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寅寅
-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目前腹膜透析已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退出腹膜透析最重要的原因,因此研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腹膜纤维化发病机制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异常表达,细胞外基质异常聚集,腹膜透析液的高糖毒性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等多个途径,对其有效防治能改善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腹膜透析效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叶寅寅赵洪静徐海红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
- 急性肾损伤患者肾成纤维细胞激活及相关性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肾脏成纤维细胞在急性肾损伤时激活的特点以及相关性因素,为急性肾损伤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肾功能及尿量水平将患者分成AKI 1~2期组和AKI 3期组。将患者肾组织切片进行PAS、S100A4免疫组化染色评估肾小管损伤程度以及成纤维细胞激活情况,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住院日期及血肌酐、电解质、肝功能、血糖、尿酸、血红蛋白、成纤维细胞激活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急性肾损伤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以及管型形成,尤其以AKI 3期明显;2组患者峰值肌酐、穿刺时肌酐有明显差异(P<0.001),组间尿酸亦存在差异(P=0.031),AKI 1~2期患者间质内S100A4阳性细胞数表达明显高于AKI 3期患者。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S100A4阳性细胞数与尿酸(r=-0.471,P=0.042)、峰值肌酐(r=-0.623,P=0.004)及穿刺时肌酐(r=-0.472,P=0.041)均呈负相关。结论急性肾损伤时伴随着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其激活有利于患者肾功能短期恢复。
- 叶寅寅郭蕊杨晓明杨沿浪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成纤维细胞肌酐
-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水平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2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水平分为低胆碱酯酶组(n=61)和高胆碱酯酶组(n=65),对两组入院时临床信息[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胆碱酯酶组LDL-C异常及高TC、三酰甘油、24 h尿蛋白定量比例均高于低胆碱酯酶组,高血清白蛋白比例低于低胆碱酯酶组(P <0. 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三酰甘油(OR=3. 019,95%CI 1. 296~7. 033)、24 h尿蛋白定量(OR=3. 136,95%CI1. 387~7. 088)、血清白蛋白(OR=0. 355,95%CI 0. 153~0. 823)、LDL-C(OR=2. 020,95%CI 0. 883~4. 620)及TC(OR=2. 226,95%CI 0. 974~5. 086)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三酰甘油、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LDL-C及TC可影响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
- 叶寅寅张金玉赵洪静杨沿浪汪裕伟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血清胆碱酯酶影响因素
- 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镁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回顾性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未透析患者血清镁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研究需要随机选取我院肾脏内科212例未行透析的ESRD患者,测定其血清镁、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等,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Devereux公式计算LVMI并根据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LVH组151例和非左心室肥厚(N-LVH)组61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LVH组在磷、钙磷乘积及收缩压、舒张压、LVMI上均高于N-LVH组(P<0.05),而LVH组血红蛋白、血镁低于N-LVH组(P<0.05);LVMI与钙(r=0.171)、磷(r=0.177)、钙磷乘积(r=0.232)、舒张压(r=0.598)和收缩压(r=0.596)均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镁(r=−0.805)、血红蛋白(r=−0.314)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镁及血红蛋白是影响LVMI升高的重要因素。结论:ESRD未透析患者血清镁与LVMI密切相关。
- 张金玉杨沿浪叶寅寅周茹杨慧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肥厚
-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测定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测定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为腹膜炎的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将患者分成低浓度组(<15μg/mL)和高浓度组(≥15μg/mL),分析2组患者性别、发病特征、年龄、透析龄、各项常规生化检测指标,以及尿量、腹膜透析退出率、体质指数、住院日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因素。结果:近3年共发生106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平均腹膜炎发生率为0.19次/风险年。透出液致病菌培养阳性共72例次(67.92%),其中革兰阳性菌39株(54.17%),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且均对万古霉素敏感。万古霉素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间体质指数、尿量、住院日存在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密度脂蛋白(OR=2.240,P=0.038)、体质指数(OR=1.981,P<0.001)、尿量(OR=13.749,P=0.010)是影响万古霉素浓度的主要因素。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测定为腹膜炎治疗提供更加合理的用药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叶寅寅周茹宋霞杨沿浪汪裕伟
- 关键词:万古霉素腹膜透析腹膜炎
-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皖南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试验组接受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入组时及干预6个月时衰弱、透析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衰弱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素降低率、尿素清除指数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细胞比容高于干预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衰弱症状,改善透析相关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 杨媛媛李小燕叶春慧叶寅寅
-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血液透析衰弱生活质量
- 补体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组影响中小血管的、严重危及生命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AV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最初人们并不认为补体系统与AAV的发展有关。然而,动物及临床研究表明补体系统的激活,特别是旁路途径,对AAV的发展至关重要,补体激活产物C5a具有核心作用。本文主要对补体系统在AAV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金玉曹玉涵叶寅寅汪裕伟杨沿浪杨慧
-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管炎补体
- 糖尿病肾病4~5期未透析患者矿物质与骨代谢情况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4~5期未透析患者矿物质与骨代谢的血清生化指标差异。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肾内科慢性肾脏病4~5期未透析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原发病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组39例,非糖尿病肾病组40例,并收集同期院内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清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及血红蛋白(HGB)等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年龄、男女比例、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肾病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两肾病组血清i PTH、磷、ALP升高,钙、ALB、HG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肾病组之间比较,糖尿病肾病组血清i PTH、ALB、HGB均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而血清钙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更易并发低转运性骨病,尤其是无动力性骨病,临床工作中应早期监测糖尿病肾病矿物质与骨代谢水平。
- 吴育慧张道友汪裕伟杨沿浪叶寅寅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甲状旁腺激素
- 腹膜透析患者骨密度测定与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骨密度现状,分析其骨密度影响因素,为骨质疏松早期诊断和预防骨折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完整收集我院肾内科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资料共85例,超声骨密度仪测定跟骨骨密度,同时采集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结果:77.6%患者骨量异常,22.4%患者骨量正常。骨量异常患者的甲状旁腺素、肌酐和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骨量正常患者,但骨量异常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低于骨量正常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酐的对数(OR=8.88,P=0.029)、钙磷乘积(OR=7.81,P=0.039)是腹膜透析患者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膜透析患者骨量异常患病率高,早期发现骨量异常并给予综合性治疗,减少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 叶寅寅张道友汪裕伟
- 关键词:腹膜透析骨密度骨质疏松
- 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8例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对象,分为感染组(发生肺部感染)以及非感染组(未发生肺部感染)。观察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痰液病原菌检出情况,并分析影响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08例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58例,发生率为27.88%。其中,原发疾病以肾小球疾病居多(占65.52%,38/58),肺部感染诱因以急/慢性心衰为主(占50.00%,29/58,)。感染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58例痰液标本中共培养分离出26株病原菌,检出率为44.83%。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占53.85%),革兰阳性菌4株(占15.38%),真菌8株(占30.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衰、低蛋白血症、贫血均是早期肾衰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多见,临床应重视该类患者的痰培养结果,并根据病原菌检出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的发生与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衰、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应给予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 叶寅寅赵洪静张金玉金月汪裕伟杨沿浪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肺部感染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