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知松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电针对椎间盘脱出大鼠模型脊髓微循环及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 本试验以大鼠制作椎间盘脱出模型,研究在发病局部脊髓的血流量、微血管密度及神经元形态等变化及电针效应,电针能提高椎间盘脱出模型大鼠脊髓血流量和微血管密度,改善脊髓微循环,从而减轻局部继发性损害的发生,并促进神经及其机能与后...
- 姜代勋卢知松李格宾陈益山孙胜永穆祥陈武
- 关键词:椎间盘脱出病理机制电针疗法生理病理
- 椎间盘病犬血液流变学变化及电针效应初探
- 以临床自发椎间盘病犬为对象,研究该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变化并观察电针对其的影响,椎间盘病犬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客观变化,而电针对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可用于椎间盘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同时也为...
- 姜代勋卢知松李格宾陈益山孙胜永穆祥陈武
- 关键词:椎间盘病血液流变学电针疗法
- 椎间盘脱出大鼠模型的脊髓血流量变化及电针效应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大鼠椎间盘脱出模型的脊髓血流量及其电针效应,为兽医临床犬椎间盘病病理和针灸作用机理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将硅胶片填充于大鼠第13胸椎(T13)脊髓腹侧位制作胸腰段椎间盘脱出模型,通过激光散斑血流系统实时监测造模后第一腰椎(L1)脊髓背侧血流量及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和趾间穴对其的影响。结果以硅胶片填充于大鼠T13的脊髓腹侧位可成功制作出类似犬胸腰段椎间盘脱出的后肢瘫痪模型,且重复性好;模型组大鼠在压迫后,L1段的脊髓背侧血流量呈极显著下降(P<0.01),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和趾间穴可显著升高血流量(P<0.05),电针结束后约10 min其血流量逐渐恢复至电针前水平;电针组大鼠电针治疗14 d后,脊髓背侧血流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运动功能评分显示电针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结论通过外科手术将硅胶片填充于大鼠T13脊髓腹侧位可成功制作胸腰段椎间盘脱出模型;压迫后L1段脊髓血流量显著下降;电针治疗后脊髓血流量极显著升高,且瘫痪大鼠运动机能明显好转,这可能与电针改善脊髓血流量继而减轻脊髓损伤并促进损伤恢复或促进代偿机制有关。
- 卢知松陈益山姜代勋李格宾孙胜永穆祥陈武
- 关键词:脊髓血流量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