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休克
  • 2篇血糖
  • 2篇血性
  • 2篇预后
  • 2篇失血
  • 2篇失血性
  • 2篇失血性休克
  • 2篇疗效
  • 2篇患者预后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衰
  • 1篇心衰竭
  • 1篇性关节炎
  • 1篇医院获得
  • 1篇医院获得性
  • 1篇医院获得性肺...

机构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吴靖波
  • 7篇郑天勇
  • 7篇郭宇峰
  • 7篇龙雄
  • 6篇何炳泉
  • 1篇吴锋

传媒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尔芬-75与秋水仙碱治疗早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奥尔芬-75,秋水仙碱对早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镇痛效果,评价奥尔芬-75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行性。方法:10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奥尔芬-75(A=48)组、秋水仙碱(B=58)组,分别给予奥尔芬-75,秋水仙碱镇痛。采用参考视觉脸谱评分法疗效判断,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组早期镇痛效果高于B组(P<0.05);同时A组不良反应少于乙组(P<0.05)。结论:奥尔芬-75对早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提倡使用。
郭宇峰龙雄郑天勇吴靖波何炳泉
关键词:秋水仙碱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入院72h内平均空腹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入院72 h平均空腹血糖(FPG)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25例AMI住院患者按72 h平均FPG水平,分为FPG<5.6 mmol/L(A组)、5.6 mmol/L≤FPG≤6.9 mmol/L(B组)、7.0 mmol/L≤FPG≤9.0 mmol/L(C组)及FPG>9.0 mmol/L(D组),分析各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发生率与入院72 h平均FPG水平关系。结果各组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D组各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C组各事件发生率均高于A组及B组,B组各事件发生率均高于A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发生率的线性回归分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入院72 h平均FPG水平与AMI患者住院预后密切相关,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龙雄赖智权郑天勇郭宇峰吴靖波何炳泉
关键词:空腹血糖急性心肌梗死
APACHEⅡ评分系统对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转归的预测价值
2011年
目的:应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估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转归的价值。方法:将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近期是否发展至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分成两组,重症组(A=38)和对照组(B=52),进行APACHEⅡ评分,并进行临床比较。结果:重症组和对照组的APACHEⅡ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三分位数分层,高、中、低不同层的APACHEⅡ分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有助于预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疾病的转归,且随着评分值增高,其意义越大。
郑天勇龙雄郭宇峰吴靖波何炳泉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转归
高渗氯化钠复合琥珀酰明胶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复合琥珀酰明胶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液组(HSC组)(n=30)和高渗氯化钠复合琥珀酰明胶组(HSCG组)(n=30),观察患者休克复苏的效果,并记录患者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休克症状均有改善,MAP、CVP、PCWP上升,尿量增加,血乳酸下降;HSCG组经治疗后MAP、CVP、PCWP上升幅度及尿量明显高于HSC组(P<0.01),且作用维持时间长,血乳酸下降更加明显。结论:高渗氯化钠复合琥珀酰明胶在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中效果优于高渗氯化钠。
龙雄郑天勇郭宇峰何炳泉吴靖波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高渗氯化钠琥珀酰明胶
非糖尿病性持续性高血糖与一过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持续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125例A M I住院患者排除糖尿病后,根据住院期间患者随机血糖值分为:A组(入院24 h后空腹血糖<6.1 mmol/L );B 组(入院24 h 后空腹血糖<6.1 mmol/L 且随机血糖<9.0 mmol/L );C组(入院24 h后空腹血糖≥6.1 mmol/L或随机血糖≥9.0 mmol/L )。分析比较各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结果】C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发生率均高于A组、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B组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A组与B组死亡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非糖尿病性持续性高血糖AMI患者的预后较一过性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差,检测其血糖水平对判断此类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龙雄赖智权郑天勇郭宇峰吴靖波何炳泉
关键词:高血糖症心肌梗死预后
心肌梗死患者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前后NT-ProBNP的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前后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2例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AMI患者,检测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与同期发病超过12 h未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64例AMI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经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组较未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组NT-ProBNP水平降低更加显著(P<0.05);死亡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的变化体现心功能恢复的状况,AMI患者经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同时可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
龙雄郑天勇郭宇峰吴靖波何炳泉
关键词:瑞替普酶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用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BNP、APACHEⅡ及GCS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动脉血气及BNP改善明显、GCS评分上升明显、动脉血气恢复好、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能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症状,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效果满意。
吴靖波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疗效
创伤失血性休克100例急诊抢救体会
2012年
目的就创伤失血性休克100例急诊抢救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某医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对其进行急诊抢救。结果 10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经过急诊抢救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0例(80%),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6例(16%),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4例(4%),其中死亡2例,抢救总有效率96%。结论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时,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医生对患者病情判断要准确。
吴靖波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脱证抢救
317例急性中毒的类型分析及院前急救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类型和院前急救方法,为临床应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院前急救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316例急性患者,男女比例为0.82:1;患者年龄2个月~84岁,其中21~30岁91例,占28.80%。一氧化碳中毒80例,占25.32%;药物中毒44例,占13.92%;经过积极有效的抢救,316例患者中,好转202例,占63.92%;治愈103例,占32.59%;总有效率达到96.51%,住院时间1~99d。结论明确的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是保证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龙雄郑天勇郭宇峰吴靖波
关键词:急性中毒院前急救
口服泼尼松联合吸入疗法治疗中重度哮喘的疗效
2012年
目的观察吸入疗法(GINA方案)与泼尼松不同剂量口服治疗中重度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4例中重度哮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患者28例,Ⅰ组给予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Ⅱ组在Ⅰ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泼尼松,Ⅲ组在Ⅱ组基础上予以大剂量泼尼松,4周后观察三组疗效。结果Ⅱ、Ⅲ组较Ⅰ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较Ⅱ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泼尼松口服全身用药对中重度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应予临床推广。
吴靖波吴锋
关键词:泼尼松中重度哮喘GINA方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