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诚
-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加腹膜后肾周区域淋巴结清扫与开放手术治疗UUT-TCC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upperurinarytracttransitionalcellcarcinoma,UUT—TCC)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加腹膜后。肾周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癌患者23例(腹腔镜组),并与同期14例行传统开放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患者(开放术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学预后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肾盂癌24例,输尿管癌10例,输尿管癌伴膀胱癌3例,其中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淋巴结转移各1例。同时研究发现:①腹腔镜组与开放术组比较,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术式肿瘤学预后在远处转移方面,腹腔镜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加经尿道膀胱袖状切除并腹膜后肾周区域淋巴结清扫治疗UUT—TC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能有更好的肿瘤学预后。
- 孙科贾占奎顾朝辉金志波冯子煜姚文诚曾甫清杨锦建
- 关键词: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六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例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4例.年龄9~ 60岁,平均34岁.临床表现均为全程肉眼血尿.4例行泌尿系超声检查,其中3例示膀胱内实性占位,1例考虑膀胱炎性改变.6例行CT检查,3例考虑膀胱癌,1例考虑膀胱肉瘤,1例考虑腺瘤恶变,1例示富血供占位,均未见淋巴结转移.2例行MRI检查考虑膀胱占位性病变.5例行膀胱镜检查均提示膀胱内实性占位.术前诊断:5例为膀胱肿瘤,1例为脐尿管癌.6例患者中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脐尿管癌根治术,1例取活检后化疗1个周期.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大体标本见肿瘤切面灰白色,或成鱼肉样改变,无坏死;镜下观察见大量梭形细胞,伴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肿瘤内可见较多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示6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角蛋白(CK)阳性,5例平滑肌抗体(SMA)阳性,4例上皮膜抗原(EMA)阳性,6例Ki-67呈不同程度表达(5%~30%),S-100与Desmin均为阴性,病理诊断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5例随访6~42个月,平均2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1例失访.结论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罕见,确诊依靠病理检查.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较少发生复发、转移,但应严密随访.
- 田向永宋金桐邢会武贾占奎肖宁李凡李松超王军姚文诚孟庆军杨锦建
- 关键词: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经皮微通道肾造瘘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疗效分析(附48例报告)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皮微通道肾造瘘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5月~2013年12月采用经皮微通道肾造瘘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48例,总结手术方式,并统计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50min,无感染、严重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57个月,可见囊肿与集合系统相通,末见囊肿复发,患者均无明显不适。结论采用经皮微通道肾造瘘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疗效确切,创伤小,安全性高。
- 梁宏姚文诚杨俊福金志波杨锦建贾占奎顾朝辉孙科
- 关键词:经皮肾造瘘内引流肾盂旁囊肿
- FLOT1基因小干扰RNA联合姜黄素在体外诱导肾癌细胞凋亡的机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FLOT1基因小干扰RNA(siRNA)联合姜黄素对肾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LipofeetamineTM2000为载体,将FLOT1-siRNA转染人肾癌786-0细胞,Westernblot检测转染siRNA后的细胞中FLOTl的蛋白表达。后续研究分FLOT1-siRNA组、姜黄素组和FLOTl-siRNA+姜黄素组进行细胞干预,并设置空白对照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组细胞活力及凋亡率;H2DCFHDA探针检测4组细胞ROS含量;Westernblot检测4组细胞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下游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结果FLOT1-siRNA转染786-0细胞后FLOTl的表达(0.087±0.010)明显受到抑制,与空白对照组(0.454±0.0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77,P=0.000)。si-FLOT1(0.491±0.053)或姜黄素(0.542±0.058)均可抑制786.0细胞活力,诱导786-0细胞凋亡(18.22±1.07)%、(12.39±0.86)%及ROS产生(189.5±8.2)、(147.7±7.1),下调p-STAT3(0.118±0.014)、(0.110±0.012)和PCNA(0.229±0.025)、(0.302±0.034)表达,上调bax(0.206±0.021)、(0.123±0.014)表达,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792±0.065)、(1.62±0.25)%、(57.7±3.5)、(0.202±0.023)、(0.577±0.049)、(0.069±0.010)(t=6.736、7.378、12.796、10.112、7.186、2.832,P=0.0130、0.000、0.000、0.000、0.000、0.022),联合使用si-FLOT1和姜黄素对786.0细胞活力(0.378±0.044)抑制、细胞凋亡(24.18±1.22)%及ROS产生(249.3±9.4)诱导、p-STAT3(0.054±0.008)和PCNA表达(0.135±0.016)下调及bax表达(0.411±0.038)上调作用更明显,且与单一的si-FLOT1或姜黄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 李帅顾朝辉冯子煜兰东阳姚文诚刘秉乾贾占奎杨锦建武玉东
- 关键词:肾癌姜黄素脱噬作用
- 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附244例病例报告)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本研究244例术前均经超声、CT或CT动脉造影(CTA)等证实为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男120例,女124例,年龄16~72岁。右侧110例,左侧134例。244例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结果2例因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其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2min,出血量58ml,术后住院天数6.2d。肿瘤最大径1.2-10.5cm,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65个月,无死亡病例。2010年前6例术中出现腹膜损伤,2010年后无手术并发症出现,并且平均手术时间较前明显缩短。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随着手术经验的增加,可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姚文诚贾占奎杨锦建
-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肿瘤
- 机器人辅助技术在双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是一种泌尿系相对罕见的疾病,其双侧发病则更为罕见。病因学上,UTUC和膀胱癌有一些共同的致病因素,但两种疾病在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上则不尽相同。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普及,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和膀胱袖口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with bladder cuff excision,LNUBCE)已经成为泌尿外科治疗UTUC的主流方法。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因其直观清晰的手术视觉效果和较高的灵敏度,弥补了腹腔镜手术存在的缺陷,使机器人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和膀胱袖口状切除术(Robotic nephroureterectomy with bladder cuff excision,RNUBCE)逐渐被大家所接受。本文对近年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双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冯源康王军李翔刘若阳丁映辉黄珍林李松超姚文诚杨锦建贾占奎
-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系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 保留睾丸手术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睾丸间质细胞瘤的疗效比较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睾丸间质细胞瘤(leydig cell tumor,LCT)合适的手术方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3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LC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留睾丸手术(testis-sparing surgery,TSS)组及睾丸根治性切除术(radical orchiectomy,RO)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TSS组13例,RO组17例,2组患者肿瘤侧别、肿瘤位置、手术时间、末次随访生存时间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SS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4.54±11.52)岁,明显小于RO组的(38.65±15.93)岁(P<0.05);TSS组肿瘤平均直径为(1.66±0.72)cm,明显小于RO组的(2.53±1.35)cm(P<0.05)。14例患者行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结果与常规病理一致,所有患者术后常规病理均显示LCT。TSS组随访(43.38±27.51)个月,RO组随访(59.41±31.54)个月,TSS组均为良性肿瘤,RO组有1例术后MRI显示盆腔及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行4周期辅助化疗,术后8年末次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新发转移,其余患者随访均无肿瘤复发。结论:手术是LCT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术中应常规行快速冷冻切片检查,对于年轻者、肿瘤直径较小者,若考虑良性,优先选择保留睾丸手术。
- 王昌国李松超徐路姚文诚丁晓辉杨锦建贾占奎
- 关键词:睾丸间质细胞瘤
- 膀胱鳞状细胞癌和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膀胱鳞状细胞癌(SqCC)和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7例膀胱非尿路上皮癌(NUBC)患者的病例资料。男78例,女29例,男女比例为2.69∶1;中位年龄62.0(51.0,72.0)岁。根据组织学类型将患者分为SqCC组、脐尿管腺癌组和非脐尿管腺癌组。SqCC组55例,男40例,女15例;年龄69.0(58.0,75.0)岁;有吸烟史14例;就诊原因为血尿35例,膀胱刺激征13例,排尿困难2例,疼痛5例;肿瘤位于前后壁18例,侧壁27例,三角区8例,顶壁2例;肿瘤直径4.5(3.0,6.0)cm;肿瘤单发37例,多发18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8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9例,介入手术2例,未手术2例。脐尿管腺癌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53.5(43.5,57.8)岁;有吸烟史6例;就诊原因为血尿16例,膀胱刺激征1例,疼痛2例,无症状1例;肿瘤位于前后壁4例,顶壁16例;肿瘤直径3.0(2.0,4.8)cm;肿瘤单发18例,多发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6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例,TURBT 1例,未手术2例。非脐尿管腺癌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55.0(46.3,70.8)岁;有吸烟史11例;就诊原因为血尿16例,膀胱刺激征3例,排尿困难1例,疼痛7例,无症状5例;肿瘤位于前后壁17例,侧壁7例,三角区5例,顶壁3例;肿瘤直径3.6(2.0,4.5)cm;肿瘤单发23例,多发9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9例,TURBT 9例,未手术3例。3组年龄、就诊原因、肿瘤直径、肿瘤部位、手术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并应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107例中,91例获得随访,总体随访率85.1%。中位随访时间26(7,48)个月,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1%和42.2%。SqCC组术后接受化疗11例,放疗3例,膀胱灌注治疗12例;术后复发10例;淋巴结转移17例;远处转移19例;pT分期pT_(x)期5例,
- 任昊天李宁阳翟天元司惠妍姚文诚王军李松超贾占奎杨锦建
- 关键词:膀胱肿瘤鳞状细胞癌脐尿管腺癌
- 原发性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肾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25例;中位年龄60.0(50.0,67.0)岁;表现为腰腹痛20例,血尿7例,腹胀4例,无症状11例;肿瘤位于左侧23例,右侧19例;肿瘤直径8.0(4.8,10.5)cm。CT增强扫描病变呈轻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肾实质。临床分期:T1期6例,T2期11例,T3期11例,T4期14例;淋巴结转移17例;远处转移11例。3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行介入栓塞手术;6例未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单纯化疗,1例行支持治疗。根据2016 WHO泌尿系统与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肾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高分化肾神经内分泌肿瘤(简称为NET,包含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和高级别肾神经内分泌癌(简称为NEC,包含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比较两种病理类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采用log-rank检验对总体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NET组19例,其中类癌12例,不典型类癌7例;NEC组23例,均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全组42例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0(35,9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5(15,60)个月;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0.0%和21.2%。NET组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6%和42.3%。NEC组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和0。NET组Ki-67指数中位值3%(2%,10%),术后化疗2例,初诊后3例发生早期(6个月内)进展。NEC组Ki-67指数中位值60%(40%,80%),术后化疗10例,初诊后13例发生早期进展。两组在初始治疗方式、术后化疗、Ki-67指数、病情早期进展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病情早期进展、初始治疗方式、肿瘤分化、Ki-67指数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EC(HR=13.964,P
- 文春森张龙刘宇吴启哲姚文诚李松超贾占奎杨锦建
- 关键词:肾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
- 单一体位、原通道经腹入路RANU在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单一体位、原通道经腹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ANU)在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单一体位、原通道经腹入路RANU 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7例;年龄(63.8±11.4)岁,体质指数(23.6±2.5)kg/m2。术前均诊断为局限性UTUC,肾盂癌8例,输尿管中段癌3例,输尿管下段癌10例;左侧11例,右侧10例;高危患者20例(95.2%)。手术均为同一术者完成,全麻下采用75°健侧卧位、整体15°头低足高位。穿刺套管布局:患侧脐旁两横指向下2 cm处为镜头套管C,患侧腹直肌外缘距C>8 cm近肋缘处、C与患侧髂嵴连线中点下2 cm处分别为1号、2号机械臂套管,腹中线脐上2 cm和脐下4 cm处分别为1号、2号辅助套管,右侧病变需在腹中线剑突下增加1个辅助套管用来挑起肝脏。游离输尿管至髂血管水平并于肿瘤远端用Hem-o-lok夹闭后,将患肾行根治性切除;无瘤原则下切除输尿管及距管口1 cm范围的膀胱壁全层后连续缝合膀胱。游离肾、输尿管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后拔除导尿管时行膀胱内灌注化疗。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更改体位,无围术期输血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21例手术时间(205.2±57.3)min,中位术中出血量50 ml(20~120 ml)。术后中位引流管留置时间4 d(3~7 d),中位尿管留置时间7 d(5~8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7 d(6~12 d)。术后Clavien-DindoⅠ级并发症7例(33.3%),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好转。21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UTUC,切缘均提示阴性。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4~22个月),1例术后7个月死于车祸,3例(14.3%)分别于术后6、8、10个月出现复发,予肿瘤电切+膀胱灌注化疗、化疗栓塞等治疗后肿瘤无进展。结论单一体位、原通道经腹入路RANU安全、有效,术中无需更改患者体位、增加穿刺套管以及重新定�
- 贾占奎王涛邢会武丁亚飞王军姚文诚李松超杨锦建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