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凡青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儒家
  • 2篇伦理
  • 2篇孔子
  • 1篇道统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法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学术研究方法
  • 1篇研究方法
  • 1篇一以贯之
  • 1篇哲学
  • 1篇制度伦理
  • 1篇中国传统学术
  • 1篇人口老龄化
  • 1篇儒家思想
  • 1篇生命伦理
  • 1篇生命伦理学
  • 1篇士大夫
  • 1篇双修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孔凡青
  • 1篇吴硕

传媒

  • 1篇江淮论坛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阿坝师范高等...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朱熹“克己复礼”之解辨正——兼论“理”与“礼”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对"己"的认识是理解孔子"克己复礼"真意的关键。在《论语》中,"己"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指其创造意义;另一指其参与意义。朱熹对"克己复礼"的诠释非但没有曲解孔子的原意,反而在尊重传统价值的基础上做出了创造性发挥。朱熹讲"克己复礼"只是教人去战胜自己的私欲,并不是去抑制人的正当欲望,更不是教人把自我主体性给磨灭掉。"克己复礼"与"理"的落实是同一个过程,皆统一于"己"创造性、参与性的活的行动之中。
孔凡青
关键词:克己复礼
礼佛双修——东晋南北朝士大夫精神世界考察
2012年
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迎来了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个高潮。士大夫阶层无疑是促成这一高潮的主体。对这一时期的儒佛关系进行考察的学术成果,较少涉及士大夫阶层的这一主体地位,更少关涉促使他们活动的深层次原因。士大夫阶层特有的超越精神,在这一时期促成了礼佛双修的谈辩境域。一方面,他们重视丧服制度,制定家礼以维系家族,把对儒家世俗伦理价值的追求落实在齐家的儒学中;另一方面,他们又试图通过"归心"佛教的方式,为儒家世俗伦理价值寻找内在安顿。士大夫这种试图为儒家世俗伦理价值寻找内在安顿的诉求,是由其本性中的超越精神决定的。
孔凡青
关键词:士大夫佛教
孔子“一贯之道”新解被引量:5
2011年
在《论语》中,孔子分别对曾子和子贡说到过"一以贯之"。古今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考证和诠释工作,以期洞见孔子"一以贯之"说的真义。孔子两次提到的"一以贯之"皆指涉"一贯之道",然而,这个"一贯之道"又非曾子所讲的"忠恕"。孔子所说的"一贯之道"即是尧舜之世合理社会秩序的依据,也即"道统"。孔子是不得位者,故而只好笃守此道并寄希望于志于此道的"士"进德修业,时刻准备着承担大任。"忠恕"便是守道之方,它集中体现了成己及物的精神和士志于道的操守。明乎此,才能够恰当理解孔子认肯的"曾点气象"和被宋及以后儒者所深喜的"民胞物与"的精神境界。
孔凡青
关键词:一以贯之忠恕道统
孔子“仁”说与儒家制度伦理的建构
2017年
孔子在为解决社会失序问题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中始终将社会正义问题作为关注的重心。其"仁"说是他构建儒家制度伦理的重要一环,体现了他从人与制度的现实互动中探讨社会治理问题的基本理路。儒家礼治制度的安排遵循着一个总体的"义"的原则,也就是儒家制度所遵循的正义原则,它包括亲亲之仁与尊贤之义两方面内容。普遍理性的公义制度与现实差等的人的联结点就在于"仁"中,包括"亲亲之仁"与具有公共意识的贤人两方面。与其说孔子重德性轻制度,不如说他旨在构建一个具有社会适宜性和内在革新动力的人的道德共同体而非仅仅利益共同体。
孔凡青
关键词:孔子
何谓自由——冯友兰《新原人》解读被引量:1
2012年
冯友兰在其《新原人》中根据"觉解"的不同程度总结了人生的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是一个阶梯式的不断上升的过程。他认肯人自觉履行其义务和责任的"意志自由",然而他认为惟有在"天地境界"中,人才能超越"有对"进于"无对",从而达到自由的境界。他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结合起来,认为哲学地"觉解"宇宙大全之理才能使人得到自由。
孔凡青
关键词:觉解哲学
思想家学术研究方法探析——以王安石思想研究为例
2013年
学术界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笼统划分方法,虽然有助于提纲挈领地了解中国学术史,然而却对研究个体思想家的思想有所掣肘。思想家生活的历史环境是具体的又是立体的,思想家的思想更是立体多面的。后人对于传统学术的笼统划分一方面会导致对某些思想家在学术史上地位的忽略甚至是抹杀,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对个体思想家思想的误读和扭曲。对王安石思想的研究就存在着这些情况。没有一个科学的研究方法,就容易导致对思想家思想的片面解读甚至是曲解。本文选取了两篇对王安石思想定位较中肯的文章,从中总结出"大叙事法"和"深挖掘法"两种研究中国传统学术的方法,旨在提倡一种既立体全面而又深入的研究视角。这种视角需要对思想家的思想资料进行全面的把握。这既需要掌握直接资料,又需要下一番拾遗的工夫,对与该思想家有关的间接资料,以及那些失传了的,曾被禁绝的材料进行深挖掘。
孔凡青
关键词:学术研究方法中国传统学术
老人长期关怀中的“尊严”——例谈生命伦理学在中国的发展问题
2012年
为解决自律原则在诠释人类生命尊严方面的理论不足,从其他文化体系,尤其中国儒家思想中寻找佐证是必要的。然而,这需要首先对儒家思想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尤其应避免夸大其理论优点而忽视其理论缺陷。生命伦理学的发展是要解决中国现实中的伦理问题,而不仅仅是为之提供一套中国化的理论诠释模式。用"生命伦理"这一西方舶来品解决中国现实社会问题最为关键的是要理清两个问题,一是"中西问题",一是"古今问题"。
吴硕孔凡青
关键词:生命伦理学尊严人口老龄化儒家思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