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家
- 作品数:22 被引量:176H指数:6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传统父子关系中的“孝”及其含义变化
- 2010年
- 中国传统父子关系的核心准则——"孝"隐含着父子关系的冲突和隔阂,不平等与沟通不畅,情感表达的形式化和功利化等问题,而现代社会中的"孝"受到了独生子女政策、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其约束力有所下降,父子关系更加民主平等。
- 梁莉周志家
- 关键词:家庭关系父子关系
- 网络化:孵化器发展的必然趋势被引量:2
- 2004年
- “孵化器的网络化”既不仅仅指创业园区以使用电脑和互联网为基础的办公条件的信息化,也不单单指孵化器之间旨在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的密切合作。这两个方面尽管都与我们所指的孵化器的网络化有关系,但如果仅仅从这两个角度来理解这个概念,无疑就会太过简单,就会错失了这个概念本身应有的精髓。
- 周志家
- 关键词:网络化孵化器资源共享
- 中德大学社会学教学比较被引量:2
- 2004年
- 2002年6月,我结束了在德国比勒费尔德(Bielefeld)大学近十年的求学生涯,来到厦门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在世界社会学界,中国仍然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而德国无疑是涌现大师级人物最多的国家。比勒费尔德大学社会学系则是由当代社会学大师卢曼(Luhmann)一手缔造并终身执教的,是德国当今最著名的社会学系之一。在德国国内最近数年进行的历次评估当中,
- 周志家
- 关键词:社会学教学比较教育教学模式
- 社会系统与社会和谐——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整合观探析
- 在社会学的理论流派中,功能主义是最为强调社会和谐的;而一个理论的社会和谐观体现在其整合观中。本文阐述了卢曼对“整合”概念的重新理解,并从社会的系统整合、个人的社会整合和社会的生态整合三个角度分析了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整合观...
- 周志家
- 关键词:社会系统理论社会和谐
- 文献传递
-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风险管理——以德国大气质量标准化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论文以德国大气质量标准化为例,探讨了"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理性的风险管理如何可能"的问题。德国大气质量标准化过程充满了知识不确定性,但标准化机构仍能够采取一系列带有程序治理特色的应对措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文章运用卢曼的社会分析方法对这些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只有同时兼顾风险的三个维度(事实、社会、时间),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理性风险管理才有可能。
- 周志家
- 关键词:不确定性风险管理环境标准
- 系统信任、公平观与居民对垃圾焚烧场的邻避情结:以厦门为例
- 本文通过对厦门市居民的问卷调查,旨在探讨系统信任和公平观是否以及怎样影响居民对垃圾焚烧场的邻避情结。数据分析表明,系统信任可以分为媒体信任、高层政府信任、基层机构信任和专家信任等四种类型,而公平观可以分为体制决策公平观、...
- 周志家
- 关键词:公平观
- 可持续的垃圾处理
- 2014年
- 2012年12月3-4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里约+20’峰会与可持续的垃圾处理”中德研讨会在厦门市国家会计学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公共事务学院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联合主办,“自然之友”组织协办。会议的宗旨是促进来自中德高校、政府部门和民间环保团体的学者、专家就垃圾处理的政策和法律框架、垃圾处理利益相关者的经验和民众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等议题,展开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邀请了约55名中德专家,同时有来自厦门大学各学院约100名学生到场参会。研讨会的主要日程包括12月3日的厦门市循环经济和垃圾处理实地考察,以及12月4日的专业交流会。
- 周志家
- 关键词:垃圾处理利益相关者气候变化公共政策
- 从桥梁到网络--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状与未来被引量:2
- 2004年
- 桥梁: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状
虽然从诞生至今仅走过了16年的发展历程,但各种类型的"孵化器"在中国的发展已然一派繁荣景象,尤其在数量的增长上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在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究竟在履行其"孵化"职能的过程中扮演了何样的角色,又起到了何种程度的作用呢?
- 周志家江卉
- 环境意识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被引量:73
- 2008年
- 环境意识是环境社会学的中心话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对环境意识的内涵、测量体系,及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关联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环境意识研究的出路在于:概念界定及其测量体系的统一、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在研究焦点上更注重多学科融合的行为研究。
- 周志家
- 关键词:环境意识环境行为
- 生态城市中社会生态的分析框架被引量:7
- 2004年
- 生态城市的本质是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对生态城市的研究离不开对其社会生态的分析.由于社会是极其复杂的,所以,社会分析的模式也应具有相应的复杂程度.文章以卢曼的社会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生态城市社会生态分析的层次和角度,提出了进行社会分析的一系列因子.这种分析框架在厦门市生态城市概念性规划的研究中得到了初步验证.
- 周志家
- 关键词:生态城市社会生态社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