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本修
- 作品数:14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被引量:1
- 2006年
-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现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成果。要正确理解“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尚义与求利、个人与社会、劳动与享受诸关系。
- 吕本修
-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
- 构建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被引量:13
- 2003年
- 网络化社会是人们的另类生存空间 ,网络主体的生存方式因数字化而表现出虚拟性、自主性、“非人性”等特征 ,这决定了其道德运行方式、道德评价方式、道德的功能机制等都有着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特点 ,因此有必要以网络主体道德活动方式的特点为依据 ,来寻求新的伦理原则 ,作为构建网络伦理的理性基础。根据网络主体道德活动方式的特点可知 ,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应当主要包括无害原则 ,自主原则 。
- 牟宗艳吕本修
- 关键词:网络伦理知情同意原则公正原则
- 先秦儒家孝德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范畴,是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中国人的精神标识。先秦儒家孝德思想是中国孝文化的源头,它发端于夏商,萌芽于西周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先秦儒家孝德思想内容丰富,养亲、敬亲、谏亲、安亲与丧祭等内容自成系统。这一思想系统在传统社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当代价值作出科学分析。
- 吕本修
- 关键词:先秦儒家孝德
- 网络化社会的道德问题及基本伦理规范被引量:12
- 2003年
- 网络的出现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就道德领域而言,它在带给人无限憧憬的同时,又使人面对道德主体的责任缺失、道德情感冷漠、不道德行为大量客观存在等问题,这些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使得当前提出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加强网络伦理的建设成为必要。
- 吕本修牟宗艳
- 关键词:网络化社会网络道德规范
- 王阳明“四句教”及其道德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四句教”是王阳明提出的重要思想命题,它来源于“天泉证道”。“四句教”结构中的心、意、知、物深受《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影响,不过王阳明从自己的心学立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时至今日,“四句教”思想对于我们的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 吕本修
- 关键词:四句教道德修养
- 试论市场经济与伦理学
- 2000年
- 人们的经济活动表现为经济主体有目的的理性选择 ,在目的领域 ,主要是对工具理性 (经济理性 )的追求 ,伦理学的价值在于拓宽主体的目的领域 ,从而实现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统一。市场经济本身有“失灵”的时候 ,这为伦理学充分发挥其作用留下了空间。市场经济是理性世界和非理性世界的合体 。
- 吕本修
- 关键词:市场经济伦理学社会协调机制非理性
- “三纲五常”思想探析被引量:4
- 2018年
- "三纲五常"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三纲五常"思想孕育于先秦,形成于两汉,经过董仲舒初步论述以及《白虎通义》的系统论证而最终确立。"三纲五常"思想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我们要以科学辩证的态度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当代价值。
- 吕本修
- 关键词:三纲五常《白虎通义》
- 政德失范与制度建设被引量:2
- 2002年
- 政德失范现象具有一定的的普遍性 ,近几年来 ,在我国有蔓延和泛滥之势。对于领导干部道德失范现象的治理 ,如果从道德建设过程的角度来看 ,主要有三个环节 ,立德是前提 ,它可以解决领导干部无德可依的状态 ;守德是关键 ,它不仅需要领导干部主观上的价值认同 ,而且要有遵守道德规范的良好社会环境 ;制裁是保障 ,没有制裁就很难说有抑恶扬善。
- 吕本修
- 关键词:领导干部
- 王阳明道德修养思想探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心学大师,道德修养理论是阳明心学的重要内容。从初学到成圣,王阳明经过了独特的心路历程,也形成了自己的圣人观;他的心性论构成了其道德修养思想的理论基础;省察克治、事上磨练、知行合一等构成了其道德修养思想的主要路径与方法。
- 吕本修
- 关键词:道德修养
- 王阳明实学思想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其心学体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实学。从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来源上看,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从王阳明心学体系上看,体现了本体工夫统一的实心论;从王阳明人生轨迹上看,体现了他注重实效、追求经世致用的理想。总之,王阳明心学思想贯穿着实学精神,其实学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都具有积极借鉴价值。
- 吕本修
- 关键词:实学思想实效经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