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芳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类抗-DC自身抗体致配血不合1例被引量:2
- 2012年
- 1病例简介患者,女,89岁,汉族,无输血史,孕2产2,无新生儿溶血史。2009年因"糖尿病合并左下肢溃疡"在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连续服用SMZ 2年余。近期因头晕、恶心、四肢乏力3 d来我院就诊,临床诊断为重度贫血(原因待查)。
- 鲍聿炜黄崴吴春芳胡雷光向东
- 关键词:自身抗体交叉配血
- 肝脏疾病成分输血与相关检验指标主成分分析和预测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相关检验指标在肝脏疾病成分输血的主成分分析和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住院接受成分输血的肝脏疾病患者与非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成分输血的类型分为输注悬浮红细胞组、输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组和输注单采血小板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输血前相关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输血情况,通过t检验与方差检验比较肝脏疾病与非肝脏疾病不同成分输血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KMO检验、Bartlett球形检验和碎石检验(Scree Test)验证多因子分析的适宜性,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各指标的方差贡献进行观察,评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评估各检验指标对于不同成分输血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96例肝脏疾病患者与216例非肝脏疾病患者,肝脏疾病中57.3%患者输注血浆(55/96例),非肝脏疾病中54.2%患者接受红细胞输血(117/216例)。输注红细胞组肝病与非肝病患者Hb平均值分别为70.61 g/L和82.82 g/L;HCT平均值分别为20.80%和24.4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平均值分别为45.94 U/L和25.43 U/L;总胆红素平均值为44.38μmol/L和19.31μmol/L,这四项指标两组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输注血浆组肝病与非肝病患者Hb平均值分别为73.45 g/L和111.43 g/L;HCT平均值分别为21.70%和31.06%;ALT平均值分别为59.33 U/L和28.33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44.35 U/L和22.52 U/L;INR平均值分别为1.43和1.07;以上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输血血小板组肝病与非肝病患者PLT平均值分别为36.70×10^(9)/L和50.76×10^(9)/L;AST平均值分别为54.20 U/L和31.19 U/L;PT平均值分别为15.95 s和12.98 s;APTT平均值分别为54.42 s和29.90 s;INR平均值分别为1.36和1.11;以上五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
- 吴春芳杨森夏益兰汪月娥林勇姚玉荣楚青
- 关键词:肝脏疾病成分输血主成分分析
- 药物引起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致配血不合1例
- 2012年
- 目的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避免发生药物引起的配血不合。方法患者,女,89岁,汉族,无输血史,孕2产2,无新生儿溶血史。2009年因"糖尿病合并左下肢溃疡"在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连续服用SMZ2年余。近期因头晕、恶心、四肢乏力3d来我院就诊,临床诊断为重度贫血(Hb45g/L,原因待查)。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强的松(包括输注悬浮红细胞1U),备血。结果血型血清学检测红细胞血型:A型、RhD阳性,抗体筛查阳性;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盐水介质法主侧、次侧均无凝集溶血,凝聚胺介质法主侧、次侧均凝集,经进一步检测发现Rh表现型为DccEe,
- 鲍聿炜吴春芳胡雷光向东
- 关键词:配血不合特异性自身抗体悬浮红细胞新生儿溶血凝聚胺红细胞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