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琴
-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针吸取物石蜡切片的制作被引量:5
- 2002年
- 吴佩琴吴春霖
- 关键词:石蜡切片活检
- 肺细针吸取微小组织学与细胞学检查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3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经皮细针肺肿块吸取细胞块和微小碎片组织学 (简称微小切片 )与涂片细胞学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有组织学对比的 187例经皮细针 (7号 )肺部肿块吸取资料作微小切片组织学与涂片细胞学比较分析。结果 (1)微小切片组的诊断敏感性 88 3% ,特异性 10 0 % ,总准确率89 5 % ;涂片组分别为 87 7%、93 8%和 88 8% ;涂片结合微小切片则分别为 91 6 %、93 8%和 92 0 %。(2 )微小切片组对恶性肿瘤的组织分型准确率 93 3% (83/ 89) ,比涂片组的 6 7 9% (91/ 134 )高 (P <0 0 1)。对良性病变分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86 4% (19/ 2 2 )和 6 0 0 % (18/ 30 ) (P <0 0 5 )。 (3) 6 6 3%的病例获取微小组织切片 ,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切片的相同。结论 微小切片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诊断准确性均高 ,两者结合应用将提高诊断准确性 ,前者对组织分型、分类诊断接近术后病理诊断 。
- 吴春霖曾奕明吴佩琴吕良超黄种心吴瑞兰
- 关键词:针吸活组织检查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
- 减压和带肌蒂骨移植术治疗特发性股骨头坏死被引量:1
- 1996年
- 目的观察减压和带肌蒂骨移植术治疗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对20例24髋FicatⅡ~Ⅲ期患者,采用减压和带肌蒂髂骨块移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9~38个月,平均19个月。临床功能评价:优10髋,良10髋,差4髋。影像学评价:21髋病变无发展,3髋病变加重。结论该手术方法对FicatⅡ或Ⅲ期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病人,具有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和阻止或减缓病变发展,预防股骨头塌陷的效果。
- 李毅中黄俊晓陈献南吴佩琴
- 关键词: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移植术
- 肝细胞癌P16蛋白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探讨P16蛋白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68例肝细胞癌(HCC)中P16蛋白的表达。同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结果 HCC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2.7%,而癌旁肝组织及肝硬化组织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7%和90.0%。HCC P16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肝硬化组织(P<0.01)。P16蛋白低表达与HCC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细胞增殖指数相关(P<0.05)。结论 P16蛋白低表达有促进HCC增殖的作用,可作为HCC恶性程度的一项指标。
- 邱建龙黄种心吴佩琴李新丰
-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癌P16蛋白PCNA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d1和Id2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Id1、Id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9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d1、Id2的表达情况。结果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Id1、Id2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Id1、Id2表达强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Id1表达高分化与低分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d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成负相关(P<0.05),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正相关(P<0.05)。结论Id1、Id2的高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一个重要的分子学改变,Id2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指标。
- 杨维群吴春林蔡玉梅吴晓岚黄种心吴佩琴
- 关键词:食管肿瘤分化抑制因子ID1ID2图像分析技术
- 40例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的治疗分析
- 1997年
- 本文分析40例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的治疗结果,10例两处骨折均得到保守治疗;10例对一处骨折行内固定术,一处行保守治疗;15例对两处骨折行内固定术;4例股骨钢板内固定,胫骨行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1例截肢。35例随访12~48个月,29例均第一次治疗治愈,6例7处骨折经两次手术治愈。膝关节功能:优20例,良17例,差3例。作者认为,儿童患者宜保守治疗,成年患者应积极手术内固定,对于不适合内固定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推荐采用Ilizarov方法治疗。
- 黄俊晓李毅中吴佩琴
-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固定股骨骨折
- 上皮间质转化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记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基因及其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的表达,并分析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47例有淋巴结转移、3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和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非转移组与转移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分别为20/20(100%)、29/30(96.67%)和44/47(93.62%),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的高表达率22/47(46.8%)低于非转移组18/30(60%),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蛋白在对照组、非转移组、转移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分别为0/20(0)、11/30(36.67%)、37/47(78.72%),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和E-cadheri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377)。qRT-PCR检测显示非转移组和转移组中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基因的表达在转移组(0.43±0.23)与非转移组(0.51±0.54)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移组Vimentin表达(4.05±1.88)明显高于非转移组(2.70±1.7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E-cadherin和Vimentin与食管鳞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食管癌转移复发及评估临床预后的有效标记物。
- 吴春林刘秀华庄雪瑜吴佩琴许昭俊许海刚杨维群
- 关键词:钙黏着糖蛋白类波形蛋白淋巴转移
- 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不连被引量:3
- 1997年
- 观察Ilizarov外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16例胫骨骨不连,采用Ilizarov方法治疗。结果经3~7个月加压外固定治疗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Ilizarov外固定器能为骨断端提供牢固稳定的固定,加压能刺激骨痂形成,是治疗骨不连的较好的方法。
- 黄俊晓李毅中傅小杯吴佩琴
- 关键词:ILIZAROV外固定器胫骨骨折骨不连
- 食管鳞癌组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neu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12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ER2/neu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ISH结果示食管鳞癌组织中HER2/neu基因扩增率为4.17%(5/120),IHC示HER2蛋白过表达(+++)率为3.33%(4/120),基因扩增与蛋白表达明显相关(P〈0.01);HER2/neu基因扩增和蛋白过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HER2/neu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率均较低,其在食管鳞癌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杨维群吴春林许海刚蔡玉梅吴晓岚吴佩琴
- 关键词:食管鳞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NEU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法
- 乳腺癌组织蛋白酶D、c-erbB-2蛋白、nm2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1999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erbB-2,nm2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8例乳腺癌Cath-D、c-erbB-2、nm23的表达情况。结果Cath-D、c-erbB-2、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54.6%,48.1%。Cath-D,c-erbB-2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呈正相关(P<0.05),nm23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Cath-D。
- 邱建龙黄种心吴佩琴李子奈
-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DC-ERB-2淋巴结转移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