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英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5H指数:8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224-5p靶向Pannexin-1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多西他赛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探讨miR-224-5p靶向Pannexin-1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多西他赛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设立前列腺癌DU145细胞组、miR-NC组、miR-224-5p inhibitor组、多西他赛组、miR-224-5p inhibitor+多西他赛组。培养72 h后,MTT方法与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侵袭能力,RT-PCR法及蛋白印迹法测定细胞miR-224-5p、Pannexin-1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转染成功。miR-224-5p inhibitor与多西他赛均能够明显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多西他赛联合miR-224-5p inhibitor能够更加明显地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荧光素酶实验显示Pannexin-1为miR-224-5p的下游靶基因,转染miR-224-5抑制剂能够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Pannexin-1的蛋白表达。结论 miR-224-5p低表达通过靶向Pannexin-1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进而增强了DU145细胞对多西他赛的敏感性。
- 秦策王洋吴媛媛张冬史英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肿瘤异常蛋白和癌胚抗原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肿瘤异常蛋白(TAP)、癌胚抗原(CEA)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以分析其对患者化疗疗效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恶性组,同期选取良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良性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取手指末梢血测定TAP、CEA水平,恶性组在化疗治疗后再行TAP、CEA检测。比较三组TAP、CEA水平,比较恶性组化疗前后TAP、CEA水平。结果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TAP和CEA水平分别为(175.36±20.34)μm^2、(85.64±11.24)μm^2、(80.42±10.24)μm^2和(37.45±4.55)ng/ml、(3.45±0.56)ng/ml、(1.26±0.34)ng/ml,TAP和CEA阳性率分别90.00%、15.00%、8.00%和94.00%、10.00%、0.00%,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后,恶性组完全缓解(CR)20例(20.00%)、部分缓解(PR)66例(66.00%)、稳定(SD)10例(10.00%)、进展(PD)4例(4.00%);在TAP、CEA水平方面,CR和PR患者化疗后[(134.25±15.36)μm^2、(10.34±2.42)ng/ml和(150.21±18.77)μm^2、(16.75±3.02)ng/ml]较化疗前[(172.36±26.34)μm^2、(38.21±7.82)ng/ml和(177.52±28.42)μm^2、(39.12±7.92)ng/ml]显著下降,下降值分别为(38.45±4.74)μm^2、(28.12±3.66)ng/ml和(27.01±4.03)μm^2、(23.14±3.24)ng/ml(P<0.001),PD患者化疗后[(214.36±30.45)μm^2、(45.64±8.12)ng/ml]较化疗前[(168.75±26.94)μm^2、(36.75±7.88)ng/ml]明显上升,上升值为(46.75±5.89)μm^2、(9.78±1.89)ng/ml(P<0.001),SD患者化疗后[(166.37±24.57)μm^2、(35.26±7.34)ng/ml]较化疗前[(170.24±26.75)μm^2、(37.04±7.73)ng/ml]下降,下降值为(4.06±0.57)μm^2、(2.04±0.35)ng/m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CEA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水平升高,可作为筛查恶性肿瘤及评估其化疗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郑爽金毅史英
- 关键词:癌胚抗原恶性肿瘤化疗疗效
- 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监测对脑膜转移瘤治疗的指导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监测对脑膜转移瘤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我院肿瘤内科2011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3例确诊为脑膜转移实体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以其中16例脑脊液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三个治疗组:单一组,鞘内注射MTX(甲氨喋呤);联合组1,联合应用可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联合组2,联合全身治疗包括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比三个治疗组鞘注MTX累积剂量为30 mg、60 mg、90 mg、120 mg时检测具有代表性肿瘤标志物(1种)的下降率,并联合增强MRI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判定三组治疗的近期疗效。结果:随着鞘注MTX的剂量增加,其肿瘤标志物下降率明显增加。60 mg时表现最为明显,90~120 mg达高峰进入平台期;肿瘤标志物下降率在不同治疗组显示,单一组与联合组1比较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2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与治疗有着密切关系,鞘注MTX的剂量增加,其下降率明显增加。MTX累积剂量90~120 mg为合适剂量;联合全身治疗包括靶向治疗、联合化疗,肿瘤标志物下降率增加,更具有良好的疗效,脑脊液肿瘤标志物下降率的变化监测更能可靠评价出治疗的效果。
- 李永生秦策赵谨李际君张菁华高敬华王洋史英田文吴媛媛柳志宝
- 关键词:脑脊液肿瘤标记物甲氨蝶呤
- miR-374b-5p靶向调控UHMK1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miR-374b-5p调控UHMK1表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作用。[方法]萤光霉素报告检测miR-374b-5p对UHMK1的调控作用,将miR-NC、miR-374b-5p inhibitor和miR-374b-5p mimic转染到前列腺癌PC-3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改良的Matrigel Boyden室测定对细胞的侵袭性实施检测,划痕实验对细胞的具体迁移力实施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qPCR检测miR-374b-5p和UHMK1 mRNA表达,Western Bloting检测UHMK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374b-5p inhibitor组细胞存活率、迁移率、侵袭数、miR-374b-5p表达水平、UHMK1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miR-374b-5p mimic组细胞存活率、迁移率、侵袭数、miR-374b-5p表达水平、UHMK1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miR-374b-5p inhibitor组比较,miR-374b-5p mimic组细胞存活率、迁移率、侵袭数、miR-374b-5p和UHM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miR-374b-5p可通过上调UHMK1表达来促进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抑制细胞的凋亡。
- 秦策王洋吴媛媛张冬史英
- 关键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 奥氮平联合醋酸甲地孕酮治疗晚期癌症性厌食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醋酸甲地孕酮治疗晚期癌症性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85例癌性厌食患者随机分至治疗组(奥氮平联合醋酸甲地孕酮组+营养支持)和对照组(醋酸甲地孕酮组+营养支持)及单纯营养支持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食欲、体重、卡氏评分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并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食欲、卡氏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2.8%、69.0%,对照组分别为65.5%、34.4%,空白组分别为40.7%、33.3%,治疗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治疗组在体重、血清白蛋白、免疫功能改善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联合醋酸甲地孕酮能有效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厌食症状,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有效辅助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小。
- 赵瑾李兴德何文志高敬华李永生李际君史英柳志宝
- 关键词:奥氮平醋酸甲地孕酮
- 雄激素去势治疗联合多西他赛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hk2、miR-221及NF-κB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雄激素去势治疗联合多西他赛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人激肽释放酶(hk2)、微核糖核酸-221(miR-221)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雄激素去势治疗,实验组采用雄激素去势治疗联合多西他赛,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抗原(PSA),hk2、miR-221及NF-κB水平,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SA、hk2、miR-221及NF-κB水平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实验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机体状况及生活状况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家庭状况、情感状况、与医师关系及前列腺癌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机体状况及生活状况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家庭状况、情感状况、与医师关系及前列腺癌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1年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年生存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雄激素去势治疗联合多西他赛能够降低血清hk2、miR-221、NF-κB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情况。
- 秦策王洋吴媛媛张冬史英刘欣
- 关键词:晚期前列腺癌多西他赛
- 奥氮平预防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中、高致吐性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80例应用中、高致吐性化疗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IG)和对照组(CG),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止吐,干预组在常规止吐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5mg,每晚口服。以上给药方案的时间与化疗时间一致。比较两组控制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差别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急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7.5%(7/40)和22.5%(9/40,P>0.05);迟发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25.0%(10/40)和65%(26/40,P<0.05)。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32.5%和25.0%)、头晕(17.5%和16.7%)、水肿(12.5%和15.0%)、便秘(30.0%和3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奥氮平对延迟性恶心、呕吐的缓解率更优,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赵瑾李兴德高敬华李永生李际君史英柳志宝
- 关键词:奥氮平化疗恶心呕吐
- 肿瘤异常蛋白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表达及化疗疗效评价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 分析肿瘤异常蛋白(TAP)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检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TAP对于化疗疗效变化的指导意义.方法 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例1 10例纳入恶性组,同期消化道良性病变患者1 10例纳入良性组,同期健康人群1 10例纳入对照组,均取手指末梢血测定TAP水平,恶性肿瘤组患者行化疗治疗后再行TAP检测.结果 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TAP值分别为(176.3±28.8)、(85.6±28.3)、(80.2±26.6)μm2,阳性率分别为87.3%、19.1%、10.9%,3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256,x2=194.801,P均<0.01).CR和PR患者治疗后TAP值分别为(133.2±24.3)、(148.6±25.8)μm2,较治疗前(170.3±25.2)、(174.2±27.3) μm2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6.690,3.681,P均<0.01);PD患者治疗后(216.3±27.3)μm2较治疗前(157.1±23.8) μm2上升(t=6.385,P<0.01).结论 TAP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水平升高,可作为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恶性肿瘤的预后及疗效评价的辅助检测指标.
- 史英柳志宝高敬华李际君刘纪红
-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疗效
- 奥氮平在肿瘤病人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 赵瑾高敬华李永生何文志史英李兴德高雅丽柳志宝李际君
- 该研究利用奥氮平对5-HT受体、多巴胺受体、组胺受体高亲和性,同时具有镇静、抗焦虑及增强食欲作用。通过在常用的肿瘤治疗手段基础上加用奥氮平联合治疗,探讨奥氮平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尤其是对延迟性恶心、呕吐的疗效,以及对癌...
- 关键词:
- 关键词:肿瘤治疗奥氮平
- PD-1/PD-L1免疫治疗联合AP方案对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免疫治疗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8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差别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对照组采用A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联合组采用PD-1/PD-L1(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联合AP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炎性细胞因子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药物不良反应,统计患者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时间。结果治疗后,联合组DC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对照组CD3^(+)、CD4^(+)、CD4^(+)/CD8^(+)低于治疗前,CD8^(+)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组IgA、IgG、IgM高于治疗前,对照组IgA、IgG、IgM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CRP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更低(P<0.05)。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OS、中位PFS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较好,可保护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 史英苗恩萍王倩
- 关键词:肺腺癌培美曲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