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硕 作品数:55 被引量:90 H指数:5 供职机构: 福建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MSCTU诊断泌尿系统先天性疾病的价值:与IVU、MRU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在诊断泌尿系统先天异常方面的特点、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将其与IVU、MRU进行比较。
方法:搜集4年间临床资料完整的泌尿系先天异常患者83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 周硕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尿路造影术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文献传递 耳鸣相关脑区改变PET/CT脑代谢及灌注显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耳鸣相关脑区的代谢及血流灌注变化,确定主观性耳鸣与神经中枢的对应关系。方法应用18F-FDG/13N-NH3·H2O PET/CT脑显像,采用ROI技术对43例耳鸣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的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单侧葡萄糖代谢增高者共24例、32个脑区;左侧特定的脑区位于颞上回、颞中回、缘上回等;右侧特定的脑区位于颞上回、颞中回等。其中有24个(75%)区域伴血流灌注增高。18F-FDG PET/CT显像双侧葡萄糖代谢增高者共10例,左、右各10个脑区,非对称性分布,其中有18个(90%)区域伴血流灌注增高。5例耳鸣患者代谢低于正常,特定脑区位于右侧颞上回、颞中回,相应脑区血流灌注低于正常。18F-FDG及13N-NH3·H2O PET/CT显像脑区代谢及灌注改变与耳鸣的侧别无关。结论主观性耳鸣患者相关脑区的改变较广泛而不仅局限于听中枢,以糖代谢和血流灌注增高为主要表现,与耳鸣侧别无关;脑区葡萄糖代谢与脑血流灌注改变基本一致。 林美福 李瑞玉 陈文新 陈洪 戴红峰 林碧玉 郑昊 周硕 陈彩龙关键词:耳鸣 葡萄糖代谢 血流灌注 18F-FDG PET/CT显像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 及18F-FDG PET/CT 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功能显像的认识与临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3年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39例,男21例,女18例... 周硕 林美福 陈文新 陈彩龙 王恩成3例肺肝样腺癌^(18)F-FDG PET/CT表现 2023年 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HAC)是罕见的发生于肝外的特殊病理类型腺癌,同时具有腺样及肝细胞样两种分化特点;最常见于胃部,其次为卵巢、肺、胆囊、胰腺及子宫[1]。目前对肺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HAL)的影像学特点尚无清晰认识。本研究观察3例HAL的^(18)F-FDG PET/CT表现。 曹登敏 林美福 陈文新 周硕 陈彩龙 陈国宝关键词:腺癌 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8F氟脱氧葡萄糖 颅脑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病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附56例报告)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螺旋CT脑血管成像(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诊病因诊断中的价值与优势。方法对56例SAH患者的CTA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和分析。结果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DSA检查及手术所见完全吻合,诊断符合率100%。结论CTA安全、准确、快捷、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2D-DSA作为脑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直接指导外科急诊手术;而DSA可作为辅助方式,选择性进行介入治疗;CTA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魏晨斌 刘宇清 陈忠仪 周硕 陈国宝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脉瘤 螺旋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2例肝脏疾病三期螺旋CT扫描分析 2000年 目的 对肝脏病发生SCT三期扫描中的特征表现进行分析并作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22例肝脏疾病进行螺旋CT三期扫描,观察动脉期(注射后25秒),门脉期(注射后50~55秒),均衡期(注射后3~5分钟)的CT表现特征。结果 肝血和瘤:CT特征为动脉期低或高密度,门脉期病灶边缘向中心强化,均衡期呈等密度。肝癌:明显强化或与肝同等密度门脉期相对低密度或恢复到平扫时表现。肝转移瘤表现多样化;不强化或周边强化或不均匀强化。肝囊肿:三期均不强化呈水样密度。结论 SCT 三期扫描对肝脏疾病可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对显示有特征的病变则有益于定性。 周硕 陈凤英关键词:肝脏疾病 ^(18)F-FDG PET/CT显像在棕色脂肪组织和乳腺癌关系研究中的价值 2019年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显像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BAT)和乳腺癌之间关系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5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乳腺癌组,对照组选取同期入院的非乳腺癌的癌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于同日、同温下行^(18)F-FDG PET/CT检查。观察未绝经、绝经患者的活性BAT发生情况。观察乳腺癌组和对照组有活性BAT发生率,棕色脂肪分布,比较组间不同部位有活性棕色脂肪组织SUVmax值差异。结果未绝经及绝经患者中,乳腺癌组及对照组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绝经患者,乳腺癌组BAT摄取^(18)F-FDG阳性率为42.1%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绝经患者,乳腺癌组及对照组BAT摄取^(18)F-FDG阳性率为分别为9.7%、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在乳腺癌组及对照组,BAT摄取^(18)F-FDG阳性率分别为22.0%(11/50),6.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6,P=0.021),BAT摄取^(18)F-FDG阳性者发生乳腺癌风险增加(OR=4.4,P=0.03),95%CI(1.2,16.9)。乳腺癌组及对照组摄取^(18)F-FDG BAT部位及SUVmax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是检测患者激活BAT的有效手段,激活BAT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性激素水平对乳腺癌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周硕 林美福 陈文新 陈国宝 曹登敏 陈彩龙 李君霞关键词:棕色脂肪 X线计算机 PET—CT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F-FDG PET—CT 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5月我院9例肝癌患者F-FDG PET—CT 检查资料,其中全部为男性,年龄56.8±12.5岁,原发病灶左叶4例,... 陈彩龙 林美福 陈文新 周硕 何品玉 周庆伟文献传递 淋巴瘤胃部浸润的18F-FDG PET/CT诊断应用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32例淋巴瘤胃部浸润患者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结果,探讨淋巴瘤胃部浸润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及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在淋巴瘤胃部浸润诊断、分期、再分期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8年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被病理确诊为淋巴瘤胃部浸润并行18F-FDG PET/CT检查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4~83岁;3例患者胃淋巴瘤术后化疗前行PET/CT检查;另29例患者中8例患者治疗后行PET/CT检查评价疗效。釆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病理: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1例:B细胞淋巴瘤2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8例,滤泡型B细胞淋巴瘤1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Burkitt淋巴瘤1例,MALT淋巴瘤6例)。T细胞淋巴瘤2例,NK/T细胞淋巴瘤1例。(2)除3例胃部淋巴瘤术后患者外,29例中胃部病灶累及部位情况:全胃12例,胃体部4例、胃窦部7例,胃体+窦部4例,胃底+体部2例。(3)胃壁增厚厚度及SUVmax情况:0.9~3.2 cm,平均(1.71±0.66)cm,SUVmax 3.1~38.0,平均(13.83±9.06)。(4)无胃外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11例;合并胃外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21例:腹腔淋巴结浸润5例,回盲部肠管浸润2例,腹腔淋巴结及骨骼浸润1例,全身淋巴结多发浸润1例,全身淋巴结及多脏器浸润10例,腹膜浸润1例,甲状腺浸润1例。(5)胃外淋巴瘤浸润病灶SUVmax2.1~35.8,平均(12.30±8.98)。(6)3例胃淋巴瘤术后患者,2例未发现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1例发现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7)8例化疗后复查,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例。结论 淋巴瘤胃部浸润病灶部位放射性摄取较高,胃外脏器累及率高,18F-FDG PET/CT显像在淋巴瘤胃部浸润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彩龙 林美福 陈文新 周硕 曹登敏 陈国宝 李君霞MSCTU诊断泌尿系统先天性疾病的价值:与IVU、MRU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在诊断泌尿系统先天异常方面的特点、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将其与IVU、MRU进行比较。方法搜集4年间临床资料完整的泌尿系先天异常患者83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3例患者中,52例行IVU检查,40例行MSCTU检查,47例行MRU检查。IVU、MSCTU、MRU对泌尿系先天异常总的定性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48.21%,95.83%,72%,总的定位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57.14%,100%,90%。对伴轻度上尿路梗阻病变的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46.67%,100%,33.33%,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3.33%,100%,66.67%。对伴中度上尿路梗阻病变的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5%,100%,75%,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7.50%,100%,93.75%。对伴重度上尿路梗阻病变的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32%,85.71%,90.90%,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40%,100%,100%。结论MSCTU对显示泌尿系先天异常的整体解剖形态和细微病理变化能力强,能明显提高诊断率,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MRU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不用对比剂,可显示尿路扩张情况、梗阻部位、梗阻端形态,尤其对碘过敏或IVU不显影、中重度肾积水的病人更为适用。 周硕 林美福 陈彩龙 周庆伟 陈国宝 王尔祯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尿路造影术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