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英杰

作品数:34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宫颈
  • 5篇卵巢
  • 4篇血管
  • 4篇子宫
  • 4篇内膜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3篇蛋白
  • 3篇异位症
  • 3篇上皮
  • 3篇肿瘤
  • 3篇子宫内膜
  • 3篇疗效
  • 3篇流产
  • 3篇宫颈癌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性
  • 2篇血压

机构

  • 27篇佳木斯大学附...
  • 3篇佳木斯大学
  • 2篇佳木斯市妇幼...
  • 2篇佳木斯市中心...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省鸡西...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作者

  • 27篇吴英杰
  • 6篇张丹凤
  • 5篇胡玉红
  • 5篇张燕
  • 4篇冯晓娜
  • 3篇邢天容
  • 3篇吕敬媛
  • 3篇李娜
  • 2篇王海燕
  • 2篇刘冬炎
  • 2篇卢北燕
  • 2篇邢继强
  • 2篇杜佳秋
  • 2篇王丽敏
  • 2篇原德新
  • 2篇王淑贤
  • 2篇宋继荣
  • 2篇司玉霞
  • 2篇赵锦程
  • 2篇朱晓峰

传媒

  • 17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广东化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af激酶抑制蛋白、NF-κBp65及VEGF-C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NF-κBp6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上皮性卵巢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手术切除卵巢标本中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8例)、交界性肿瘤(17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32例)中RKIP、NF-κBp65和VEGF-C蛋白的表达,分析各组间这三者表达的变化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1)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比较,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RKIP的表达阳性率(28.13%vs90.00%,p<0.01;28.13%vs55.56%,P<0.05)显著降低;NF-κBp65蛋白的表达阳性率(81.25%vs15.00%P<0.01;81.25%vs50.00%,P<0.05)显著增高;VEGF-C的表达阳性率(90.63%vs40.00%,P<0.01;90.63%vs44.44%,P<0.01)显著增高。(2)上皮性卵巢癌中RKIP、NF-κBp65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均>0.05),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VEGF-C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P均>0.05)。(3)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RKIP与NF-κBp65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38,P=0.0131)。结论 RKIP、NF-κBp65和VEGF-C可能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与发展,RKIP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在上皮性卵巢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发挥作用。
宋思幽吴英杰李冬华
EGCG对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EGCG对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法、细胞划痕法、Transwell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周期、凋亡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未经药物处理时,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相对较低,EGCG为0mg/L凋亡率仅为(0.7±0.1)%,G1为(44.2±2.1)%,S为(43.3±1.3)%,M为(7.5±1.3)%,而EGCG为40mg/L时,凋亡率仅为(17.4±1.7)%,G1为(58.3±2.5)%,S为(32.7±2.6)%,M为(6.3±1.4)%;当EGCG能促进细胞凋亡,EGCG浓度越高,凋亡率越高,G1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相应下降,EGCG剂量越大,G1细胞及S期细胞增大、下降比例越大。结论:EGCG对体外培养可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其迁移、凋亡作用也相对减退。
张燕邢天容吴英杰宋继荣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香叶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对小鼠白色假丝酵母菌阴道病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香叶挥发油对白色假丝酵母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叶挥发油,GC-MS分析其成分,测定其对白色假丝酵母的MIC、MBC,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白色假丝酵母生物膜的形成,制备小鼠白色假丝酵母菌阴道病模型,观察香叶油治疗效果。结果香叶挥发油提取率为1.83%,分析出22个成分,主要成分为5-甲基-2-异丙烯基环己酮、3,7-二甲基-2-辛烯-1-醇、(顺)香叶醇、异香叶醇、香叶醇和甲酸香茅酯,MIC值为0.3625%,MBC值为0.6250%,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香叶油均可显著抑制白色假丝酵母生物膜形成,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香叶油可抑制小鼠阴道炎症改变。结论香叶油用于治疗白色假丝酵母引起的阴道炎机制可能与其影响细菌生物膜形成有关。
张燕邢天容王艳秋吕敬媛宋继荣胡玉红杜佳秋吴英杰佟利波卢北燕冯晓娜杨光李佳琳张伟娜殷实王琳
关键词:白念珠菌细菌生物膜
HMGB1和MMP7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人体宫颈组织中鳞状细胞内HMGB1和MMP-7的表达情况、宫颈鳞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参数中比例以及HMGB1、MMP7相关性性质,并且寻找更有特异性及敏感指标作为宫颈鳞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标志物。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检测方法测定,人体不同程度病变的宫颈组织(宫颈鳞癌、癌前病变(CIN)、正常宫颈组织)中HMGB1和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1)HMGB1在宫颈鳞癌、宫颈癌前病变(CIN)以及正常宫颈组织中分别表达为80%(48/60)、60%(12/20)和25%(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颈癌组(实验组)、宫颈癌前病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这三个宫颈演变在MMP7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43/60)和45%(9/20)、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编号一致的标本上HMGB1与MMP7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正相关(r=0.4,P<0.05)。结论:宫颈鳞癌发展过程中HMGB1/MMP7该信号通路起到至关重要的一步,且阻断该信号通道表达,成为宫颈鳞癌治疗的另一方向;联合检测两种(HMGB1、MMP7)表达可作为宫颈鳞癌追踪转移侵袭程度的可靠依据。HMGB1与MMP7的信号通道中激活可能增强宫颈鳞癌的恶性程度及侵袭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肿瘤相关基因。
王婷婷吴英杰
关键词:HMGB1MMP7免疫组化
米非司酮联合无痛吸宫流产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王萍吴英杰
关键词: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防止产后出血258例疗效观察
2007年
吴英杰张丹凤
关键词:产后出血米索前列醇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常见的妇科慢性疾病,可以引起慢性盆腔痛,痛经和不孕症等,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用药,阐述其及药物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李丹萍吴英杰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GNRH拮抗剂芳香化酶抑制剂
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联合地屈孕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E2、CA125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研究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联合地屈孕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雌二醇(Estradiol,E2)和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次月经后第2 d服用地屈孕酮,每次1片,每天两次;观察组联合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每次3.6 mg,每月给药1次,共给药4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E2、CA125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VEGF、E2和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VEGF、E2和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MMP-9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于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联合地屈孕酮可以有效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情,可能与其改善血清VEGF、E2、CA125、MMP-9和TNF-α水平有关。
张燕吴英杰陈悦冯晓娜司玉霞
关键词:地屈孕酮
长链非编码RNA PVT1对卵巢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VT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对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检测正常卵巢上皮细胞IOSE80及卵巢癌细胞Skov3、ocvar3、A2780、HO8910中PVT1的表达。体外采用慢病毒介导的细胞转染技术上调A2780细胞中PVT1的表达,并干扰Skov3细胞中PVT1的表达,RT-qPCR检测PVT1过表达及干扰模型中PVT1 mRNA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RT-q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U1核小核糖核蛋白SNRPA、NGF、Vimentin、ZEB-1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相比,各卵巢癌细胞中PVT1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VT1在Skov3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而在A2780细胞中表达相对较低(P<0.05)。在A2780细胞中成功过表达PVT1(空白组及过表达组),在Skov3细胞中成功干扰PVT1表达(对照组、干扰1组、干扰2组);过表达组侵袭及迁移细胞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而干扰1组、干扰2组侵袭及迁移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过表达组细胞SNRPA、NGF、Vimentin、ZEB-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干扰1组、干扰2组SNRPA、NGF、Vimentin、ZEB-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VT1可通过上调SNRPA、NGF的表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EMT过程及侵袭、迁移能力。
孙红霞侯顺玉林玲吴英杰张燕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卵巢癌上皮间质转化迁移
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新生24h的Wistar大鼠海马NSCs进行培养、鉴定。选7日龄Wistar大鼠制备HIBD动物模型,7d后行损伤侧侧脑室移植。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9组:正常组、模型组、磷酸盐缓冲液移植组、NSCs移植组、BDNF组、BDNF+NSCs移植组、NT-3组、NT-3+NSCs移植组、BDNF+NT-3+NSCs移植组。移植4周后进行功能实验,取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从新生大鼠海马可成功培养出NSCs,并表达NSCs的标志物神经巢蛋白(neuroepi-thelial stem cell protein,Nestin),NSCs可分化为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Y迷宫实验:NSCs移植组达到学会的次数(163±11.60)n,正确记忆次数(5.00±1.13)n;BDNF组(150.00±8.94,5.17±1.47)n;BDNF+NSCs移植组(111.25±13.56,6.23±1.60)n;NT-3组(153.56±10.35,5.07±1.03)n;NT-3+NSCs移植组(117.27±11.4,6.30±1.1)n;BDNF+NT-3+NSCs移植组(110±11.55,6.30±1.1)n。悬吊实验:NSC移植组平均(30.10±11.8)s;BDNF组(36.25±10.98)s;BDNF+NSCs移植组(43.6±10.56)s;NT-3组(34.95±10.15)s;NT-3+NSCs移植组(40.64±10.6)s;BDNF+NT-3+NSCs移植组(42.20±6.25)s。斜坡试验:NSCs移植组平均(20.3±8.25)s;BDNF组(14.33±2.88)s;BDNF+NSC移植组(11.17±2.48)s;NT-3组(15.26±2.98)s;NT-3+NSC移植组(12.8±3.65)s;BDNF+NT-3+NSCs移植组(12.9±5.18)s。说明各联合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功能与NSCs移植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而NSCs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功能与HIB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联合移植组损伤侧皮层、海马存活的NSCs数量(BDNF+NSC移植组9.31±0.71个,10.10±1.65个;NT-3+NSCs移植组6.18±1.83个,8.18±3.06个;BDNF+NT-3+NSCs移植组为9.58±1.61个,11.45±1.36个)与NSCs组(3.33±0.24个,4.22±0.33个)比较明显增多(P<0.05),且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明显增多,与NSCs移植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因子联合移植组与其单因子移�
王海燕朱晓峰王丽敏杨自金罗志宏刘冬炎原德新吴英杰王淑贤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干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