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英俊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综合征
  • 1篇地奈德
  • 1篇胸膜
  • 1篇胸膜固定
  • 1篇胸膜固定术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血沉
  • 1篇血液生化指标
  • 1篇治疗肺癌
  • 1篇治疗哮喘
  • 1篇衰竭
  • 1篇重叠综合征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噻托溴铵
  • 1篇腓骨
  • 1篇腓骨肌
  • 1篇腓骨肌萎缩
  • 1篇腓骨肌萎缩症

机构

  • 5篇新乡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安英俊
  • 4篇李红义
  • 3篇张祥杰
  • 2篇李平
  • 1篇曹臣龙
  • 1篇胡晨阳
  • 1篇韩飞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本院接收的180例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overlapsyndrome, ACOS)患者,选择数字表分组原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90例,其中常规组选择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选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变化,并在治疗前后,对其肺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 <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有改善,且优于常规组肺功能变化,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生活质量变化(P <0.05)。结论对ACOS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安英俊李红义张祥杰
关键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肺功能哮喘慢阻肺
腓骨肌萎缩症导致呼吸衰竭1例被引量:4
2016年
腓骨肌萎缩症(CMT)亦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MSN),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临床表现为四肢远端进行性的肌无力和萎缩伴感觉障碍。主要特征是发病年龄早,常在儿童期起病,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周围神经有髓纤维髓鞘脱失或减少。随着分子遗传学的进展,发现多个疾病基因位点。此病在呼吸系统的表现较少,如累及呼吸肌诊断困难,易误诊。
郭司文安英俊李平祖晶莹李红义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呼吸衰竭格林-巴利综合征
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患者法分为两组,分别实施短期常规流量吸氧治疗和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PO2、RR、HR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
安英俊李红义张祥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内科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
2025年
目的 研究经过内科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后的临床效果及该治疗方案对此类患者血液生化指标、预后相关指标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87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诊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引流组43例,给予其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固定组44例,给予其内科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固定组患者术后治疗缓解人数及总缓解率高于引流组(P<0.05);手术1 d后,固定组患者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均低于引流组(P<0.05);固定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高于引流组,引流天数、住院时间低于引流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可加快患者的预后恢复进程,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
胡晨阳曹臣龙韩飞安英俊
关键词:滑石粉胸膜固定术肺癌血液生化指标
联合检测降钙素原、血沉、C-反应蛋白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联合定量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45例下呼吸道感染并有痰培养病原菌明确的病例,同期健康对照组41名。采用全自动免疫透视比浊法测定CRP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半定量快速实验(胶体金法)测定PCT水平,采用魏氏(Westergren)法测定ESR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PCT、CRP、ESR显著升高(P〈0.01)。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CRP、ESR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病毒、真菌及其他病原体)(P〈0.01)。PCT水平随着感染的控制而明显下降,有助于判断预后。结论CRP、PCT及ESR的常规检测有助于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对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及评估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安英俊张祥杰李平李红义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沉细菌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