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宁
- 作品数:25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时血清CRP水平分为CRP正常组(CRP≤10mg/L)及CRP增高组(CRP>10mg/L),再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危险因子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值进行配对,共选择有效病例23对,血清CRP含量于发病48h内进行测定,并应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modifiedEdin-burgh-Scandinavianscoringscale,MESSS)分别于入院当时、1周、1,3个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CRP应用TurboxR特定蛋白分析系统以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且CRP正常组(6.99±1.90)mg/L及CRP增高组(14.79±4.68)mg/L与正常对照组(5.24±1.91)mg/L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t=2.541,P=0.019和t=7.734,P<0.001)。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RP正常组(17±8)及CRP增高组(18±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z=0.020,P=0.984),治疗1周及1个月后,CRP正常组分值分别为12±7、10±6,CRP增高组为14±7,12±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分别z=2.037,P=0.042及z=2.319,P=0.020),3个月后,CRP正常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8±5)较CRP增高组(11±7)下降程度更明显(z=2.681,
- 叶建宁邓志宽帅杰李强谷月林王桂碧
- 关键词:脑缺血C反应蛋白预后散射比浊法
- 不同强度脑电场刺激对抑郁大鼠额叶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脑电场刺激对抑郁大鼠额叶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抑郁症模型;分别在模型大鼠双侧颅骨大脑额叶区放置刺激电极(国家发明专利号ZL01103273.1)并固定,应用脑电场刺激仪给予不同强度脑电场刺激,刺激频率30Hz,刺激波形为正弦波,刺激持续时间1h。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大鼠额叶脑组织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对照组大鼠5-HT及NE明显下降(分别P<0.001),治疗对照组单胺类递质无明显变化(分别P>0.05)。低强度治疗组治疗1h后,DA、5-HT及NE含量均无明显改变(分别P>0.05),中等强度治疗组及高强度模型治疗组大鼠额叶脑组织内5-HT及NE含量出现显著增高(分别P<0.05,P<0.01)。结论:一定强度的脑电场刺激可显著提高额叶内单胺类递质的含量,对抑郁症可能提示具有治疗作用。
- 邓志宽叶建宁徐锁全
- 关键词:抑郁症单胺类
- 不同时间高原暴露人群脑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参数比较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平原人群在高原不同暴露时间脑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参数的差异。方法收集世居平原、急进高原、高原初步习服以及完全习服人群的人口学资料以及5条脑血管的TCD检查结果,比较上述人群各血管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4组人群之间TCD检查参数显著不同(P<0.01)。世居平原人急进高原后,脑血流速度急剧增加,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stent index,RI)降低,在高原短期习服后,血流速度以及PI和RI均逐渐恢复,长时间习服后多数脑血管的血流速度恢复至平原水平,部分血管血流速度低于平原值(双侧大脑中动脉和右椎动脉)。结论不同高原暴露时间对世居平原人群脑血流影响不同,高原完全习服对脑血流速度与PI、RI的影响具有不一致性。
- 卞士柱李黔宁李明唐才发叶建宁徐佰达李双菲郑双锦黄岚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血流速度
- Orexin-A对氯胺酮麻醉老年大鼠苏醒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Orexin-A对老年大鼠氯胺酮麻醉后苏醒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5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Orexin-A低剂量组、Orexin-A高剂量组各15只。以100mg/kg氯胺酮腹腔注射建立麻醉模型。麻醉10min后,治疗组侧脑室注入Orexin-A1、4nmol/10μl。对照组注入等量人工脑脊液。观察各组大鼠麻醉后翻正反射持续时间;侧脑室给药前后脑电图δ波相对比的变化;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结果氯胺酮麻醉可使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Orexin-A能明显缩短麻醉后大鼠翻正反射持续时间,减少δ波的相对比例,并能改善麻醉后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较大剂量效果显著(P<0.05)。结论Orexin-A对氯胺酮麻醉后老年大鼠具有促醒作用,且能明显改善麻醉后大鼠认知功能。
- 王东张旭叶建宁贾小兵杨天德
- 关键词:OREXIN-A氯胺酮苏醒水迷宫
- Orexin-A对氯胺酮-咪达唑仑麻醉大鼠的促醒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射orexin-A对氯胺酮-咪达唑仑麻醉大鼠的促醒作用。方法腹腔注射氯胺酮(75mg/kg)和咪达唑仑(5mg/kg)麻醉大鼠后,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orexin-A,以脑电δ波比例评价麻醉深度,以大鼠翻正反射消失(LRR)持续时间评价麻醉时间,以共济失调期评价运动功能恢复。结果同对照组相比,高剂量orexin-A治疗组(4nmol)麻醉大鼠脑电δ波比例明显降低(P<0.01),LRR持续时间和共济失调期明显缩短(P<0.01);而低剂量orexin-A治疗组(1nmo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侧脑室注射orexin-A可使麻醉深度变浅,麻醉时间缩短,并可促进麻醉后运动功能恢复,从而发挥了对麻醉的促醒作用。
- 张旭王东杨天德叶建宁
- 关键词:咪达唑仑苏醒
- Orexin-A对氯胺酮麻醉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及基底前脑ChAT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观察orexin-A对氯胺酮麻醉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及基底前脑ChAT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orexin-A低剂量组、orexin-A高剂量组,各10只。以100 mg/kg氯胺酮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模型。麻醉10 min后,治疗组侧脑室注入orexin-A 1、4nmol/10μL。对照组注入等量人工脑脊液。以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麻醉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基底前脑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的表达变化。结果(1)氯胺酮麻醉后老年大鼠Morris水迷宫成绩明显下降,orexin-A可提高水迷宫各观察指标成绩,以4nmol剂量效果显著(P<0.05,P<0.01)。(2)氯胺酮麻醉后,基底前脑ChAT表达降低,4nmol orexin-A能部分逆转其变化(P<0.05)。结论一定剂量orexin-A可明显改善氯胺酮麻醉后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此效应可能与其逆转麻醉后大鼠基底前脑ChAT的低表达密切相关。
- 王东张旭杨天德叶建宁
- 关键词:氯胺酮学习记忆基底前脑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 去甲肾上腺素对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A)对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阐明NA促进高原脑水肿形成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胶质细胞培养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LNA组、MNA组及HNA组,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0μM、5μM、10μM、30μM NA(Sigma公司,美国),在常氧培养条件下(5%CO2、95%O2)培养2h(提取总RNA)或20h(提取总蛋白质)。应用SYBR(Green Quantitative RT-PCR试剂盒(Sigma公司,美国)在RG-3000仪上进行VEGF-mRNA荧光定量RT-PCR检测;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NA组、MNA组及HNA组星形胶质细胞VEGF-mRNA的表达持续显著增高(分别P<0.01,P<0.01,P<0.001),与NA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LNA组星形胶质细胞VEGF表达有一定程度升高,但无差别显著性(P>0.05),而MNA组及HNA组星形胶质细胞VEGF的表达量显著增高(分别P<0.01,P<0.001),与NA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NA可从分子水平诱导星形胶质细胞表达VEGF,呈剂量依赖关系。
- 邓志宽钱桂生黄桂君赵士福叶建宁
-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改良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昏迷模型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 制作一种较理想的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昏迷模型。方法通过用单纯四血管阻塞法和改良后的四血管阻塞法分别+直径0.45、0.60、0.70mm注射器针头的“针控线拴法”(由我室人员周振华建立)对各组在昏迷时间和病死率之间进行比较,以便寻找一种较理想的缺血性昏迷模型。结果改良后的四血管阻塞法+0.60mm针头“针控线拴法”能够明显延长昏迷时间可达到6.8h,并且动物不至于死亡,跟其他组别在昏迷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后的四血管阻塞法+直径0.60mm针头“针控线拴法”适合做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昏迷模型。
- 贾小兵叶建宁李露斯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昏迷
- 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关系被引量:42
- 2003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含量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关系,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共98例,男53例,女45例,年龄42~79岁,平均56.7岁,其中脑梗死49例,脑出血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病程3~40h。应用TurboxR特定蛋白分析系统(芬兰)以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并采用十七项版本的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分别于入院后2,3,4周进行评定。并按照患者评分情况分入无抑郁症组(3次评分均≤17分)、轻度抑郁症组(任何一次24>评分>17分)、重度抑郁症组(任何一次评分≥24分者)。并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结果: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HAMD评分均在17分以下,其血清CRP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脑卒中组急性期抑郁障碍发病率为51%(50/98),但无抑郁症组患者其HAMD评分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t=2.055,P=0.043)。脑卒中各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明显增高,无抑郁症组(6.51±3.44)mg/L、轻抑郁症组(14.66±4.14)mg/L及重抑郁症组(19.35±4.52)mg/L与正常对照组(6.51±3.44)mg/L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分别t=3.025,P=0.026;t=11.260,P=0.000;t=16.432,P=0.000)。随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增加,HAMD评分逐渐增高,血清CRP含量增高程度更明显,轻抑郁症组及重抑郁症组与无抑郁症组?
- 叶建宁邓志宽帅杰李强王桂碧谷月林
- 关键词:脑卒中血清C反应蛋白抑郁症脑出血
-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影响(英文)
- 2004年
- 背景:机体炎性反应与抑郁性神经症的发病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机体炎症的早期反应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变化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商品名黛力新,丹麦H.Lundbeck公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是否有影响?目的:探讨血清CRP含量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半随机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资料收集地点为新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确诊为抑郁性神经症的患者89例,男34例,女55例,年龄19~65岁,平均45.2岁,病程6月~1年。对照组50例为同期正常健康志愿者。干预:患者在确诊后,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每天早晨、中午各1片。应用TurboxR特定蛋白分析系统(芬兰)以散射比浊法测定治疗前空腹血清CRP水平;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2月进行评定。主要观察指标:血清CRP水平;HAMD评分。结果:抑郁性神经症组CRP异常率为36%(32/89),其平均血清CRP水平犤(10.32±6.38)mg/L犦高于对照组犤(6.24±1.74)mg/L犦(t=5.121,P=0.000),其中CRP正常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CRP增高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18.275,P=0.000)。对照组HAMD评分均在17分以下。黛力新治疗前,CRP正常组与CRP增高组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
- 叶建宁邓志宽帅杰李强
- 关键词:血清C反应蛋白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抑郁性神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