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卫 作品数:68 被引量:345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白花蛇舌草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预测白花蛇舌草治疗肝癌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取白花蛇舌草的活性成分,采用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及软件筛选治疗肝癌的作用靶标并进行相关分析及基因本体论(GO)分类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15个,作用于73个靶标,主要通过神经降压素(NTS)、叉头状转录因子O亚家族蛋白(FoxO)、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BCL、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PK)1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肝癌的作用。【结论】应用网络药理学可预测白花蛇舌草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为其活性成分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覃玉冰 林炜基 曾广必 孙伟鹏 张璐 叶小卫关键词:白花蛇舌草 肝癌 网络药理学 神经降压素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特点观察 目的:通过对血液流变学特点的观察,了解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血液流变学的特点,意在更好的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更贴切的中医分型,并为肝癌的下一步治疗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以及对肝癌的发展及预后给予初步的评价.
方法... 何捷 武哲丽 叶小卫 张广唱 李杰斌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中医证型 血液流变学 文献传递 肝癌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生化病理指标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肝癌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标志物、临床病理参数、肝功能Child分级、靛青吲哚绿清除试验(ICGR15)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5例肝癌患者治疗情况,辨证分为肝郁脾虚型、气血瘀滞型、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检测各证型血液甲胎蛋白(AFP)、α-L岩藻汤糖(AFU)、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乙肝病毒感染(HBV)、肝功能Child分级、ICGR15、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肝肾阴虚型患者肿瘤大小、数目、包膜、肝外转移和脾亢明显较肝郁脾虚严重(P<0.05),气血瘀滞型、湿热蕴结型门静脉高压和脾亢发生率则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4种辨证分型中肝功能Child分级和ICGR15变化最为明显,随辨证分型演进而变差,肝郁脾虚型肝脏储备功能较好,肝肾阴虚型最差。而ICGR15其他3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温热蕴结型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3型(P<0.05)。AFP、AFU、TSGF等肿瘤标志物在各种辨证分型中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肝癌的中医辨证分型与AFP、AFU、TSGF等肿瘤标志物关系不大,与肝功能Child分级、ICGR15密切相关,与肿瘤大小、数目、脾亢有关,而且随着病程演进而变化。 苏小康 周伟生 叶小卫 孙锋 林谋清 陈育忠 池建安 郑泽棠关键词:肝癌 辨证分型 中西医结合 辨证规范化 鼻咽睾丸核蛋白癌1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1 2019年 对1例鼻咽睾丸核蛋白(nuclear protein of the testis,NUT)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NUT癌镜下见条索状或巢片状生长的肿瘤细胞,其间见纤维黏液样间质,肿瘤细胞质呈淡嗜伊红色,细胞核增大,核形不规则,核染色质粗,部分细胞可见核仁,偶见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NUT阳性,AE1/AE3,Syn,CgA,CD56有不同程度的表达,S-100,P63,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均阴性。NUT癌是高度侵袭性肿瘤,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NUT抗体是其重要的诊断依据。 康婷芳 赵京 叶小卫关键词:鼻腔 免疫组织化学 加味双柏散局部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加昧双柏散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将60例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双柏散外敷+安慰剂胶囊,对照组予安慰剂外敷局部... 李丹青 孙玲玲 林洁衡 叶小卫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癌性疼痛 血液流变学 肿瘤科临床见习带教中融入临终关怀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2 2018年 具备临终关怀意识是作为肿瘤科医生最基本的人文素质要求之一。对于初涉临床的肿瘤科见习生而言,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引导帮助肿瘤患者渡过生死难关,是肿瘤科入门的关键一步。分析肿瘤科临床见习带教中融入临终关怀教育的必要性,进而探讨了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具体措施:肿瘤科临床带教老师应提升主体关怀技能,提倡临床化教学方式,利用现代网络平台。 卢冬彦 叶小卫关键词:肿瘤科 临床见习 阿帕替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分析比较阿帕替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和单独应用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建库年至2018年11月间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中关于比较阿帕替尼联合TACE与单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临床疗效及预后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报道。应用Review Manager(Version 5.3)软件,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报道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项研究(8项随机对照试验及2项队列研究),共包括原发性肝癌病人716例。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ORORR=4.23,95%CI:2.19~8.18,P<0.01;ORDCR=5.38,95%CI:3.17~9.13,P<0.01)显著优越于单纯TACE治疗;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癌的6个月总体生存率、1年总体生存率、2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优越于单独TACE治疗(OR6 m=2.88,95%CI:1.77~4.69,P<0.01;OR1 Y=2.25,95%CI:1.32~3.84,P<0.01;OR2 Y=3.10,95%CI:1.31~7.34,P=0.01);联合治疗组可以显著降低病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 9)水平,且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VEGF=-87.32,95%CI:-109.32^-65.33,P<0.01;MDMMP 9=-536.68,95%CI:-622.79^-450.57,P<0.01)。TACE联合阿帕替尼主要增加的并发症包括手足综合征、腹泻、高血压、蛋白尿、皮疹及瘙痒等,而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及骨髓抑制与单纯TACE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不良反应均可通过对症处理有效控制。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优于单独TACE疗法,可提高肝癌病人临床疗效及病人近期生存率。 王俊镔 张晶 卢冬彦 覃玉冰 叶小卫关键词:肝肿瘤 肝动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META分析 肝癌患者淀粉酶糖链异常、证型差异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的血清淀粉酶糖链变化、中医证型差异及与自由基的相关性。方法:凝集素亲和沉淀法检测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肝炎患者血清淀粉酶的多种凝集素结合率;同时检测血清丙二醛(m alind ialdehyde,MDA)、血清淀粉酶活性,分析淀粉酶的各凝集素结合率与自由基的相关性,分析以上指标在不同证型肝癌患者间的差异。结果: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的ConA、PSA、PNA、LCA结合率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组;肝硬化组淀粉酶的ConA、PSA、PNA、LCA的结合率亦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组,肝癌肝郁脾虚患者血清淀粉酶的PSA、LCA的结合率明显高于肝癌肝肾阴虚患者,肝癌肝郁脾虚患者血清淀粉酶的ConA结合率明显高于肝癌气滞血瘀患者;血清淀粉酶的PSA、PNA、LCA结合率与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分子中核心岩藻糖基化的高甘露糖型、杂合型糖链增多,其糖链末端唾液酸基、岩藻糖基减少,致D-半乳糖的暴露增多,此外,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糖链末端D-半乳糖基亦减少,致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暴露增多,肝硬化患者血清淀粉酶糖链亦有以上变化,这可能与自由基损害糖链有关。肝癌肝郁脾虚患者血清淀粉酶分子中核心岩藻糖基化的高甘露糖型、杂合型糖链增多,其糖链末端的D-半乳糖基减少,致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暴露增多;而肝癌气滞血瘀和肝癌肝肾阴虚患者血清淀粉酶糖链无此变化,表明肝郁脾虚在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异常糖链的形成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刘晓秋 朱海龙 叶小卫 唐惠琼关键词:肝肿瘤 淀粉酶类 中医药改善肝动脉栓塞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分析和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中药复方改善肝动脉栓塞综合征的用药规律,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其初步作用机制并运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方法 以“中医”“中药”“TACE术后”“肝动脉栓塞术后”“化疗栓塞综合征”为主题词,检索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出其中的中药复方,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版本对复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并对通过聚类分析挖掘出的中药组合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运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 共检索筛选出目标文献105篇,药物功效以补虚类、清热类为主,中药四气分布主要在寒、温、平性,五味以苦、甘居多;归经以脾、肺、肝为主。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并筛选出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为山奈酚、槲皮素、β-谷甾醇、黄芩素,主要通过AKT1、IL6、TNF、IL1B靶点作用于IL-17、肿瘤坏死因子、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关键活性成分靶点结合活性良好。结论 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综合征的复方药物以扶正补脾为主要功效,用药及配伍以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补气养阴,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改善肝动脉栓塞综合征的作用。 万子璇 李娜 卢冬彦 叶小卫关键词:中医药 用药规律 参桃软肝丸合并喜树碱对大肝癌的保肝抑瘤作用 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评价以羟基喜树碱行肝动脉灌注栓塞术结合参桃软肝丸加减方(主要由人参、桃仁、茵陈、白花蛇舌草、半 枝莲、丹参、茯苓、冬虫夏草等中药组成)治疗大肝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5例患者按简单随 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予羟基喜树碱(HCPT)局部介入,配合参桃软肝丸随症加减。对照组33例,予 常用的化学药物丝裂霉素(MMC)、卡铂(CBP)、吡柔比星(THP)肝动脉插管灌注。两组按需均可用栓塞剂LP/GS(碘化 油/明胶海绵)。每4周介入1次,共介入2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疗效(瘤体变化、症状计分、卡氏评分、甲 胎蛋白下降水平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说明两组的疗效相当;而治疗组介入治疗后的肝功能损害较轻(与对照 组比较,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326 d,平均存活407 d;对照组中位生存期262 d,平均存活291 d。半年、一年及 两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80.95%、38.80%、15.46%,对照组分别为64.29%、25.00%、8.33%,治疗组的生存率较对照 组同一时点的生存率高(P<0.05),提示治疗组的远期疗效较对照组好,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结论]该方法可提高大 肝癌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林丽珠 周岱翰 王一帆 王芳军 蓝韶清 叶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