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静姝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节能减排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共聚
  • 4篇共聚物
  • 3篇酸酯
  • 3篇羧酸
  • 3篇环氧
  • 3篇环氧丙烷
  • 3篇二元共聚
  • 3篇二元共聚物
  • 3篇二元羧酸
  • 3篇改性
  • 3篇丙烷
  • 2篇氧化碳
  • 2篇乙撑
  • 2篇碳酸
  • 2篇碳酸酯
  • 2篇聚氨酯
  • 2篇化学改性
  • 2篇环己烷
  • 2篇环氧化
  • 2篇环氧环己烷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吴静姝
  • 6篇肖敏
  • 6篇孟跃中
  • 6篇王拴紧
  • 5篇贺虎
  • 4篇韩东梅
  • 1篇吴胜先
  • 1篇甘力强
  • 1篇武建锋
  • 1篇宋鹏飞
  • 1篇陈少云
  • 1篇杜风光

传媒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聚氨酯甲基乙撑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氨酯甲基乙撑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是由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和异氰酸酯共聚合制备而得。本发明向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的共聚体系中加入了双官能团的异氰酸酯,可以达到扩链和微交联作用,对制备所得聚氨酯甲基乙撑...
孟跃中吴静姝王拴紧肖敏贺虎韩东梅
文献传递
可生物降解的CO_2共聚物的合成、性能及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0年
CO2与环氧化物共聚生成脂肪族聚碳酸酯,不仅缓解了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生成的塑料可降解,能避免二次污染问题。对CO2与环氧化物共聚的催化体系、反应机理及合成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CO2与环氧丙烷共聚得到的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为无定形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在40℃左右,因此受其本身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在单独作为一种结构材料使用时受到较大限制,必须对其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还讨论了PPC的化学结构、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孟跃中吴静姝肖敏王拴紧贺虎韩东梅
关键词:环氧化物二氧化碳共聚物生物降解塑料
一种聚氨酯甲基乙撑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氨酯甲基乙撑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是由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和异氰酸酯共聚合制备而得。本发明向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的共聚体系中加入了双官能团的异氰酸酯,可以达到扩链和微交联作用,对制备所得聚氨酯甲基乙撑...
孟跃中吴静姝王拴紧肖敏贺虎韩东梅
文献传递
一种甲基乙撑碳酸酯类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甲基乙撑碳酸酯类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如(I)或式(II)所示。本发明采用分段聚合的方法,使二氧化碳依次与环氧丙烷或环氧环己烷单体,在负载二元羧酸锌催化下进行反应,合成包含软段聚甲基乙撑碳...
孟跃中陈少云王拴紧肖敏吴静姝韩东梅杜风光甘力强武建锋吴胜先
负载戊二酸锌催化合成聚甲基乙撑环己撑碳酸酯(英文)
2009年
为了提高PPC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在合成过程中加入第三单体环氧环己烷。负载锌类催化PO(环氧丙烷),CHO(环氧环己烷),和CO_2三元聚合压力为5.2MPa,最佳反应温度是80℃,参与反应的单体转化率高达89.97%。实验表明,对PPC催化效率很高的负载戊二酸锌对三元共聚有很好的催化作用。三元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热性能。
吴静姝贺虎肖敏王拴紧孟跃中
关键词:三元共聚环氧环己烷环氧丙烷
高分子量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的合成条件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新型多配体负载戊二酸锌来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合成高分子量聚碳酸(1,2-丙二醇).通过研究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产率以及产物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来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5.2MPa,反应时间为40h时所得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大于23×104,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38℃,拉伸强度达到31MPa.
贺虎宋鹏飞吴静姝肖敏王拴紧孟跃中
关键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反应
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的共聚及动力学研究
自1969年日本科学家Inoue首次报道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的共聚反应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引起广泛的兴趣。其中寻求高效、制备工艺简单和低成本的催化剂是这项技术产业化生产的关键。在本论文的研究中,采用一系列新型多配体催化剂应...
吴静姝
关键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