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
- 作品数:25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对不可手术的食管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研究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对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LAESCC)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的疗效及生存结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浙江省人民医院放疗科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治疗的LAESCC患者105例,营养状况的筛查使用营养风险筛查lT具NRS-2002量表,率间比较采用疋。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Cox回归模型预后因素分析。结果37.1%的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前就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评分为1~2分者(P=0.007),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分别为17.0个月和11.8个月,NRS-2002评分≥3分组的患者0s和PFS均显著低于评分为1-2分者(均P=0.000),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发现,评分≥3分是OS(P=0.000)和PFS(P=0.001)降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NRS-2002工具表明食管癌患者存在较高营养风险,而治疗前评分≥3分提示与不良反应增加及生存降低显著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 詹文明陈芳洁贾勇士吴颖戎惠余黎李渊
- 关键词:预后
- 沙利度胺治疗免疫相关性肠病的药物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免疫相关性肠病的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At)R)。方法选择就诊的免疫相关性肠病应用沙利度胺患者45例,予沙利度胺100~200mg口服,1次/d,睡前顿服。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程度,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4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ADR,平均(3.2±1.5)/例,前5位依次为手足麻木51.1%(23/45)、疲劳40.0%(18/45)、皮炎33.3%(15/45)、恶心28.9%(13/45)、头晕26.7%(12/45)。45例患者中仅发生I-Ⅱ级ADR者37.8%(17/45);发生Ⅲ级ADR者46.7%(21/45);18例减少沙利度胺剂量后ADR减轻或缓解。发生Ⅳ级ADR者15.6%(7/45),包括手足麻木3例、皮炎2例、疲劳1例和白细胞减少1例,最终导致沙利度胺停药。该组ADR发生时间0.2~4.5个月,平均(1.9±2.4)个月,中位时间2.2个月。结论沙利度胺在治疗免疫相关性肠病中存在较多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加强监测,及时调整剂量,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 吴颖王维
- 关键词:沙利度胺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胃肠病学
- 自体血回输在胃肠胰外科大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 分析自体血回输在胃肠胰外科大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择期行胃肠胰外科大手术的患者152例,按照输血类型的不同分成观察组(自体血回输)和对照组(输注异体血),每组76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输注异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1、7d的CD3+T细胞、CD4+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IgG及IgM水平,与术前比较显著下降,CD8+T细胞水平与术前比较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7d的补体C3水平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术后1、7d以上各项指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血回输在胃肠胰外科大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且对患者免疫功能并未造成明显影响,值得推广。
- 华程秀吴颖纪超敏
- 关键词:消化系统外科手术免疫活性
- 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胰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胃肠胰外科中的价值。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营养指标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耐受半流食时间[(3.81 ±0.61)d]、肛门排气时间[(21.56±1.24)h]、排便时间[(36.62 ±2.31 )h]、下床活动时间[(3.22±0.52)d]、切口愈合时间[(7.59 ±0.13) d]、住院天数[(11.15 ±2.31)d]均短于对照组,术后体质量[(58.59 ±4.21) kg].白蛋白水平[(39.59 ±1.24)g/L]、总蛋白水平[(68. 54±3.32)g/L]均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和咽喉痛两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14.29%、17.14%)均低于对照组(均P
- 吴颖
- 关键词:胃肠道胰腺康复护理营养状况手术后并发症
- 剂量最适技术在MSCT腹部多期检查中的应用
- 目的:通过对采用不同管电流调节技术所得到的CT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的对照研究,探讨在MSCT肝脏多期检查中以较低的放射剂量获得较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
- 王振狄幸波丁忠祥卢建芳徐健刘锦蔡学祥吴颖
- 文献传递
- 白细胞介素-2毒副作用的胸片表现
- 1995年
-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已广泛应用于免疫治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心肺毒性作用已渐引起临床的注意。我们对13例晚期肺癌及肝癌病人在IL-2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的胸片作了分析,并比较该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浆蛋白总量。
- 吴颖瞿幼存楼敏娜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药物副作用胸片
- 老年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评价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PICC-RI)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方法对自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并留置PICC导管的258例老年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PICC-RI的发生情况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内容包括年龄(以70岁为界分组)、性别、季节(春秋/夏冬)、穿刺方式(直接/赛丁格穿刺)、留置时间(以7 d为界)、导管移动(有/无)、并发症(是/否)、周期性导管维护(有/无)、免疫功能(正常/低下)等因素,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有31例患者出现术后PICC-RI,感染率为12.0%,分离出2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6株(57.1%),革兰阳性菌11株(39.3%),真菌1株(3.6%);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导管移动、并发症、导管维护、穿刺方式、留置时间、季节、免疫功能等发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夏冬季节、直接穿刺、有并发症、留置时间超过7 d、无周期性导管维护、免疫功能低下等危险因素可引起老年肿瘤患者PICC-RI发生,将以上因素进行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夏冬季节、有导管移动、留置时间超过7 d、无周期性导管维护、免疫功能低下是老年肿瘤患者PICC-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是老年肿瘤患者PICC-RI发生最主要的因素,同时感染发生同样和留置时间超过7 d、有导管移动、冬夏置管、无周期性导管维护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密切相关。
- 徐洪恩贾勇士吴树强吴颖高惠惠
- 关键词:老年肿瘤预防措施
-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表现
- 2009年
- 肝脏局限性结节增生(FNH)目前被公认为是肝脏的一种少见的肿瘤样病变,国内报道有所增加^[1]。作者对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经CT检查的2例FNH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本组病例的CT表现及相关的鉴别诊断。
- 吴颖袁建华李博蔡学祥
- 关键词: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螺旋CT表现肿瘤样病变CT检查FNH肝脏
- CT对肺癌手术可行性的估价
- 1997年
- 目的:评价CT预测肺癌手术可行性的意义。材料与方法:对47例肺癌患者术前的CT预测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作为不可根治的CT阳性表现如下:(1)肿瘤周围的大血管受侵,(2)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3)肿瘤侵及胸壁、胸膜、心包、横膈等组织。结果:正确预测不可根治13例,错误预测不可根治5例,正确预测可根治28例,错误预测可根治1例。结论:当CT仅提示一种阳性征象,并不能作为手术的禁忌征,反之,同时出现一种以上阳性表现,则应充分认识其不可根治性。
- 吴颖刘子江庄颂宜
- 关键词:CT肺癌手术疗法淋巴结
- 一种PICC专属服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ICC专属服,由传统长袖病员棉质上衣、开口、弧形拉链构成,开口位于衣袖腋下正面,呈圆弧形,弧形拉链安装在开口边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制作简便,解决了临床PICC管置管后患者穿脱衣...
- 余黎吴颖朱艳朱文静吴满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