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箭
- 作品数:36 被引量:33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冀东油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基于地震速度预测南堡凹陷中深层地层压力被引量:8
- 2016年
- 南堡凹陷现有油井多位于中浅层,中深层岩性油气藏是研究区未来的勘探重点.基于高精度地震速度资料,综合应用速度对比法和Fillippone公式法,对南堡凹陷中深层进行地层压力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纵向上,南堡凹陷超压顶界面分布于3 000-3 500 m,超压普遍存在于东二段及其以下的中深层,并可大致划分为中部和深部2套超压系统;②区域上,随埋深增大,超压中心总体由凹陷中南部向中北部迁移,东营组超压中心主要位于中部林雀次凹及南部滩海区,沙河街组超压中心主要分布于中北部高尚堡-柳赞构造、老爷庙构造和南堡5号构造.速度对比法预测地层压力的精度较高,其成果对研究区的地层压力预测分析适用性更强.该成果有助于降低勘探成本和开发风险,并为下步中深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参考.
- 赵军曹强叶加仁汤建荣吴建楠孟令箭夏秋君
- 关键词:地层压力南堡凹陷
- 中国东-南部裂陷盆地断裂系统复杂性的表现形式及成因机制——以南堡凹陷和涠西南凹陷为例被引量:25
- 2018年
- 中国东-南部裂陷系列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而断层的分布演化十分复杂,是油气进一步勘探开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应用广义断层模式,在大量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析的基础上,以渤海湾盆地的南堡凹陷和北部湾盆地的涠西南凹陷为例,对中国东-南部盆地复杂的断裂系统进行了解剖和归纳,并提出了伸展变形区预测断层性质的伸展应变椭圆。结果表明,中国东-南部裂陷盆地断裂系统的复杂性存在9种表现方式,从成因上进一步归纳为3个方面:(1)断层的走向和性质多样;(2)断层在平、剖面上存在复杂多变的组合形式;(3)断层形成和演化存在复杂的时-空关系。造成复杂性的根本原因是先存断裂分布的复杂性和不同方向(北西-南东向和近南北向)伸展变形的叠加。不同盆地、同一盆地不同区域应力场演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40Ma以前,北西-南东向伸展;38Ma以来,近南北向伸展。断层分布和演化差异主要是由先存构造分布差异造成的。
- 童亨茂范彩伟孟令箭赵宝银范晋煜
- 关键词:裂陷盆地断层
- 页岩层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提供一种页岩层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从针对目标页岩中各待测井测得的自然伽马曲线,提取各待测井下不同深度对应的取值,进行离散小波变换,获得各待测井的小波系数方差曲线和不同尺度下的小波系数曲线;基于各待...
- 孙彪刘小平刘杰刘天化祖献徐文刘国勇孟令箭王建伟高永亮庄东志
-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不同细粒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2024年
- 沉积环境研究在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晚古生代沉积环境复杂多变,本次研究通过70件不同细粒岩微量元素测试分析,优选了对古沉积环境敏感的元素及参数组合,研究了盆地东北部晚古生代沉积期盐度、古氧化还原环境,气候纵横向上的变化特征,以此来对研究区的沉积环境进行恢复。结果表明:①Ba、Sr及Sr/Ba值显示从本溪期到石千峰期,盐度呈明显的波动降低趋势,沉积环境从海相咸水向陆相淡水环境波动式变化。盐度从南向北逐渐降低,由海相向陆相过渡;②Cu/Zn、Ni/Co、V/(V+Ni)值显示从本溪期到石盒子期的沉积水体含氧量增高,由贫氧的还原环境过渡到氧化环境;③煤岩中具有富集元素Be、Sr趋势,灰岩中具有富集元素Zn趋势,泥岩中具有富集元素Li、V、Cr、Mn、Co、Ni、Cu、Cd、Sb、Ba趋势,铝土岩中具有富集元素Li、Cr、Zr、Ga、Sn趋势。同一层位、同一岩性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相对稳定;④本溪组至石盒子组发育海相与湖泊两大类型三角洲成因砂体,是致密砂岩储层有利成因类型。建议在全国建立细粒岩微量元素测试标样,以提高微量元素测试精度。
- 马乾孟令箭王建伟赵俊兴张永超赫逍瑶魏思远彭帅杰魏炜
- 关键词:微量元素古环境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
- 南堡凹陷下古生界表生岩溶和埋藏岩溶储层识别标志被引量:2
- 2023年
- 南堡凹陷碳酸盐岩潜山是重要的深层油田勘探领域,具有埋藏深、时代老、构造运动复杂、多期岩溶作用的特点。通过研究南堡凹陷下古生界岩溶储层的岩心、钻井、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生岩溶储层和埋藏岩溶储层的识别标志,确立识别方案。结果表明,表生岩溶储层主要分布在寒武系—奥陶系潜山顶部的马家沟组石灰岩中,表生岩溶影响范围可达不整合面之下170 m,储层段有漏失无放空无明显的空洞;具有岩心发育角砾、淡水方解石;测井响应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高中子孔隙度、低电阻率、低岩石密度;地震反射呈不连续或杂乱反射的特征。埋藏岩溶储层主要分布在寒武系毛庄组的内幕白云岩中,储层段缝合线发生扩溶,并伴生粗大方解石充填其中;见成藏期流体淬灭方解石;测井响应具有低伽马、高密度、高电阻率特征。受岩性和断裂控制,埋藏岩溶多沿断裂、缝洞发育。以钻井、测井响应特征为首要识别标志,岩心和地震反射特征为次要识别标志,地球化学特征为辅助识别标志,实现岩溶储层精准识别预测。
- 刘兴瑀孟令箭毛毳刘晶晶张云峰袁红旗何春波李婷婷吴海光张青
- 关键词:南堡凹陷下古生界
- 基底先存构造对裂陷盆地断层形成和演化的控制作用规律被引量:62
- 2009年
- 针对基底先存构造对裂陷盆地断层控制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应用脆性断裂新理论——"不协调性准则"来阐述、分析裂陷盆地基底先存构造控制断层形成和演化的力学机理,确定基底先存构造活动性的变化规律,探讨并初步确定基底先存构造对裂陷盆地断层形成和演化的控制作用具有如下规律:(1)先存构造(特别是先存断裂)优先活动,这是基底先存构造能控制沉积盆地断层形成和演化的根本原因。(2)先存构造对盆地断层控制作用的强度决定于其活动性,它由先存构造的产状、力学性质和应力状态决定,可以用先存构造活动性系数(fAS)来定量描述。(3)受基底先存断裂控制的断层发育的位置和延伸方向(走向)、形成次序、继承性特征,以及分布规模等都表现出显著的规律性。(4)与伸展方向垂直,且与σ1夹角为45°-(/2)的基底先存断裂对断层的控制作用最强;随着走向与伸展方向的夹角α逐渐变小,以及倾角偏离45°+(/2),对断层的控制作用就逐渐减小。(5)基底先存断裂的规模越大,对断层的控制作用就越强;受大规模基底先存断裂控制的断层往往构成裂陷盆地的构造格架。(6)随着薄弱带抗剪强度的减小,基底先存薄弱带发生破裂的可能性不断增大,对断层的控制作用不断增强;而相对基底先存断裂而言,其影响程度则相对偏弱。上述认识可以为裂陷盆地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提供理论模型,为裂陷盆地断裂系统的形成和演化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 童亨茂聂金英孟令箭张红波李晓宁
- 关键词:裂陷盆地断层
- 一种含油页岩可动油量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油页岩可动油量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基于待预测含油页岩储层单井的测井数据,建立基于随机森林的可动油量预测模型;将预先获取的实验可动油量数据对应的含油页岩储层的测井数据作为关键测井数据,并基...
- 刘天刘小平孙彪叶文辉刘杰化祖献徐文刘国勇孟令箭王建伟高永亮庄东志
- 南堡凹陷南部古近系深层优质储层成因被引量:22
- 2019年
- 为阐明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形成机制,以南堡凹陷南部古近系碎屑岩储层为例,综合物性资料、铸体薄片、包裹体均一温度、碳氧同位素及X衍射等分析,在储层基本特征与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储层物性控制因素,解析了优质储层形成机制,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成因演化模式,认为不同构造带深层优质储层控制机理差异明显,3号构造带为异常增孔地质作用主控优质储层,而4号构造带则为异常保孔地质作用主控优质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以成分成熟度中等的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在埋深3 800~4 200 m发育相对高孔高渗优质储层带,且此深层优质储层在3号构造带属于次生孔隙主导型,次生孔隙百分比为50%~83%;在4号构造带属于原生孔隙主导型,原生孔隙百分比为50.0%~92.3%.沉积微相、粒度大小与胶结物含量是3号构造带古近系深层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油气充注抑制晚期碳酸盐胶结,碳酸盐和黏土矿物胶结含量低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粗砂和含砾粗砂岩为优质储层形成提供有利物质基础,为后期溶蚀作用的进行提供了空间;溶蚀增孔主导,油气充注和超压保孔辅助为其成因机制.4号构造带优质储层形成受沉积作用控制不明显,油气充注抑制碳酸盐胶结(质量分数小于6%)和异常高压的保孔机制主导,后期溶蚀作用辅助增孔是4号构造带古近系深层优质储层形成机制.
- 吴浩纪友亮纪友亮周勇孟令箭吴恒吴恒杨佳奇张艺楼祝建军
- 关键词:优质储层古近系南堡凹陷
- 页岩层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提供一种页岩层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从针对目标页岩中各待测井测得的自然伽马曲线,提取各待测井下不同深度对应的取值,进行离散小波变换,获得各待测井的小波系数方差曲线和不同尺度下的小波系数曲线;基于各待...
- 孙彪刘小平刘杰刘天化祖献徐文刘国勇孟令箭王建伟高永亮庄东志
- 文献传递
- 南堡凹陷中深层岩性油气藏形成及分布被引量:17
- 2014年
- 随着南堡凹陷主体构造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寻找新的区块来满足勘探需求。勘探成果表明,中深层的岩性油气藏是增储上产的重要潜力区,有必要对岩性圈闭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区域构造活动、沉积体系展布及优势储集砂体分析,认为高北斜坡岩性体、南堡4号构造北部的叠置砂体和南堡3号构造坡折带砂体沉积背景有利,多期扇体叠置,优势相带储层发育,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这些区带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潜力区域。
- 刘海青许廷生李艳梅孟令箭吴琳娜
- 关键词:南堡凹陷岩性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