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英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热毒宁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 2009年
- 在儿科输液室,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非常普遍,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制和应用,2008年9月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夫西地酸钠与热毒宁之间存在配伍禁忌。配药前我们查阅了药物说明书,无说明上述2种药物有配伍禁忌。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上述2种药物配伍时出现白色混浊并有絮状物,因此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以指导正确使用2种药物来达到它们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史英费秋霞
- 关键词:夫西地酸钠配伍禁忌注射用药物联合应用儿科输液室药物说明书
- 婴幼儿头皮针穿刺成功的探讨
- 2006年
-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服务意思的增强,再加上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加,社会对婴幼儿头皮穿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儿科输液门诊的护士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使命。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穿刺成功有效的方法,愿和大家一起探讨。
- 史英马秀芳
- 关键词:穿刺成功婴幼儿独生子女头皮穿刺儿科输液
- 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质量、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质量、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研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症状改善情况及睡眠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后,观察组皮肤损伤、呕吐、针头脱落、体温异常等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黄疸消失时间、第一次胎便排出时间及首次排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胆红素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可显著提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改善症状和睡眠质量。
- 张艳史英裴静
- 关键词:风险管理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质量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 婴儿麻疹46例临床特点
- 2006年
- 近年来婴儿麻疹鲜有报道,既往认为8个月内婴儿麻疹极少发病.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全年收治1岁以下婴儿麻疹46例.其中8个月龄内婴儿30例,现将其临床特征报道如下。
- 王贵菊史英许洁
- 关键词:婴儿麻疹
- 儿科门诊护患易发生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被引量:3
- 2006年
- 史英王贵菊
- 关键词:护患关系儿科门诊纠纷儿科输液室法律意识
- 亲情化干预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研究亲情化干预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亲情化干预联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就诊时间、退热时间、上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急诊护理质量和急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就诊时间、退热时间、上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焦虑量表(S-AI)、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家属S-AI、T-AI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均P<0.05);观察组急诊护理质量、急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亲情化干预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可促进急诊科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儿症状改善,缓解患儿家属焦虑情绪,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患儿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且家属护理满意度高。
- 史英商显敏张艳
-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 站位促通训练结合引导式教育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站位促通训练结合引导式教育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9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组(引导式教育),B组(站位促通训练结合引导式教育)及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三组患儿干预后运功功能、下肢三关节活动度以及智力发育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A组患儿运动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B组患儿运动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下肢三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B组患儿下肢三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Gesel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B组患儿Gesel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站位促通训练结合引导式教育可有效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改善患儿的下肢三关节活动度,促进患儿的智力发育和恢复,有利于疾病早期康复和功能改善,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 黄雁商显敏史英
- 关键词:引导式教育痉挛型脑性瘫痪
- 小儿常见意外伤害118例门诊急救与预防
- 2009年
- 史英朱静华
- 关键词:门诊急救小儿
- 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外渗的处理被引量:1
- 2009年
- 2006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共对100例发生葡萄糖酸钙外渗的患儿进行了治疗及处理,现报告如下。
- 马秀芳史英
- 关键词:葡萄糖酸钙静脉输注外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