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瑞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差错事故与行为科学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22
- 2002年
-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 ,指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因素 :①情绪不稳定 ,注意力不集中 ;②护士缺编引起的超负荷工作 ;③外界环境因素 ;④轮班频繁 ,身体不适。护理管理者要科学地分析护理差错原因 ,注意观察不安全行为 ,增强预测能力 。
- 范传玲吕瑞华王翠
- 关键词:护理差错不安全行为
- 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的影响被引量:8
- 2004年
- 吕瑞华翟莉
- 关键词:术前心理干预全麻苏醒气管插管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96例手术配合体会
- 2004年
- 自1998年以来,我们共为63例患者于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963例,男360例,女603例;年龄25~72岁,平均44.2岁,ASA均为Ⅰ、Ⅱ级.临床诊断为胆囊结石894例.慢性胆囊炎56例,胆囊息肉13例;确诊后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30~240分钟.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3~5天.
- 吕瑞华韩梅
- 关键词:手术配合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 不同排班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效率的影响
- 2004年
- 赵逢玲吕瑞华
- 关键词:排班方法手术室护士护理管理工作手术室护理护理工作对手
- 烧伤事故中人员的心理应激状态分析及心理干预被引量:3
- 2005年
- 翟莉吕瑞华
- 关键词:烧伤心理应激状态心理干预
- 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效率的排班方法研究及应用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 通过更新排班方法 ,使千差万别的护理工作者在很短时间内达到最佳身心状态。确保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 ,提高护理质量 ,杜绝差错事故发生。方法 对本科室 38名护士 ,分A、B、C 3组 ,通过每组不同排班方法探讨 ,观察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激情和精神状态及工作的主动性。结果 实验组A与对照组B、C 2组比为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 ,两对照组比较有差异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士长的合理搭配排班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 ,是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差错事故的重要保障 ,更是提高手术室护士满意度的一种新举措。
- 赵逢玲吕瑞华
-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排班方法护理质量护理工作者护士长身心状态
- 乌拉地尔、利多卡因复合液施行颈丛阻滞后预防心血管副反应的观察
- 2003年
- 王开祥吕瑞华邓燕
- 关键词: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乌拉地尔利多卡因心血管副反应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 阿托品影响芬太尼PCIA副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验证阿托品是否可以有效抑制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芬太尼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方法选择100例妇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A组不加阿托品,B组加阿托品5 ug/ml,均加芬太尼14 ug/ml,氟哌利多50 ug/ml,溶至100 ml,观察病人术后6、12、24、48 h对PCIA的满意程度,镇痛效果和并发症。结果A、B两组病人术后镇痛,镇静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恶心呕吐并发症A组明显高于B组(P<0.02)。结论阿托品能显著抑制PCIA中恶心呕吐的发生,且防止芬太尼所致心动过缓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 邓燕王开祥吕瑞华
- 关键词:阿托品PCIA芬太尼副作用
- 乌拉地尔配伍利多卡因预防颈丛阻滞心血管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 王开祥吕瑞华翟莉邓燕赵逢玲
- 该课题选择3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颈丛阻滞均取C4一针双侧浅层和单侧深层阻滞,阻滞液为三种不同配方的混合液30ml,每侧15ml,分别于阻滞前,阻滞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记录血压和心率,并抽血...
- 关键词:
- 关键词:乌拉地尔利多卡因颈丛阻滞心血管应激反应
-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护理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手术室麻醉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期间的呼吸频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接受麻醉的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风险因素的干扰,提高麻醉质量,为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提供基础保障。
- 吕瑞华马秀芹龙霞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手术室麻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