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美启

作品数:209 被引量:950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40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27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4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政治法律
  • 3篇语言文字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9篇中医
  • 33篇心肌
  • 32篇电针
  • 30篇缺血
  • 27篇心肌缺血
  • 24篇针灸
  • 22篇急性心肌缺血
  • 20篇心经
  • 19篇针刺
  • 17篇综合征
  • 17篇脑心
  • 17篇脑心综合征
  • 16篇基因
  • 15篇经脉
  • 13篇脏腑
  • 12篇中医药
  • 11篇脏腑相关
  • 11篇中医基础
  • 11篇经脉脏腑相关
  • 10篇中医基础理论

机构

  • 104篇安徽中医药大...
  • 100篇安徽中医学院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8篇教育部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亳州职业技术...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安徽省中药研...
  • 1篇国网安徽省电...
  • 1篇安徽省肺科医...
  • 1篇安徽省环境监...

作者

  • 209篇周美启
  • 90篇吴生兵
  • 33篇周逸平
  • 31篇曹健
  • 30篇汪克明
  • 23篇陈业农
  • 23篇王月兰
  • 19篇董昌武
  • 19篇王堃
  • 18篇高纺
  • 15篇李泽庚
  • 15篇张田宁
  • 14篇崔帅
  • 13篇胡玲
  • 13篇王键
  • 13篇吴欣
  • 11篇吴元洁
  • 11篇方向明
  • 11篇王诚
  • 10篇李净

传媒

  • 22篇安徽中医学院...
  • 17篇中医药临床杂...
  • 15篇针刺研究
  • 1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0篇中国针灸
  • 7篇中医教育
  • 5篇中国中医急症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3篇中国民族民间...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2008年安...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

  • 9篇2024
  • 12篇2023
  • 10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11篇2017
  • 13篇2016
  • 6篇2015
  • 14篇2014
  • 21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2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张炳秀老中医内科临床经验整理与研究
喻怀斌陶国水张炳秀周美启李光曙张书云梁昌年许有志陆俊峰潘峰
该项目在广泛调研和向老中医药专家征求意见基础之上,重点整理和研究张炳秀老中医在中医内科症证方面的主要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及临床辨治思路和用药特色。具体内容如下:对中医基础理论以及病因病机的有关探讨,别出心裁,于临床诊疗...
关键词: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
分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6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7
1995年
通过分析中风偏瘫的病理特点,结合临床体会及参考古今文献,总结出了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针法:以毫针深刺痉挛优势侧穴位,同时以皮肤针叩刺痉挛劣势侧皮肤。以此法治疗68例,基本痊愈33例,占48.53%;显效18例,占26.47%;有效14例,占20.59%;无效3例,占4.41%。总有效率为95.59%。本文突破了传统的选某经穴位的观念,旨在探讨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针刺规律。
郭泽新汪润生陈向华周美启王燕
关键词:中风针灸疗法偏瘫
发展民间医药的探讨
民间医药大多属于经验类的医方与医技,未被权威性的医籍收载,但尚在民间流传,是祖国医药学重要源泉与宝贵财富.为了更好地促进民间医药的发展,国家应在政策上加大对民间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从事民间医药工作者及...
李泽庚方向明周美启董昌武陈朝晖吴凡
关键词:民间医药技术创新
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调查工作的原则与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从理论指导、尊重原创、注重传承、体现活态、呈现特色、表现价值、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等方面对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调查原则进行探讨;从政府组织,学校承担;制定方案,严格培训;现场调查,客观登记;信息管理,分类统计;认真审核,严格评审;深入分析,系统总结等方面对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调查方法进行阐述。
李泽庚方向明周美启吴毅彪胡容峰董昌武
心经经脉与心脏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从基因差异表达方面探讨心经与心脏相关的特异性基础。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电针心经“神门”至“通里”段、小肠经“养老”至“支正”段、肺经“太渊”至“列缺”段。刺激电压5V,频率2Hz,波宽300μs,正负向交替方波,每次电刺激20min,1次/d,共3次。取缺血心肌组织,采用大鼠全基因U230序列芯片进行芯片检测,大规模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电针心经组有20个上调70个下调;电针小肠经组有18个上调26个下调;电针肺经组有14个上调20个下调,且3组之间鲜有相同的基因表达。结论:经脉脏腑相关具有确实的分子基础,电针心经、小肠经、肺经具有相对特异性作用途径。
周逸平汪克明胡玲吴子建周美启王月兰杨黄恬张发宝孙露
关键词:经脉脏腑相关基因芯片差异表达基因心肌缺血电针
分部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分部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和作用规律。方法:60例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按临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选取阿是穴、第4—6颈夹脊、合谷、足三里,对照组选取肩祸、肩前、肩贞、阿是穴、阳陵泉、中平穴。电针刺激,每次30min,每周2—3次,共2周。比较观察两种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结果:首次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首次治疗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疗程治疗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一步用两组数字疼痛量表(Nits)和描述疼痛量表(VRS)分析可知,两组首次治疗前后NRS和VR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组首次治疗前及疗程治疗前NRS和VR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首次治疗后NRS和VR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疗程治疗后NRS和VR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分部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收效快捷.值得推广应用。
陈敏娜周美启
关键词:痹证电针疗法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被引量:12
2010年
中医的理论较为抽象深奥,直观性不强,很难被学生潜在的现代思维意识所接受,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出发,优化教学设计,对强化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吴元洁周美启龚云吴南民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设计
一种丛针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丛针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内还设有扣刺进针机构、注射给药机构、丛针集成块和震动按摩机构;所述的扣刺进针机构自上而下依次由转角电机、吊架、第一步进电机、丝杆和组合针支架组成;所述...
吴生兵曹奕周美启王诚
文献传递
艾叶1-羟基-2-甲基-2-(E)-丁烯基-4-焦磷酸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蛋白的结构性质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克隆艾叶1-羟基-2-甲基-2-(E)-丁烯基-4-焦磷酸还原酶基因开放读码框(Ar HDR),分析其编码蛋白ArHDR的性质和结构。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扩增ArHDR,纯化后与p MD19-T载体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再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获得的阳性克隆经菌液PCR及测序鉴定,序列与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一致。利用系统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对ArHDR的性质与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获得了艾叶ArHDR,长度为1 365 bp,编码45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r HDR属于稳定蛋白,与黄花蒿HDR亲缘关系最近;ArHDR的三级结构富含α螺旋与β折叠,呈"苜蓿叶"形,3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于中心,构成了锚定铁硫的酶的催化中心。结论:该研究体外成功克隆了ArHDR,分析了ArHDR的性质与结构,为增加艾叶萜类化合物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刘苗苗吴家文吴生兵吴生兵杨青山
关键词: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耳穴贴压加六味地黄汤治疗口臭36例
1995年
口臭为影响人体美及社交活动的常见疾病。笔者采用耳穴贴压法配合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口臭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6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8例。年龄16~49岁之间。
周美启李静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加味口臭耳穴贴压法伴随症状人体美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