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国兰

作品数:54 被引量:385H指数:15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茶叶
  • 13篇茶园
  • 10篇茶叶品质
  • 8篇土壤
  • 7篇茶树
  • 6篇生态
  • 5篇栽培
  • 5篇乌江流域
  • 4篇茶园土壤
  • 3篇性状
  • 3篇学成
  • 3篇生化成分
  • 3篇生态群
  • 3篇生态效益
  • 3篇人工生态群落
  • 3篇种植密度
  • 2篇叶产量
  • 2篇叶面
  • 2篇叶面肥
  • 2篇液相

机构

  • 36篇贵州省茶叶科...
  • 5篇贵州省农业科...
  • 2篇贵州大学
  • 2篇瓮福(集团)...
  • 1篇赛默飞世尔科...
  • 1篇贵州省分析测...
  • 1篇贵州湄潭兰馨...

作者

  • 42篇周国兰
  • 23篇田永辉
  • 23篇梁远发
  • 16篇王家伦
  • 14篇王国华
  • 9篇魏杰
  • 7篇刘晓霞
  • 4篇赵华富
  • 4篇郭灿
  • 4篇姚雍静
  • 4篇令狐昌弟
  • 4篇郑文莉
  • 4篇周顺珍
  • 3篇龚雪
  • 2篇何萍
  • 2篇赵德刚
  • 2篇周富裕
  • 2篇周顺珍
  • 1篇鄢东海
  • 1篇刘彦伶

传媒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贵州农业科学
  • 4篇福建茶叶
  • 3篇茶叶通讯
  • 2篇蚕桑茶叶通讯
  • 2篇茶叶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茶业通报
  • 1篇种子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茶叶加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方法存在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6
2009年
周国兰何萍郑文莉
关键词:茶氨酸茚三酮比色法茶叶茶叶科学
茶园害虫生态调控体系的研究被引量:37
2002年
通过与茶树间作、带作或周围栽培果树、药材、桑树等乔木 ,茶蓬下地表种植食用菌 ,地下种植天麻等物种 ,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 ,为天敌提供了繁衍生息的适宜生态条件和充足猎物 ,促进了天敌良性发展。人工群落茶园内天敌数量比纯茶园增加 4 0 .6 3%~ 6 2 .72 % ,种类增加 37.5 3%~ 5 5 .4 1% ,使叶蝉、螨类、蚧类数量下降 4 0 %~ 80 % ,茶园农药使用量减少 4 0 %~ 5 0 % ,生态系统得以改善 ,向无公害化、绿色化、有机化发展。
田永辉梁远发王国华王家伦周国兰吴德明
关键词:天敌生态调控茶园害虫
绿茶萎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萎摊方法,将成熟的茶青在室温条件下进行薄摊,薄摊的厚度为5~10㎝,通风但不直吹茶青,每0.5h翻叶一次,至茶青的含水量为67~70%为止。本发明对绿茶加工技术进行了改进,在加工绿茶时,将原有的摊青技...
刘晓霞周国兰周顺珍赵华富郭灿
文献传递
鸟王茶优良品系NW32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被引量:8
2020年
鸟王茶是贵州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其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为了更好地研究鸟王茶优质品质的稳定遗传、大量增殖以及快速繁殖,本研究以鸟王茶NW32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的灭菌条件、腋芽萌发与增殖诱导以及壮苗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炼苗及移栽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1) 75%酒精浸泡60 s,0.1%升汞浸泡13 min为最佳灭菌处理条件,该处理下污染率10.00%较低、成活率86.36%较高、并且死亡率1.21%较低。(2) MS+2.0 mg/L 6-BA+0.8 mg/L IBA+1.0 mg/L GA3为腋芽萌发最佳培养基,其诱导率高达95.56%。(3) MS+3.0 mg/L 6-BA+0.2 mg/L IBA+1.0 mg/L GA3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增值系数6.59为最高。(4) MS+2.0 mg/L 6-BA+0.8 mg/L IBA为最佳壮苗培养基,株高差为2.38 cm。(5) 50.0 mg/L IBA无菌溶液浸泡5 min,接种至1/2MS+1.5 mg/L IB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高达100.00%。(6)以自然光照室温炼苗5 d,以V营养土∶V珍珠岩∶V蛭石=2∶1∶1为基质为最佳炼苗及移栽条件,其成活率高达90.00%。本研究获得了一套鸟王茶NW32完整的组培快繁体系,为鸟王茶工厂化育苗与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田维丽谢恩俊岑露周富裕周国兰黄小贞李岩赵德刚
关键词:外植体组培快繁
人工生态茶园光效能研究被引量:30
2001年
根据生态学原理对人工生态茶园光效能研究得到光效能较纯茶园提高40.80%-55.34%[1]人工生态茶园光利用结构趋向合理优化,改善了茶园光的质量,促进茶园有益生物的生长发育,抑制了病虫的危害,提高了茶园生态系统能流循环,促进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提高。
田永辉梁远发王国华王家伦周国兰
关键词:光效能生态学原理茶叶品质茶叶产量
茶园不同栽培方式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01年
5年定点定位研究了在相同的土壤、气候和施肥条件下 ,人工生态茶园、密植免耕茶园、常规栽培茶园 3种主要栽培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人工生态茶园栽培方式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 ,而且土壤养分有富集上升趋势 ;密植免耕栽培方式虽然能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土壤肥力也得以提高 ,但较人工生态茶园群落结构差 ;常规栽培方式其土壤肥力有下降趋势。因此 ,综合衡量 ,人工生态茶园栽培是较为理想的栽培方式。
田永辉梁远发王国华王家伦周国兰
关键词:栽培方式土壤肥力茶园有机质
不同采收时期茶叶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被引量:18
2016年
对同一地块内生长的茶树进行一年三季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同一生化成分在同一季节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EC、EGCG、ECG等6个指标呈较强的一致性,变异范围不大;游离氨基酸总量、EGC、+C等3个指标的变异范围较大;同一成分在不同季节变化幅度不同,在春、夏、秋三季存在明显差异。
周顺珍姚雍静郭灿赵华富周国兰
关键词:生化成分福鼎大白茶
贵州小叶苦丁茶与绿茶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周国兰刘晓霞
关键词:苦丁茶生化成分绿茶化学成分
优化茶叶自然品质的栽培技术研究
梁远发田永辉王家伦周国兰魏杰
该研究依据茶树在不同因子、时间条件下鲜叶内含生化成分(自然品质)的变化规律,充分挖掘潜力,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系统的、综合的优化茶叶自然品质的栽培技术,可应用于茶叶栽培管理及新茶园建设的土壤规划。该技术主要是:选用良...
关键词:
关键词:栽培
乌江流域茶园的生态功能及发展被引量:1
2001年
对贵州省乌江流域茶园的生态功能及发展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茶园的建设为石漠化的乌江流域的生态重建提供了模式 ,其生态功能表现为对土壤物理、化学、生态、气候因子和生物区系改善和提高作用 ,促进该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显示出它优越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
田永辉梁远发王国华王家伦周国兰
关键词:乌江流域茶园生态功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