静脉取血3 ml,分离血浆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等细胞免疫功能,分析IL-12β、iNOS、TNF-αmRNA的表达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3,P=0.001;t=6.125,P=0.006;t=5.998,P=0.006);试验组患儿气道痰液中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5,P=0.001;t=-6.852,P=0.001),痰液嗜酸性粒细胞低于对照组(t=-7.543,P=0.000);试验组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94,P=0.001;t=6.853,P=0.005;t=7.165,P=0.003);试验组患儿血浆炎性因子IL-12βmRNA和TNF-α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t=8.203,P=0.000;t=7.415,P=0.001),iNOS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t=5.496,P=0.001)。结论哮喘儿童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肺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
陈亮官晓艳龙俞宇陈华友
关键词:哮喘巨噬细胞肺功能儿童
LRB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儿童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一例被引量:2
2021年
儿童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肺间质疾病(DPLD/ILD)罕见,诊断困难,发病原因与肺生长发育障碍及遗传因素相关。已知表面活性物质基因SFTPA1、SFTPA2、SFTPB、SFTPC、ABCA3及NKX2-1的丧失或突变可致DPLD。此外,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发生亦与CSF2RA、CSF2RB和MARS的基因突变相关。虽然目前遗传缺陷对此病的调控知之甚少,但不可否认的是儿童DPLD发病具有显著的遗传异质性。本文回顾分析1例由LRBA(lipopolysaccharide-responsive beige-like anchor protei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的儿童DPLD,并复习相关文献,为临床提供参考。
宁俊杰官晓艳王红宇李雪梅
关键词:肺间质疾病遗传异质性生长发育障碍
干扰素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疱疹性咽峡炎病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干扰素进行雾化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自2011 年3 月~2013 年3 月之间,收治过的疱疹性咽峡炎患者92例,并按照入院治疗时间随机的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干扰素雾化疗法进行治疗,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83%(45/4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96%(40/46),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疗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平均天数以及疱疹消失天数方面,观察组的时间均明显的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干扰素雾化治疗方法,能够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患处,缩短了药物的起效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因此,干扰素雾化疗法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安全、有效、理想的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治疗方法.
官晓艳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干扰素雾化治疗临床疗效
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被引量:2
2020年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属于危重症血液病,临床罕见,若不能及时诊治会造成极高的病死率。临床若具有典型“五联征”:发热、溶血性贫血、紫癜或血小板减少症相关的出血、神经系统症状、伴有血尿和/或蛋白尿或尿素氮升高的肾病即可诊断,行血浆ADAMTS13活性和抑制剂的测定可协助诊断。本文总结了1例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致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报告如下。
宁俊杰官晓艳李雪梅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盐酸丙卡特罗联合消咳喘胶囊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学指标和气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24年
目的探讨盐酸丙卡特罗联合消咳喘胶囊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血清学指标、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CVA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盐酸丙卡特罗联合消咳喘胶囊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评估2组患儿的日间和夜间咳嗽积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NF-γ)水平,并计算INF-γ/IL-4;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2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呼出25%肺活量时流速(MEF25)、呼出50%肺活量时流速(MEF50)和呼出75%肺活量时流速(MEF75);记录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26%(51/62)、95.16%(59/62);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日间和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日间和夜间咳嗽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日间和夜间咳嗽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HMGB1、TLR4、NF-κ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HMGB1、TLR4、NF-κB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MGB1、TLR4、NF-κ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MEF25、MEF50、MEF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MEF25、MEF50、MEF75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MEF25、MEF50、MEF7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IL-4、INF-γ水平及INF-γ/IL-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朱荷敏王红宇官晓艳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盐酸丙卡特罗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匹多莫德对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
2019年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对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儿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诊断为CMV感染的57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儿确诊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儿均在确诊时(治疗前)、治疗6周左右(治疗中)、规范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检测外周血T、B细胞亚群及NK细胞。结果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总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但不同组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NK细胞及B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用匹多莫德可明显提升CD8^+T淋巴细胞,可能会改善总T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数量,但对NK细胞及B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
陈华友官晓艳龙俞宇
关键词:匹多莫德巨细胞病毒NK细胞B细胞
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比较同步间歇正压联合容量控制通气( SIPPV+VG)与传统的辅助/控制(A/C)通气对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66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SIPPV+VG组和A/C组,每组33例,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的氧合状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体积分数( P/F)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比( a/APO2)均随时间推移而显著增加(F=31.25、16.82,P<0.05),SIPPV+VG组P/F和a/APO2均显著高于A/C组(F=9.54、6.73,P<0.05),SIPPV+VG组的氧疗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显著少于A/C组,SIPPV+VG组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和气漏的比例显著低于A/C组。结论SIPPV+VG通气模式并发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官晓艳
关键词:容量控制通气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