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古丽梅

作品数:22 被引量:162H指数:6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康复
  • 8篇脑瘫
  • 5篇疗法
  • 4篇疗效
  • 4篇脑性
  • 4篇脑性瘫
  • 4篇脑性瘫痪
  • 4篇患儿
  • 3篇日常生活活动
  • 3篇日常生活活动...
  • 3篇生活活动能力
  • 3篇偏瘫
  • 3篇卒中
  • 3篇小儿
  • 3篇脑瘫患儿
  • 3篇脑卒中
  • 3篇康复治疗
  • 3篇儿童
  • 2篇电刺激
  • 2篇眼针

机构

  • 21篇惠州市中心人...
  • 2篇广东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惠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2篇古丽梅
  • 9篇叶志卫
  • 9篇廖亮华
  • 9篇潘洁
  • 9篇滕新
  • 7篇周冰峰
  • 6篇王淑芬
  • 4篇邹华娅
  • 4篇黄步哲
  • 4篇罗林坡
  • 4篇邓晓青
  • 2篇江兴妹
  • 2篇黄秀红
  • 2篇高丽君
  • 1篇邓小青
  • 1篇方玮
  • 1篇江兴姝
  • 1篇钟志锋

传媒

  • 4篇按摩与康复医...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第五届粤港澳...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评估6系列中肌电及压力反馈治疗仪对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例,两组均进行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6系列中肌电及压力反馈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中D项和E项对两组患儿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88中D项和E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6系列中肌电及压力反馈治疗仪可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邓晓青滕新古丽梅王淑芬廖亮华潘洁
关键词:脑性瘫痪儿童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选取6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0.7,对照组分别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潘洁滕新古丽梅叶志卫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神经根型颈椎病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肌张力低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6系列中肌电及压力反馈治疗仪对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对照组进行传统康复技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6系列中肌电及压力反馈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从肌肉的硬度、肢体的摆动度、肌力、关节伸展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6系列中肌电及压力反馈治疗仪治疗可提高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邓晓青滕新古丽梅王淑芬廖亮华潘洁
关键词:脑性瘫痪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联合脊柱侧弯矫正器及ICB鞋垫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4年
探究运动疗法联合脊柱侧弯矫正器及生物力学(ICB)鞋垫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IS)的临床疗效。方法 IS患者60例纳入研究,时段: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采用平行随机数字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运动疗法+脊柱侧弯矫正器治疗)和观察组(运动疗法+脊柱侧弯矫正器+ICB鞋垫治疗),各3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观察组矫正器佩戴依从性更高,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更低,TS及Cobb角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S治疗中,运动疗法、脊柱侧弯矫正器及ICB鞋垫联合应用方案疗效确切。
古丽梅陈晓玲苏玮萱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弯运动疗法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眼针对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结合眼针治疗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r TMS组(n=30)、眼针组(n=30)和联合组(n=30),分别予r TMS、眼针和r TMS结合眼针治疗,共8周。训练前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LOTC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各组LOTCA各项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F<0.523,P>0.05),治疗后联合组评分最优(F>3.789,P<0.05)。结论 r TMS和眼针结合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
廖亮华滕新高丽君古丽梅周冰峰
关键词: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眼针重复经颅磁刺激
眼针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眼针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眼针治疗组、认知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眼针治疗组患者同时辅以眼针针刺,认知训练组患者则同时辅以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治疗组患者则同时辅以眼针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分别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3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LOTCA各项指标评分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LOTCA各项指标评分及MBI评分较人院时明显改善(P〈0.05),并且联合治疗组患者LOTCA视运动组织能力评分[(23.65±4.26)分]、知觉能力评分[(21.13±2.31)分]、思维运作能力评分[(18.66±4.45)分]、注意力评分[(3.31±0.41)分]、总分[(70.41±5.87)分]及MBI评分[(79.31±6.67)分]亦显著优于眼针治疗组及认知训练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ADL能力,对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廖亮华江兴姝滕新高丽君古丽梅周冰峰
关键词:眼针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小脑电刺激仪配合推拿、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小脑电刺激治疗仪配合推拿、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13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推拿、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则在推拿、运动疗法基础上给予小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88量表(GMFM-88)对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电刺激治疗仪配合推拿、运动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水平,加速脑瘫患儿的肢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邹华娅古丽梅黄秀红
关键词:小儿脑瘫推拿运动疗法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核心稳定性训练,包...
廖亮华周冰峰滕新叶志卫罗林坡古丽梅黄步哲方玮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评价指标
文献传递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的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对发育迟缓(DD)患儿实施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DD患儿,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语言发育商(DQ)评分及临床效果、整体发育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1个月,两组患儿语言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儿语言DQ评分(71.53±18.73)分高于对照组的(57.93±15.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言语行为、适应性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行为与个人社交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D患儿实施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儿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不同功能区发育,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古丽梅
关键词:语言康复训练发育迟缓
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儿童功能独立性量表(WeeFIM)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Wee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训练后能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功能独立性,改善粗大运动功能,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古丽梅叶志卫陈晓玲潘洁周冰峰
关键词:康复训练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