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天喜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论日本的环境保护与废物再生利用被引量:2
- 2003年
-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废物再生利用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再生循环"的社会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废物进行合理处置,把废物作为资源返还给人类重新加以利用,从而把产生的废物和对环境的污染减到了最低限度。这样做,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对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 姜天喜
- 关键词:环境保护废物处理
- 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65
- 2006年
- 翻开中华民族辉煌的茶文化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历史时期茶俗的运行轨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出自唐代,源自唐代。宋元明清时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它又得到了深入的发展,相继出现了煎茶、点茶、斗茶、泡茶等不同特点、风格各异的饮茶习俗。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中国茶文化也在不断地提高与发展。
- 姜天喜
-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饮茶习俗
- 日本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1
- 2005年
- 在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用完即扔”的生产消费体制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面对这种状况,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再生循环”的社会经济体系,对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置、再生利用,从而把产生的废弃物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到了最低限度。这样做,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也为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 姜天喜
-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废弃物
- 论日本茶道的历史变迁被引量:12
- 2005年
- 茶原产于中国,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早在我国唐代,国内流行的饮茶习俗就已经传入日本。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历代茶人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终于将饮茶这种简单的日常活动升华到极具形式美和内在美的艺术高度。经过千余年的历史变迁,日本茶道已经发展成为融合建筑、园艺、美术、宗教、思想、文学、烹饪等诸文化风格的以饮茶为主体的综合艺术技能。
- 姜天喜
- 关键词:日本茶道历史变迁
- 孤独、暴力与绝望——论绵矢莉莎《拒绝的背影》
- 2009年
- 姜天喜
- 关键词:孤独绝望暴力石原慎太郎芥川奖文学界
- 日本茶道文化精神被引量:7
- 2009年
- 日本茶道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融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绘画、建筑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文化艺术。"茶禅一味"、"和敬清寂"及"世代相传"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其目的是要人们和谐相处、相互尊重、清洁纯净、远离浮躁、发展茶道文化。探究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这一综合文化艺术的精华所在,促进中日茶道文化的深入交流。
- 姜天喜邓秀梅吴铁
- 关键词:日本茶道茶禅一味
- 日本对汽车数量及其尾气排放量的控制被引量:3
- 2007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本的汽车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这加剧了道路的拥挤、大气的污染和环境的恶化。其结果,对市民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与危害。因此,加强交通管理,控制汽车数量及其尾气的排放量,减少和消除汽车交通堵塞,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就成为整个社会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 姜天喜
- 关键词:汽车尾气环境污染交通管理
- 日本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主要经验被引量:1
- 2008年
- 为了减少和杜绝中国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对比分析的手法,对日本在水资源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在日本,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水质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面对这种状况,日本政府和社会团体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日本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政策和措施值得中国学习、借鉴与推广。
- 姜天喜
-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
- 中岛敦文学的命运意识——试析中岛敦的集大成作品《李陵》被引量:5
- 2008年
- 姜天喜
- 关键词:中岛敦主人公《山月记》司马迁
- 论日本歌舞伎的起源与发展被引量:5
- 2000年
- 采用历史考察与分析的方法 ,对日本歌舞伎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指出 ,歌舞伎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瑰宝 ,是日本的国粹。歌舞伎经过数百年艺术上的千锤百炼和不断完善 ,已经深深扎根于日本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并为他们所喜爱。在日本歌舞伎已家喻户晓 ,并正在走向世界。
- 姜天喜
- 关键词:歌舞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