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岩林
- 作品数:2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论素质教育中英语教学的目标
- 2008年
- 在高等教育中使用新的教学理论,对保障整体的教学质量没有内在的阻碍,创造一种新的教育文化,有助于教育质量迅速提高,也就是说,不管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被看作可以通过更好的设计计划解决问题。
- 韩小卫史岩林马爽欣
- 关键词:英语教学素质教育语言学习者教学方法
- 想象外部空间--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访谈录被引量:1
- 2013年
- 切瓦斯科:如果要明确一下您的工作主线的话,那一定是辩证法这个词。您的工作继续了20世纪辩证法的第一次伟大复兴——法兰克福学派的工程,接受了在深度碎片化的时代进行思考的挑战。但也许首先应该谈谈您的自我形成和您的工作受到的主要学术影响。
-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玛莉亚-艾丽莎.切瓦斯科史岩林
- 关键词:访谈录杰姆逊法兰克福学派伟大复兴
- 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与全球化——美国格罗斯伯格教授访谈被引量:8
- 2011年
-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1947—)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传媒研究学者,他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1968年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哲学与历史学位后,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师从理查德.霍加特和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之后又回到美国在伊利诺伊大学跟随詹姆斯.凯瑞教授(James W.Carey)攻读传媒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4年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艺术与传媒学院任传媒研究教授,现为传媒研究杰出教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在国际文化研究界影响颇深,从1990年开始就负责主编文化研究界的知名学术刊物《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及另一份学术刊物《公众文化》(Public Culture)。他也参与编辑过众多文化研究方面书籍,如《文化研究导论》等书已经成为文化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格罗斯伯格把文化研究带到了美国,又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把美国文化研究带到了世界。(笔者于2010年3月24日前往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采访了格罗斯伯格教授。在准备采访问题期间,受到了北外汪民安教授的细心指导,格罗斯伯格教授的博士生也是我的好友的玛塔的热情帮助,杜克大学文学系蒋洪生博士的宝贵建议,在这里表达我们对他们最衷心的谢意。
- 史岩林张东芹
- 关键词:文化研究跨学科性格罗斯其他学科
- 论后现代小说与媒介书写
- 2020年
- 媒介时代带来了文学书写的视觉化转向,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文学与媒介之间的多重互动中,媒介已经超越了文学跨时空传播的物质载体,而日渐由外在表现形式转化为文学探讨的对象与内容。库普兰德、德里罗和品钦等人的后现代小说从媒介与文化、政治及历史三者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媒介话语的运作逻辑,揭示了现代媒介与后现代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对后现代小说媒介书写的探讨有助于深入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 张东芹史岩林
- 关键词:后现代小说文化政治
- 《天秤星座》:德里罗对美国例外论的批判与反思被引量:2
- 2014年
- 《天秤星座》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德里罗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或者说对美国历史的反思与书写始于"肯尼迪遇刺事件"。在政治小说《天秤星座》中,德里罗对"美国例外论"表示出极大怀疑。这种怀疑在作品中表现为选民与弃民身份之间的摇摆、个体力量与官僚机器之间的对抗、微观叙事与官修史学之间的裂隙、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较量、秩序与非秩序之间的冲突,以此暗示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阶级矛盾、派系斗争及政治生活的丑恶与荒谬。《天秤星座》关注美国现代社会的政治生活和个体命运,矛头直指美国新教伦理社会赖以确立的基本原则,揭示社会现实与政治理想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 史岩林屈荣英
- 关键词:德里罗《天秤星座》美国例外论
- Identification and Conversion:On the Heterogeneity of Cultural Identity of Chinese American in Tripmaster Monkey
- 文化研究是指对当代文化中多种多样的复杂形式和现象的研究,尤其是指对处于非主流位置的大众文化及其他一些边缘性文化如少数族裔身份认同问题的研究。少数族裔文化中的华裔文化长久以来被美国白人文化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致使华裔族群时...
- 史岩林
- 关键词:民族文化艺术形式
- 追寻失落的意义——从《X一代》看道格拉斯·库普兰德的追寻主题
- 2013年
- 对后现代生存困境的反思和对生存意义的追寻是道格拉斯·库普兰德小说创作的主要议题。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喧嚣的都市生活表现出异化的特征,美国梦式的宏大叙事逐渐破灭,宗教信仰的缺失给人们带来挥之不去的迷茫,后现代主义小说人物面对的是一个失去了确定意义的世界。作为一部探讨后现代语境下生存困境的小说,《X一代:在加速文化中失重的故事》从空间、叙述和信仰三个方面展现了青年一代对失落意义的追寻,真实地展现了美国后现代生存状态的窘迫、压抑和焦虑,使库普兰德对后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和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达到了新的高度。
- 张东芹史岩林
- 关键词:追寻宗教
- 《指向终点》:论唐·德里罗的空间政治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讨论唐·德里罗在其新著《指向终点》中反映的空间政治。德里罗在创作中重新审视了9.11事件与伊拉克战争在本世纪初给美国及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探讨了个人与社会、历史、政治、战争等多维社会文化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技术理性与政治权力在美国后现代话语空间中的发展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普遍的人性异化现象;揭示了容纳一切社会生活的空间日益技术化、体制化、极权化特征。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充分领悟作者的空间政治哲学的含义。
- 史岩林
- 关键词:德里罗空间政治
- 论《大都会》的时空叙事
- 2023年
- 《大都会》记录了主人公埃里克从贪婪到毁灭、从低级庸俗到精神升华的心理嬗变过程,展现了以“时间性”和“空间性”为主要特征的两种社会文化形态的演进与转化以及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危机,构建了一个迥异于传统的时空叙事,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另一种政治可能性的思考。德里罗认为时间性的消逝与空间性的崛起,并不意味着乌托邦的破灭和历史的终结,而是昭示着异托邦的显现。
- 史岩林屈荣英
- 关键词:叙事时间性空间性异托邦
- 历史的回声:评唐·德里罗的《指向终点》
- 2014年
- 唐·德里罗在其第15部小说《指向终点》中对政治、历史和战争的书写与他对人类生存问题、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试图从历史维度洞察时代的脉搏,挖掘我们的集体心理,并不断地阐释我们自身,展示出惊人的创造力。
- 史岩林张东芹
- 关键词:历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