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原发性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病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子宫体原发性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2例子宫体原发性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临床病理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等。结果子宫体原发性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诊断困难,镜下病理形态多样,可见子宫内膜和/或肌层内淋巴细胞增生,免疫组化B细胞标记(+)。结论原发性子宫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是一种罕见惰性淋巴瘤,多为偶然发现子宫体占位性病变,临床易漏诊,因此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等。 孙乃英 郑国华 崔伟 周立关键词:子宫体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免疫组化 子宫内膜癌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与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2008年 1子宫内膜癌研究概述子宫内膜癌(carcinoma of the endometrium),又称为子宫体癌(carcinoma of the corpus uteri),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真正发病原因迄今不明,但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却长期被人们注意。其危险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与激素分泌紊乱、乱用激素有关。有研究显示:月经失调、月经紊乱、量多者比正常妇女高3倍,宫内膜癌的绝轻年龄较正常妇女迟6年。 孙乃英 孙明强 戴淑玲 曾杰 周立 刘爱玲 郑国华 崔伟环氧化酶-2及其抑制剂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 2008年 孙乃英 郑国华 崔伟 周立 韩学学关键词:COX-2抑制剂 子宫内膜癌 环氧化酶-2 女性生殖系统 新生血管形成 细胞生长 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0年 目的探讨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罗氏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Benchmark GX)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中Bcl-2的表达,同时取30例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30例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做对照。结果子宫内膜癌的表达率为48.0%,与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7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53.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子宫内膜(46.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cl-2的表达率随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降低,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这些结果表明,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关,而与肌肉浸润深度有关。结论bcl-2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 周立 王艳军 于加海关键词:BCL-2 基因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织化学 凋亡 uPA与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2014年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PV-6000二步法,对40例乳腺癌蜡块中ER、uPA表达进行研究。结果乳腺腺瘤、腺病和乳腺癌中ER阳性率分别为85.0%、82.5%和60.6%,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表达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33.33%)低于ER表达阴性者(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PA在乳腺纤维腺瘤、腺病均呈阴性表达,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60.00%,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表达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88.5%)显著高于阴性者(50.0%),两者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PA的高表达和ER的缺失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ER和uPA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指导意义。 周立 于加海 卢家凤关键词:乳腺肿瘤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雌激素受体 Kif2a,β-catenin,MMP-1在妊娠高血压患者胎盘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2015年 目的检测Kif2a,β-catenin,MMP-1在妊娠高血压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8例、子痫前期27例、正常妊娠27例胎盘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f2a,β-catenin,MMP-1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Kif2a,β-cateni,MMP-1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且3个指标在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表达低于妊娠高血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期高血压组中,Kif2a与β-catenin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92,P=0.005);β-catenin与MMP-1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49,P=0.008);Kif2a与MMP-1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67,P=0.004)。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病人胎盘Kif2a,β-catenin,MMP-1表达均明显减少,推测三者可能协同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过程。 刘建美 项锋钢 连文静 周立 吴宏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 Β-CATENIN MMP-1 上皮细胞钙黏蛋白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对乳腺纤维腺瘤、乳腺腺病和乳腺癌各40例蜡块中E-Cadherin、uPA表达进行研究。结果乳腺纤维腺瘤、腺病和乳腺癌中E-Cadherin阳性率分别为85.0%、82.5%和20.0%,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表达阴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90.6%)高于E-Cadherin表达阳性者(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PA在乳腺纤维腺瘤、腺病均呈阴性表达,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60.0%,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表达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88.5%)显著高于阴性者(50.0%),两者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dherin和uPA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同步检测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综合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评价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uPA在乳腺癌中表达率较高,而且和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它对提示预后和开展靶向治疗有指导意义。 周立 于加海 卢家凤关键词:上皮细胞钙黏蛋白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磷酯酰肌醇3激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的表达,探讨PI3K在乳腺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I3K蛋白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乳腺癌(56例)、良性乳腺瘤(16例)及正常乳腺组织(12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I3K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良性乳腺瘤与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乳腺癌临床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PI3K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3K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说明PI3K在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高建军 徐守森 刘杰 周立 马维龙 童文伟关键词: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环氧化酶-2及其抑制剂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2与 cox-1于同工酶,是前列腺素(PG)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在结肠癌、食管癌、肺癌、胃癌、膀胱癌、宫颈癌等多种上皮肿瘤中都有 COX-2表达的异常增高。子宫内膜癌是妇科第2位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中老年妇女的生命健康,其发展呈年轻化,并表现为时间依赖式发展,从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到非典型增生再到浸润性癌。早期肿瘤仍然存在一定的复发和侵袭的特征,严重影响预后。 孙乃英 郑国华 崔伟 周立关键词:环氧化酶2 环氧化酶2抑制剂 子宫内膜肿瘤 C-erbB-2、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通过癌因子(C-erbB-2)和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30例正常内膜、30例不典型增生、76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标本常规进行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标记。结果:C-erbB-2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出现了过度表达,子宫内膜癌表达率为76.3%,且C-erbB-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和病理类型有关(P<0.01,P<0.05)。ER、PR在正常内膜中高表达,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率下降,且与分级和病理类型有关(P<0.01,P<0.05)。C-erbB-2的表达与ER呈负相关。结论:C-erbB-2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评价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孙乃英 孙明强 戴淑玲 周立关键词:C-ERBB-2 ER PR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