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维生

作品数:17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外科
  • 6篇心脏
  • 5篇手术
  • 5篇瓣膜
  • 4篇外科手术
  • 4篇外科治疗
  • 3篇心室
  • 3篇心脏瓣膜
  • 3篇心脏病
  • 3篇置换术
  • 3篇疗效
  • 3篇瓣膜置换
  • 2篇心病
  • 2篇心脏外科
  • 2篇心脏外科手
  • 2篇心脏外科手术
  • 2篇血管
  • 2篇右心
  • 2篇右心室
  • 2篇三尖瓣

机构

  • 8篇厦门市第一医...
  • 5篇厦门大学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孔维生
  • 8篇赖轶权
  • 5篇匡锋
  • 5篇郭宏伟
  • 4篇单忠贵
  • 3篇尤文俊
  • 3篇黄建
  • 3篇黄建
  • 2篇杨谦
  • 2篇张健然
  • 1篇上官兆水
  • 1篇张丽娟
  • 1篇戴明明
  • 1篇周小彪
  • 1篇王剑翁
  • 1篇方正
  • 1篇游雪叶
  • 1篇赵岩

传媒

  • 6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第八届华东六...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物咬伤后猪红斑丹毒丝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2015年
患者 男,55岁,养猪场饲养员.反复高热、寒战伴乏力、消瘦1个月,体温最高达39.8℃.发病前1个周曾被猪咬伤右侧踝部,未正规诊治.查体:体温39.2C,慢性病容,贫血貌,双肺(-),心率92次/min,律规整,胸骨左缘第4~5肋间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无明显传导,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示: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赘生物形成,三尖瓣隔瓣部分毁损伴腱索断裂,三尖瓣重度反流,右房室明显增大,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图1).
郭宏伟孔维生赖轶权黄建匡锋周小彪单忠贵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动物咬伤三尖瓣赘生物左心室收缩功能收缩期杂音凹陷性水肿
心血管外科术后慢性胸骨骨髓炎伴窦道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总结心脏大血管术后慢性胸骨骨髓炎伴窦道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其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心脏大血管手术后慢性胸骨骨髓炎伴窦道形成患者,经窦道造影及胸骨CT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后,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彻底清除窦道壁肉芽组织、坏死骨质及异物,组织缺损较大者以腹直肌或胸大肌肌皮瓣转移填充缺损,必要时行中厚皮片移植。术后继续给予切口换药、抗感染、营养支持、控制血糖等治疗。结果共53例患者,1例术前因窦道所致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死亡,余52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手术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45例胸部伤口Ⅰ期愈合,7例Ⅱ期愈合。Ⅱ期愈合患者中5例经再次清创缝合后痊愈,2例再次接受清创及肌皮瓣移植后治愈。有12例患者因创面较大接受中厚皮片植皮手术,效果良好。患者术后至伤口完全愈合时间3~12周。术后随访时间5~18个月,所有患者胸部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再出现局部渗液、红肿、疼痛等,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慢性胸骨窦道患者明确诊断后应在积极术前准备的前提下尽早手术治疗。以胸骨窦道清创术、肌皮瓣转移填充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胸骨窦道安全、有效。
郭宏伟孔维生赖轶权匡锋庄嘉伟单忠责
关键词:骨髓炎窦道胸骨心血管外科手术
冠心病外科治疗11例报告
2000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报告11例手术结果。方法 手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中低温下进行,经胸正中切口,除1例左前降支单支病变者用左乳内动脉搭桥外,均用大隐静脉,搭2支和3支桥各5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静脉搭桥移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术后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孔维生郑秀木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大隐静脉冠心病疗效
78例法洛氏四联症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法洛氏四联症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处理。临床资料及方法:本组78例中男48例,女 30例,年龄1岁-24岁,平均3.2±2.0岁。其中术前有紫绀者68例,有杵状指60例,有缺氧发作 25例,术前经皮氧饱和度0.66-...
尤文俊孔维生黄建张光海刘洋
文献传递
心脏巨大静脉型血管瘤1例
2015年
患者 女,52岁.反复腹胀、下肢水肿1年,加重1个月.查体: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92次/min,律齐,未闻及明显心脏杂音.腹部稍膨隆,触诊肝脏肋下3 cm,剑突下5 cm,质软,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检查结果无异常;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处团块状回声(图1);胸部CT增强扫描示相当于右心房处见一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46 HU,边缘尚清,最大截面约6.3 cm×6.8 cm,周边结构呈受压改变,心包腔见少量积液(图2).
郭宏伟赖轶权匡锋游雪叶孔维生单忠贵
关键词:血管瘤脉型颈静脉怒张凹陷性水肿软组织密度下肢水肿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2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总结216例风湿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手术在全麻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进行,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3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28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BVR)58例,三尖瓣成形术71例,左心耳结扎术24例,左房折叠术10例,左房血栓清除术25例。结果209例(96.8%)恢复出院,早期死亡7例(3.2%),死囚分别为低心排综合征2例、左室后壁及主动脉后壁破裂出血各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脑栓塞1例。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手段。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心肌保护、提高和改进手术技术、术后有效的监护治疗,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赖轶权黄建尤文俊孔维生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脏外科手术心脏瓣膜假体置入
厦门市14774名中小学生先心病普查报告被引量:6
2000年
对本市14774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普查,以了解部分在校生先心患病情况,通过心脏听诊和临床辅助检查方法,发现在校中小学生先心病患病率为4.0‰,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预防治疗措施。
孔维生郭水源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
二尖瓣狭窄分离术后再狭窄行瓣膜替换术10例报告
2000年
本组报告10例二尖瓣狭窄分离术后再狭窄行瓣膜替换术,两次手术间隔时间4~21年,平均12.5年,本文就二尖瓣闭式分离术的手术适应症、术后再狭窄的病因进行分析,对再次手术行瓣膜替换术治疗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孔维生郑秀木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分离术再狭窄瓣膜替换术
心脏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100例报告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总结 10 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方法 全组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中低温下手术 ,行二尖瓣置换(MVR) 6 5例 ,主动脉瓣置换 (AVR) 19例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 (MAVR) 16例 ,其中 14例是二尖瓣狭窄术后再狭窄行置换术 ,同时行三尖瓣 De Vega s环缩术 15例。结果 术后 93例痊愈出院 ,围手术期死亡 7例 ,均为风心病患者。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 (RHD)是导致心脏瓣膜损毁的主要病因 ,感染性心内膜炎 (IE)和退行性变也是较常见的因素 ,而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孔维生郑秀木杨谦郭水源张健然
关键词:心脏病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治愈率
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11例被引量:3
2008年
赖轶权尤文俊孔维生黄建方正
关键词:右室双出口超声检查多普勒心脏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