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继志
- 作品数:45 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委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Ag14)及鼠—鼠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系的形态计量研究
- 1990年
- 作者采用形态计量法,对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Ag14)及其与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融合产生的杂交瘤细胞系进行了形态测量。对两种细胞的结构参数做了统计比较。结果表明杂种细胞的平均直径(?)及平均体积(?)均比亲本细胞大(P<0.001)。杂种细胞的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高尔基区分泌小泡增多;线粒体明显肿大。提示:杂种细胞的分泌能力较强。
- 宋继志金立强祝纪山叶银荚
- 关键词:杂交瘤小鼠
- 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Ag14)及鼠—鼠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系的形态定量比较研究被引量:3
- 1990年
- 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Ag14)是不分泌型的浆细胞样细胞。我们用Sp2/0—Ag14细胞与免疫小鼠的脾细胞融合,建立了抗本周氏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并采用立体计量方法对亲本及杂种细胞进行了形态定量测量。以便探讨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与分泌抗体的关系。从半薄切片上细胞的结构数据,计算出平均细胞的各种三维空间结构参数。在超薄切片上得到了胞浆内结构成分的三维超微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杂种与亲本细胞相比,杂种细胞的体积明显增大;粗面内质网扩张显著;高尔基体小泡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线粒体平均体积增大。揭示:杂种细胞的分泌能力较强。
- 宋继志金立强祝纪山叶银英
- 关键词:小鼠骨髓瘤细胞淋巴细胞杂交瘤
- 人胎儿胸腺哺育细胞的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被引量:3
- 1989年
- 本研究用组织化学法、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人胎儿胸腺哺育细胞(thymic nurse cell,TNC)。结果表明,TNC 的 ANAE、AcP、AIP、ATPase、5′-Nase 和 PAS 均呈阴性反应,TNC胞质内含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其中少数淋巴细胞的 ANAE、AcP、AIP 和 ATPase 呈阳性反应。TNC 内的淋巴细胞 ANAE 阳性率为26.8%。TNC 外的淋巴细胞 ANAE 阳性率为51.3%,两者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u=11.23)。扫描电镜观察,TNC 为球形,细胞表面较光滑,有少量短微绒毛。1μm 半薄切片显示,胸腺皮质内可见 TNC 样细胞,细胞界限清楚,核圆或椭圆形,染色淡。胞质中可见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透射电镜观察,TNC 胞质内可见张力丝,表明这些细胞具有上皮细胞特征。TNC 胞质内的淋巴细胞可见正常的线粒体、游离核糖体等细胞器。本文对上述结果与胸腺巨噬细胞作了比较和讨论。
- 缪继武邢剑敏宋继志尹兰珍洪大蓉徐淑芬
- 关键词:组织化学电镜胎儿
- 维生素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期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 1992年
- 用大鼠心复制血再灌注模型,根据电镜立体计量,Vitc对铁血再灌注致线粒体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结果表明,Vitc是一种细胞保护剂,可望用于控制缺血再灌注损伤。
- 刘岐山张运生叶铭吴再彬洪大蓉宋继志祝纪山
- 关键词:抗坏血酸心肌线粒体
- P388白血病细胞在小鼠肝内浸润的超微结构观察
- 1991年
- 采用腹腔内接种 P_(38(?))白血病细胞后3和9d 的小鼠肝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仅在9d 出现白血病细胞浸润,主要分布于肝小叶内的中间带和周围带。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使肝窦显著扩张,窦内皮细胞肿胀、崩解或消失。白血病细胞突起侵入肝细胞胞质内,肝细胞受挤压而变形,或被白血病细胞密集包围而坏死。对上述变化进行了讨论。
- 金立强宋继志祝纪山缪继武邢剑敏
- 关键词:白血病超微结构小鼠
- 磷-32玻璃微球肝动脉注射对猪肝脏毒性反应的电镜观察
- 1999年
- 为观察猪肝动脉注射磷-32 玻璃微球(32P-GMS)对肝脏急性、亚急性反应的超微结构损伤及修复过程。用7 只健康猪经切皮肝动脉内接受由选择性导管注射直径为46~76μm 的玻璃微球。其中4 只猪注射放疗性32P-GMS;3 只猪注射31P-GMS(对照)。术后2、4、8 或16 周分批取不同部位的肝组织进行电镜常规制样及电镜观察。结果选择性导管注射32P-GMS,内放射急性期(2 周时)肝细胞均出现明显的异常和严重损伤;亚急性期(4 周时)大部分肝细胞核基本正常,胞浆细胞器仍有变化;恢复期(8 周时)大部分肝细胞已修复,肝细胞基本正常,但胶原和贮脂细胞增多。内放射16 周时,肝细胞全部修复正常。观察结果表明,当吸收剂量每次不超过200Gy 的32P-GMS经肝动脉给药时,肝细胞的损伤是短期而可逆性的。
- 洪大蓉刘璐李群慧万美玲滕皋军宋继志
- 关键词:肝动脉注射超微结构肝细胞
- 大鼠脾树状突细胞的组织分布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采用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正常大鼠脾滤泡树状突细胞(FDC)和交错突细胞(IDC)的染色反应性,结果表明,脾小体内FDC和动脉周围淋巴鞘内IDC均为S-100蛋白强阳性细胞。在此基础上,应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对两种树状突细胞的组织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分别获得FDC和IDC在脾白髓内的体密度(V_V)、面密度(S_V)、面数密度(N_A)和比表面(S_S)的正常值。由于这些数值与该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密切相关,并随其变化而产生相应改变,因此是有意义的形态计量参数。
- 张锦堃许嘉弟宋继志杨宁查宝兴袁琳
- 关键词:树状突细胞
- 体外震波对家兔肝组织影响的硝酸镧示踪和电镜酶细胞化学研究
- 1993年
- 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机对家兔肝脏实施震波冲击实验,并用硝酸镧示踪和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亚显微定位技术对兔肝组织进行电镜研究。观察显示:实验组肝见镧颗粒穿过细胞膜进入胞质,并围绕线粒体呈颗粒状沉积或选择性地进入线粒体;毛细胆管腔及紧密联接区和肝细胞间隙均有镧颗粒沉积,紧密联接区及肝细胞间隙亦见异常的碱性磷酸酶反应物。超微结构示线粒体肿胀、膜破坏及内质网扩张。结果表明,震波作用的靶细胞单位是膜结构和线粒体,其早期损伤效应是细胞膜性结构的通透性增高及完整性的丧失,进而导致亚细胞结构改变和生化的异常。
- 张东生金立强洪大蓉祝纪山宋继志王尔慧樊嘉刘胜利刘蕴芝刘燕梅
- 关键词:体外震波碎石硝酸镧碱性磷酸酶
- 扫描电镜微量血不同制备方法对红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1995年
- 扫描电镜微量血不同制备方法对红细胞的影响洪大蓉,万美玲,宋继志(南京铁道医学院电镜室南京210009)扫描电镜观察红细胞形态的报道较多,但各种方法对形态影响的报道甚少。为了探索简便而又不致影响细胞形态的制备方法,作者对比了四种微量耳血制样方法对红细胞...
- 洪大蓉万美玲宋继志
- 关键词:血液检查红细胞扫描电镜
- 高原低氧导致红细胞形态变化的扫描电镜观察
- 1995年
- 高原低氧对血液及各种脏器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较多,但用扫描电镜(SEM)探讨其红细胞形态变化的计量分析尚未见报道。我们应用SEM对平原、高原正常人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病人外周血红细胞的形态及各型红细胞的百分率及平均直径进行计量分析。 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高原正常人及HAPC病人均为移居海拔2800~3720m10年以上,年龄55±6岁的男性居民。根据临床及血液学检查(RBC≥6.5×1012/L;Hb≥200g/L;HCt≥65%)诊断HAPC。平原正常人为常居海拔20m,年龄25—55岁的男性居民。
- 宋继志洪大蓉万美玲张浩齐纶林炳夫许维刚于奕
- 关键词:红细胞形态扫描电镜观察高原低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高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