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士军
- 作品数:37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BL调节白假丝酵母菌相态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相态转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MBL处理C.albicans 2、4、8 h,37℃200 r/min震荡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C.albicans的菌丝形成情况;FACS分析MBL与C.albicans的结合情况;RT-PCR分析C.albicans相态转化调控基因HWP1、DDR48的表达。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MBL在早期(2~4 h)能够抑制C.albicans酵母相(Yeast form,Y)向菌丝相(Hyphal form,H)转化;FACS分析表明MBL能够以Ca2+浓度依赖关系与C.albicans细胞结合;RT-PCR结果表明MBL能够减少C.albicans相态转化调控基因HWP1的表达,而其对DDR48表达的影响尚无规律可循。结论:MBL能够通过调控HWP1的表达抑制C.albicans酵母相向菌丝相转化。
- 翟晶晶王明永凌明智王凡平郭康宋士军段巨洪张娜李梦杰左萌洁赵雯瑕
- 关键词: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白假丝酵母菌基因表达
- 岩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评价中成药岩舒注射液与西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分两组 :以单纯化疗组 (30例 )作对照 ,岩舒注射液加化疗组(5 0例 )作为治疗组 ,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应用岩舒注射液的治疗组总有效率 4 0 0 % ,单纯化疗组总有效率2 6 7% ,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其中位生存期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而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岩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疗效 ,减轻毒副反应 ,延长患者生存期 ,提高生存质量。
- 刘士霞宋士军
- 关键词:岩舒注射液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NSCLC
- NSCLC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水平检测及其与TNM分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表达特点及其与国际抗癌联盟肿瘤通用分期(tumor node metastasis, TNM)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我院胸外科收治的NSCLC患者82例,选取肺良性疾病30例作为良性组及30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完成外周血CTC检测,比较NSCLC外周血CTC与良性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不同预后NSCLC患者CTC阳性率,筛选NSCLC预后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CTC阳性率高于良性组与对照组(P<0.05),良性组、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NSCLC患者CTC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NSCLC患者CTC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期CTC阳性率比较:Ⅲa期>Ⅱ期>Ⅰ期;CTC阴性NSCLC患者随访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长于阳性组,复发、转移率低于阳性组(P<0.05);有吸烟史、CTC阳性、高TNM分期、伴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中位DFS低于无吸烟史、CTC阴性、低TNM分期、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CTC、淋巴结转移均为影响NSCLC患者中位DFS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NSCLC外周血CTC阳性率较高,且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共同影响患者预后。
- 白力允谢静白力丹邢俊领赵红丹宋士军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预后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3年生存率、毒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3年生存率、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42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观察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疾病客观缓解率(OR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总生存率(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942)。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食管癌患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3年存活率与减轻毒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赵红丹郭康白力允宋士军
- 关键词:食管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紫杉醇奈达铂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10天。结果: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的总有效率83.2%。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好,具有退热作用,并且不会导致二重感染。
- 宋士军申家辉
- 关键词:恶性肿瘤肺部感染痰热清注射液
- miR-145-5p通过SMAD4基因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究miR-145-5p靶向调控SMAD4基因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MAD4蛋白阳性表达率,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45-5p和SMAD4表达水平。筛选合适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分为Blank组、NC组、miR-145-5pmimic组、miR-145-5pinhibitor组、siRNA-SMAD4组和miR-145-5pinhibitor+siRNA-SMAD4组。生物学网站和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45-5p和SMAD4的靶向关系。qRT-PCR检测miR-145-5p、SMAD4、TGF-β、Bcl-2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分别检测SMAD4、TGF-β、Bcl-2和Bax的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SMAD4阳性颗粒主要表达于细胞浆或细胞核,且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MAD4阳性率明显升高( χ^(2)=14.251,P<0.05);而qRT-PCR显示miR-145-5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109.800,P<0.05)。相比其他细胞株,ECA-109细胞中的miR-145-5p表达量最低(F=48.000,P<0.05),选用于后续实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145-5p可靶向调控SMAD4(t=21.820,P<0.05)。与Blank组相比,NC组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Blank组和NC组相比,miR-145-5pmimic组miR-145-5p和Bax表达增加,SMAD4、TGF-β和Bcl-2表达降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均<0.05);siRNA-SMAD4组miR-145-5p表达无明显变化,Bax表达增加,SMAD4、TGF-β和Bcl-2表达降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均<0.05);miR-145-5pinhibitor组miR-145-5p和Bax表达降低,SMAD4、TGF-β和Bcl-2表达上升,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上升,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均<0.05);而miR-145-5pinhibitor+siRNA-SMAD4组与Blank组和NC组相比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miR-145-5p高表达可通过靶向抑�
- 赵红丹郭康宋士军高明
- 关键词:食管鳞癌微RNAS细胞增殖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2例实验室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李岩宋士军
-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实验室骨髓增殖性疾病症状不典型
- 射频消融治疗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6例肺癌患者予以射频消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4周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射频消融治疗1周、4周末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CD8+水平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末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治疗1周末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能明显增强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对肺癌的综合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 宋士军刘帅
- 关键词:肺癌射频消融T细胞亚群细胞免疫功能
- 细胞免疫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治疗对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化疗的为对照组,实施细胞免疫联合化疗的为观察组。比较2组客观缓解率(ORR)、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ORR高于对照组(84.31%vs 5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63.15±12.36)vs(51.28±12.69)%]、NK指标水平[(25.42±6.15)vs(15.39±6.14)%]及CD4^(+)/CD8^(+)比值[(1.46±0.18)vs(0.98±0.12)]均高于对照组,CD4^(+)CD25^(+)水平低于对照组[(8.16±2.57)vs(10.89±5.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98%vs 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免疫联合化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毒副反应。
- 白力允白力丹谢静邢俊领赵红丹宋士军
- 关键词:细胞免疫化疗卵巢癌免疫功能
- 多西他赛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DOC联合3DCRT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9-01~2021-06收治的5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单独治疗组26例,联合治疗组26例。单独治疗组给予3DCRT,联合治疗组在单独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DOC注射液,两组均治疗6周,随访2年。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随访期间两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期间毒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联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为80.77%,高于单独治疗组的61.54%(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随访期间,联合治疗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期间,联合治疗组总毒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单独治疗组的34.62%(P<0.05)。结论:DOC联合3DCRT可降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赵红丹白力允郭康宋士军
- 关键词:中晚期多西他赛三维适形放疗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