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警江西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的hVEGF_(121)/EGFP融合蛋白的提纯及功能鉴定
- 2009年
- 目的:用hVEGF121/EGFP真核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纯其表达的hVEGF121/EGFP融合蛋白,并体外检测其功能。方法:用课题组前期工作构建的pEGFP-N2-hVEGF121重组质粒提取质粒DNA。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pEGFP-N2-hVEGF121重组质粒DNA转染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hVEGF121/EGFP融合蛋白表达。用Amicon超滤离心管纯化融合蛋白。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染pEGFP-N2-hVEGF121重组质粒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Westen blot证实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液中存在hVEGF121/EGFP融合蛋白表达。MTT试验证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数量在hVEGF121/EGFP融合蛋白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Miles实验证实hVEGF121/EGFP融合蛋白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结论:①携带hVEGF121/EGFP融合蛋白表达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获得表达。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的hVEGF121/EGFP融合蛋白在体外具有野生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功能。
- 何力鹏王耀晟周仪华姜宇吴晓玲程晓曙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融合蛋白
- 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动态血压监测
- 2002年
- 目的 探讨 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特点。方法使用无锡市中健科仪有限公司的 CB-2 30 0型动态心电血压分析系统监测仪 ,对 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 30例健康老年对照组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日间血压每 30 min、夜间血压每 60 m in记录 1次 ,对各种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 4h、日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压负荷值等参数 ,老年高血压组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高血压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收缩压和血压负荷值有较大差异。夜间血压下降率均≥ 10 %。结论 2 4h、日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负荷值等参数是诊断高血压较重要的指标。
- 贾秋萍洪燕吴晓玲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老年人
- 新兵缺血预适应后血管反应性与高原训练损伤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新兵缺血预适应后血管反应性与高原训练损伤的相关性。【方法】48名初次进入高原的男性新兵,在平均海拔3 300 m的高原拉练8 d后返回驻地,返回驻地第3天采血查血生化及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缺血预适应干预,用血压计袖带给予右上臂5 min的加压与放气,共重复3个循环。测量缺血预适应后第1、3、5、10、15及20 min的双臂血压。20 d后再登高原,登高原3 d后采血查血生化及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增高幅度与缺血手臂缺血预适应后1 min和5 min的平均收缩压下降幅度呈负相关(r=-0.391,P=0.006),与缺血手臂缺血预适应后1 min和5 min的平均舒张压下降幅度呈负相关(r=-0.281,P=0.048),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增高幅度与缺血手臂缺血预适应后1 min和5 min的平均收缩压下降幅度呈负相关(r=-0.319,P=0.027)。【结论】上臂缺血预适应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幅度与高原训练肌肉损伤的程度负相关,提示缺血预适应后血管反应性的高低可作为一种预测高原训练损伤程度的筛查手段。
- 何力鹏彭小丹张丽王业娟吴武姿吴晓玲徐莺李闽云
-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血管反应性
- 浅谈新形势下部队医院如何做好为兵服务工作
- 2019年
-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意识形态多极化的发展,武警部队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担负的任务由以静态执勤为中心逐渐向动态处突、维稳、反恐、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复杂化任务拓展[1],部队职能任务的拓展对医院卫勤保障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军队全面停止对外有偿服务和军队医院编制体制改革的全面落实,也使得军队医院的外部发展形势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军人健康内涵从单纯诊疗向预防医疗保健一体化模式发展,对医院为兵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是军队医院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提高医院为兵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健康维护、疾病防治、应急处置、远程医学、心理服务、伴随保障”[2]六个能力的提出为医院为兵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本研究就所在医院在新形势下如何积极探索为兵服务工作,围绕“六个能力”建设谈几点体会。
- 吴晓玲王妍邹宏
- 关键词:为兵服务
- 冠心病患者CP感染与IL-6,TNF-α和CRP水平及其关系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冠心病 (CHD)患者肺炎衣原体 (CP)感染与IL 6、TNF α和CRP的变化 ,探讨CP感染与炎症的关系 ,以进一步了解感染和炎症在CHD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放射免疫法 (RIA)及免疫透射比浊法 (ITT) ,分别测定 80例CHD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CP特异性抗体IgG和炎症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C反应蛋白 (CRP)的水平 .结果 :①CHD组血清CP特异性抗体IgG阳性率及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②CHD组血清IL 6 ,TNF α和CRP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③血清CP特异性抗体IgG阳性组IL 6、TNF a和CR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 <0 .0 5 ) ;④CP感染分别与IL 6、TNF a和CRP间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结论 :CP感染与IL 6、TNF
- 洪燕郑菊英喻玲何力鹏吴晓玲贾秋萍
- 关键词:衣原体衣原体感染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冠状动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