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丽
- 作品数:10 被引量:9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炎性因子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c 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45kg~70k只,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24h、术后24h和术后72h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于诱导前(T0)、切皮后即刻(T1)、二氧化碳气腹后0.5h(T2)、手术结束即刻(L)、术后第1天(T4)、术后第3天(T5)抽取静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 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啾)的水平;记录72h内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24hMMSE评分[c组(28.2±1.2)分、P组(28.8±1.0)分]比较,C组和P组患者术后24h的MMSE评分[(23.0±2.5)、(25.0+2.8)分]均下降(P〈0.05);P组[(25.0±2.8)分]术后24h时MMSE评分高于C组[(23.0±2.5)分](P〈0.05);P组72h内的POCD发生率较C组低(P〈0.05)。与C组比较,T3-T5时P组血清TNF-α[(11.8±1.7)、(13.8±1.3)、(12.3±1.6)ng几]和IL-6[(40±12)、(48±11)、(50±13)ng/L]浓度降低(P〈0.05);与R比较,两组T3~T5时血清TNF电和IL-6浓度升高(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减少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POCD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宋杰姜秀丽杜伯祥姚雷刘麟谢玮
- 关键词:炎性反应
- del Nido心脏停搏液在成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安全性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del Nido心脏停搏液在成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心肌保护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上海市胸科医院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患者84例,男22例,女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l Nido心脏停搏液组(44例)或Thomas心脏停搏液组(40例)。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肌钙蛋白,以及体外循环终止后2、12、24 h的肌钙蛋白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体表面积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中心脏停搏液灌注次数对比,del Nido组少于Thomas组(P<0.05)。Thomas组患者在体外循环12 h[(4.59±0.76)μg/L比(2.20±0.53)μg/L,t=-16.653,P<0.001]、24 h[(6.70±0.97)μg/L比(1.96±0.58)μg/L,t=-26.975,P<0.001]肌钙蛋白浓度高于del Nido组。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自主节律(P=0.887)、除颤(P=0.880)、正性肌力药物使用(P=0.163)比例和左室射血分数(P=0.3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成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使用del Nido心脏停搏液是安全的,能减少心脏停搏液灌注次数,简化手术流程。肌钙蛋白的变化趋势提示del Nido停搏液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姜秀丽顾天玉刘麟宋杰周小宇郭震
-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血液灌注
- 乌司他丁对心脏手术患者气道氧化应激及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脏手术患者气道氧化应激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乌司他丁组将15000 IU/kg乌司他丁加入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对照组加入同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气管插管后即刻(T_(0))、停体外循环后即刻(T_(1))、开始关胸(T_(2))和术后4 h(T_(3))收集呼出气冷凝液并检测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浓度,记录患者每次采集呼出气冷凝液时的吸入气氧浓度(FiO_(2))、潮气量(VT)等指标并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和呼吸指数(RI)。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气管导管拔管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8-isoPGF2α水平在停止体外循环后均升高,且乌司他丁组T_(1)、T_(2)、T_(3)时点呼出气冷凝液中8-isoPGF2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T_(1)、T_(2)、T_(3)时点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T_(1)、T_(2)时点pA-a(O_(2))低于对照组,T_(2)时点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PPCs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重症监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减轻气道氧化应激而改善心脏手术患者氧合和肺功能,减少PPCs发生,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
- 姚雷曹靖昊姜秀丽邓志鹏杜伯祥于洋宋杰
- 关键词:乌司他丁心脏瓣膜置换术呼出气冷凝液8-异前列腺素F2Α术后肺部并发症
- 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对老年腹腔镜胆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cognitive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年龄≥6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fn=201:生理盐水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乌司他丁组fW组)。D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2μg/kg,再恒速静脉输注0.2μg/(kg·h)至术毕;W组麻醉诱导前给予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泵注:C组给予等容生理盐水。采用夹心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fen.zyme-linkedimmunosorhentassay,ELISA)法分别检测以下时点静脉血清中的S-10013蛋白的水平:诱导前(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0.5h(T3)、术毕(T4)、术后24h(T5)、术后72h(T6)。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第3天评定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结果:D、W组的S-10013蛋白的血清质量浓度及POCD发生率均较C组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均可降低POCD的发生率,且两者疗效无差别。
- 姜秀丽姚雷刘麟宋杰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认知功能障碍乌司他丁老年人
- 氟比洛芬酯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成年女性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注射用芬太尼0.1mg稀释至10ml,拔管后即刻静脉缓慢推注;氟比洛芬酯组(F组):氟比洛芬酯100mg,拔管后即刻静脉缓慢推注;氟比洛芬酯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组(FB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1mg稀释至10ml,拔管后即刻静脉缓慢推注。观察静脉给药后0、2、4、8、12、24h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F组在术后4h镇痛评分低;FB组在术后2、4及8h镇痛评分低,2及4h镇静评分高(P〈0.05)。与F组比较,FB组在术后2及4h镇痛评分低,在2h镇静评分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安全有效,能够更好的满足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早期镇痛,且镇静效果好。
- 姜秀丽宋杰刘徐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布托啡诺镇痛甲状腺切除术
- 帕瑞昔布钠对经产妇剖宫产术后吗啡硬膜外镇痛效果及产后抑郁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经产妇剖宫产术后吗啡硬膜外镇痛效果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择期二次剖宫产产妇20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评分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吗啡组(C组)和帕瑞昔布钠+吗啡组(P组),每组100例。两组产妇术毕硬膜外予吗啡2 mg一次性镇痛,胎儿娩出断脐后C组予生理盐水5 mL静注,P组予40 mg帕瑞昔布钠加入生理盐水5 mL稀释静注,术后6、12、24、48 h(T0、T1、T2、T3)分别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法评疼痛、镇静程度。于产前及产后3、7、42 d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评价抑郁状况,总分≥13分诊断为产后抑郁症。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抽血检测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结果:与C组相比,P组术后T0~T3 VAS评分逐渐降低(P<0.05),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组术后3 d和7 d时EPDS评分降低(P<0.05),术前和42 d时EP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结束时和术后第1天血清TNF-α和IL-6浓度较术前升高(P<0.05),但P组低于C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用于经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能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镇痛效果满意,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 姜秀丽顾盼刘麟宋杰
-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产后抑郁吗啡
- 鞘内注射吗啡所致术后瘙痒与血清5-HT相关性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究择期行剖宫产术患者鞘内注射吗啡所致瘙痒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瘙痒与血清5-羟色胺(5-hydroxy trptamine,5-H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11月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鞘内麻醉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M1和M2两组,M1组患者鞘内予0.5%罗哌卡因2~3 mL+100μg吗啡,M2组患者鞘内予0.5%罗哌卡因2~3 mL+200μg吗啡。分别在术前及术后4 h抽取患者血样检测5-HT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瘙痒评分、疼痛评分、首次需要追加镇痛药的时间及24 h内所需镇痛药物总量。结果:M1、M2组患者术后的血清5-HT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M1、M2组瘙痒的发生率为55%vs 75%(P=0.32);M2组患者术后6 h及8 h瘙痒程度严重于M1组(P<0.05),但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首次需要镇痛药物时间及镇痛药物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HT在鞘内注射吗啡所致瘙痒的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刘增慧姜秀丽孙佳风张常伟宋杰
- 关键词:瘙痒5-羟色胺
- 右美托咪定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术后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术后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后立即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h)10 min,然后以0.2μg/(kg·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以相同的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前(T_(0))、插管后5 min(T_(1))、拔管前5 min(T_(2))、拔管后5 min(T_(3))的心率、指脉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Ramsay评分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1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疼痛发生率,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_(1)~T_(3)时,观察组的MAP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期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 h的VAS评分和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地减少妊娠高血压患者剖宫产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镇静、镇痛效果明显,并可维持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
- 刘增慧姜秀丽孙佳凤张常伟姚晓平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剖宫产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麻醉苏醒期躁动术后
- 炎症通路参与妊娠糖尿病相关产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炎症机制参与产后抑郁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明确炎症通路在两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将有助于产妇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抑郁研究及治疗的深入。在分子水平阐明妊娠期糖尿病与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可能突破现有药物的局限,发现更好、更特异的药物干预靶点,减少传统药物的不良反应。
- 顾盼姜秀丽宋杰
-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核因子ΚB
- 艾司氯胺酮PCIA对剖宫产术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被引量:54
- 2021年
- 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PCIA对剖宫产术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300例,年龄25~35岁,BMI≤3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50):对照组(C组)和艾司氯胺酮(E组)。术毕行PCIA,C组药物配方:枸橼酸舒芬太尼50μg+酒石酸布托啡诺12 mg+胃复安针20 mg,E组药物配方:艾司氯胺酮1 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50μg+酒石酸布托啡诺12 mg+胃复安针20 mg,2组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背景输注速率4 ml/h,PCA剂量4 ml,锁定时间30 min,镇痛至术后48 h,维持VAS评分<4分。若VAS评分≥4分且患者连续按压PCA泵按钮2次无效时,口服对乙酰氨基酚0.5 g补救镇痛。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3、7、42 d时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EPDS评分≥10分为轻度抑郁症,EPDS评分≥13分为重度抑郁症,排除产前抑郁症的孕产妇。记录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和程度。记录术后0~6 h、6~12 h、12~24 h和24~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及术后3 d内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E组术后3和7 d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降低且程度减轻,术后不同时段补救镇痛率降低(P<0.05),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在产生良好镇痛效应的同时,还可改善孕产妇产后抑郁症。
- 顾盼姜秀丽杜伯祥姚雷宋杰
- 关键词:氯胺酮剖宫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