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亚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CSF的临床疗效观察
- 1997年
- G—CSF为基因重组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大剂量的联合化疗使部分恶性血液病治愈成为可能,但化疗强度越大,风险也越大,我们对3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24小时应用G-CSF,发现可明显缩短骨髓抑制时间,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恢复,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古国亚江继发龚维舜
- 关键词:免疫疗法G-CSF急性白血病
- 苯丁酸钠联合其他诱导分化剂治疗难治性白血病2例疗效观察
- 2006年
- 目的探讨苯丁酸钠在血液肿瘤诱导分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方法以苯丁酸钠为基础,同时加用ATRA、G-CSF、地塞米松。结果2例患者在治疗15 d后均取得了血液学改善,并取得了骨髓缓解。结论苯丁酸钠和其它诱导分化剂联合应用可能是部分血液肿瘤有效的诱导分化治疗方法。
- 古国亚陈钰刘元陈瑜曾晓颖童建华胡炯陈赛娟沈志祥
- 关键词:苯丁酸钠诱导分化治疗诱导分化剂
- 多西紫杉醇腹腔灌注辅助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胃癌患者出现恶性腹水常提示肿瘤细胞已广泛扩散,失去手术根治机会。腹腔灌注化疗(IPC)因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而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已在治疗腹盆腔实体瘤、控制恶性腹水及腹腔转移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多西紫杉醇(DOC)是半合成的紫杉烷类药物,其药物特性更适用于腹腔灌注化疗。作者自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将多西紫杉醇的药物特点与腹腔灌注化疗的局部治疗特点有效结合,在治疗出现恶性腹水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黄万中江继发古国亚李哲宋琪
- 关键词:腹腔灌注化疗多西紫杉醇恶性腹水胃癌患者疗效分析
- 苯丁酸钠联合其他诱导分化剂治疗难治性白血病2例被引量:2
- 2005年
- 古国亚陈钰刘元昉陈瑜曾晓颖童建华胡炯陈赛娟沈志祥
- 关键词:白血病苯丁酸钠
- 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相关蛋白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人类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近年来,国内外诸多研究报道多种蛋白的表达与ccRCC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些蛋白标志物在判断ccRCC患者预后方面的重要作用做一综述。
- 施学兵王潞江继发古国亚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蛋白表达预后
- 单克隆抗体在恶性血液病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
- 江继发古国亚金凤祥龚维舜赵士雅李哲
- 该课题选用针对细胞不同阶段的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来检测骨及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的表面标志,有助于了解生理、病理状况下的造血机制及影响因素,为恶性血液的诊断、治疗、预后鉴测,乃至今后的基因治疗应用奠定了基础。P170gp的检测有...
- 关键词: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单克隆抗体外周血基因治疗
- 伴t(8;21)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影响伴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近期疗效的因素。方法将可评判疗效的70例伴t(8;21)AML患者根据诱导治疗的疗效分为二组,A组为标准诱导治疗1~2疗程后CR患者和加用中剂量阿糖胞苷(Ara-C)方案治疗后CR患者;B组为经上述治疗后NR患者。对比二组患者性别、年龄、血象、骨髓象、染色体的差异,寻找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结果B组患者起病时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明显较A组高(P<0.05),而骨髓中异常中幼粒的比例B组却低于A组(P<0.05)。3例给予了中剂量Ara-C方案诱导治疗的患者,均取得了缓解。结论伴t(8;21)的AML患者起病时外周血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越高,诱导治疗缓解率越低;而骨髓中异常中幼粒比例越高,诱导治疗缓解率也越高。中剂量Ara-C方案可能会提高伴t(8;21)的AML患者诱导缓解率。
- 古国亚陈钰陈秋生陈瑜沈志祥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近期疗效缓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