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泓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日本对虾与海湾扇贝和罗非鱼的组合结构对养殖环境的影响
- 对虾、扇贝和鱼的混养,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关系,建立了新型的物质利用体系.本文利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补充试验,通过对总有机碳(TOC)、沉积有机物(SOM)、化学耗氧量(COD)、pH值以及对虾成活率(SUR)等项目的监测,考...
- 王年斌崔维喜苏鹤声周泓马志强
- 关键词:日本对虾海湾扇贝罗非鱼组合结构养殖环境混养技术
- 文献传递
- 海洋酵母简易培养新技术被引量:1
- 2002年
- 周泓宛立苏鹤声
- 关键词:海洋酵母培养基培养温度
- 盐度对菲律宾蛤仔浮游幼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3年
- 研究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受精卵在26℃水温下的最适孵化盐度为23 8~34 8,孵化率平均在80%以上;盐度38 3和21 2组,对受精卵的孵化有一定负面影响,孵化率为30%~60%;盐度低于15 9,受精卵基本上不能孵化;盐度29 5为幼体生长的最适盐度,8d可生长成下潜幼体,平均日生长16μm,成活率90%,盐度高于或低于29 5,其幼体的存活和生长都受到很大影响。
- 王军王志松董颖周泓刘忠颖李大成
- 关键词:盐度菲律宾蛤仔浮游幼体
- 海湾扇贝病原菌—黑美人弧菌的分离与致病性被引量:8
- 2003年
- 1997年8~9月,大连金州区大李家乡养殖场筏养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突发大面积死亡。其主要病症是外套膜收缩,重者全部脱落,鳃丝呈土黄色或糜烂,肠管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肿胀。从病贝血淋巴液和鳃组织中分离的2株优势菌(h9701-1,g9701-2)分别做纯培养,采用肌注法感染健康贝,得到与原发病相同症状,证实是病原菌。经多项形态、生理生化测定,2株分离菌皆是黑美人弧菌(Vibrionigripulchritudo)。
- 邓欢陈俅周泓
- 关键词:海湾扇贝病原菌
- 水温对中国对虾交尾的影响
- 1989年
- 关于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交尾的生物学问题,以往有过不少报导。高洪绪(1980)曾对中国对虾的交尾过程作过较细致的描述;纪成林(1980)从中国对虾生命周期中蜕皮性质划分的角度论述了生殖蜕皮的大致规律。此外,Possano(1960)证明温度是甲壳类蜕皮的主要因子。而对于温度与中国对虾交尾之间的关系问题,尚未见正式报导,为此,我们于1986年11月2日至12月1日,进行了中国对虾交尾的温度梯度实验。
- 崔克难周泓李桂珍
- 关键词:对虾交尾水温中国对虾繁殖
- 虾池溶解有机碳动态分析被引量:4
- 1999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对虾养殖和混养海湾扇贝两组实验,对池水溶解有机碳及其动态特征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有机碳(DOC)在对虾饲喂前期呈几何对数增长,其中混养池(ex-1)的增长曲线呈阶段性增长态势;单养池(ex-2)则表现为急速增长。有机物溶解速率呈指数衰减趋势,经回归拟合得速率方程为Ⅰ-RA1=-ln(CAt/CA0)=09917-0010017t2;Ⅱ-RA2=-ln(CAt/CA0)=1415-001429t2。
- 王年斌苏鹤声周泓
- 关键词:虾池溶解有机碳
- 两种弧菌对海湾扇贝幼体致病性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用分离于中国对虾(P orientalis)的鳗弧菌Ⅱ型(V anguillarumⅡ)和养殖海湾扇贝(Ar gopectenirradians)的黑美人弧菌(V nigripulchritudo),分别感染健康的海湾扇贝幼体,均获得与原发病相同症状。证实不同种弧菌可引发海湾扇贝D型幼体爆发面盘解体流行病。
- 邓欢陈俅邓立康王世胜周泓
- 关键词:海湾扇贝幼体症状
- 多级水处理技术在亲虾越冬培育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2年
- 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冬季封冻缺水,使亲虾越冬培育用水能耗大、换水困难,容易造成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加,除耗氧产生毒氨外,还能诱发亲虾产生多种疾病,使亲虾成活率下降,甚至导致失败。
- 周泓崔克难
- 关键词:亲虾越冬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