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益民 作品数:56 被引量:168 H指数:7 供职机构: 粤北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中药过敏反应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5 2002年 赖新华 卞益民关键词:中药 过敏反应 Ⅳ型ZTC 1+1天然澄清剂在中草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998年 研究了Ⅳ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八珍口服液制备中的应用,并从指标成分、工艺、稳定性和药理学等方面与水醇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ZTC1+1天然澄清剂为一种新型精制中草药液的澄清剂。可较好的保留中草药有效指标成分,在中草药制剂制备中可代替水醇法。 卞益民 徐晓梅 赖水招 金燕辛 黄冬 张伟明关键词:天然澄清剂 中草药 制剂 八珍口服液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03年 采用IV型ZTC1+1天然澄清剂代替醇沉法制备八珍口服液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白术、甘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 陈光义 黄冬 卞益民 徐小梅 赖水招 金燕辛关键词:薄层色谱法 白术 甘草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HPLC法测定田参胶囊中三七皂苷R_1的含量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田参胶囊中三七皂苷R1的含量,更好地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田参胶囊中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在25~400ug/ml范围内,三七皂苷R1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平均回收率≥97.8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田参胶囊的质量控制。 谭本仁 徐晓梅 卞益民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七皂苷R1 头孢他啶不同助溶剂之比较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2种不同助溶剂的特点及不同助溶剂的头孢他啶在临床上静滴使用的刺激性差别。方法分析2种不同助溶剂的特点,临床实验采用不同助溶剂的头孢他啶静滴刺激性实验。结果头孢他啶以精氨酸作助溶剂刺激性明显低于以碳酸钠作助溶剂。结论以精氨酸作助溶剂的注射用头孢他啶刺激性小,使用更安全,更稳定。 詹少锦 刘蓉惠 卞益民关键词:头孢他啶 碳酸钠 精氨酸 西咪替丁的临床新应用 2000年 赖水招 卞益民关键词:西咪替丁 反复呼吸道感染 腹泻 紫瘢 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西药联合治疗探讨 2004年 詹少锦 王小平 卞益民关键词:中西药联合治疗 中老年 慢性支气管炎 年龄增长 广谱抗菌药 肾移植受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频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环抱素(CsA)血药浓度监测频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296次CsA血药浓度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2组:规律组15例201次规律性监测;非规律组9例95次因各种原因不能定期监测。比较2组CsA血药浓度统计学变异系数(CV)的差异及排斥反应组与非排斥反应组CsA血药浓度CV的差异。结果:规律组CsA血药浓度CV小于非规律组(P<0.05);非排斥组CsA血药浓度CV小于排斥组(P<0.05)。结论:规律性CsA血药浓度比非规律性监测平稳;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与CsA血药浓度的CV呈正相关。 刘伟斯 卞益民 张魁正关键词:肾移植 环孢素 血药浓度 骨质疏松症及其防治药物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 2001年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据统计,到1999年为止,
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1亿,约占人口总数的98%。21世纪,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人口老化趋势以及由此产生的老年病防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众健康问题,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以下简称OP)。该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威胁老年人的三大疾病之一,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和致残的重要因素。
1关于骨质疏松症(OP)的基本概念
OP是一种常见且易被忽视的代谢性疾病。是一种全身骨量及骨组织结构改变,使骨骼变形脆弱而缺少韧性的骨病。
OP患者轻则腰酸背痛,四肢乏力,重可驼背,骨骼疼痛,直接的危害是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特别是发生在髋部、腕部的股骨颈骨折、脊椎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被称为“骨质疏松三大骨折”。
根据发病机理,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种。原发性OP是一种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生理性疾病,分为I、II两种类型。I型是高代谢型OP,为妇女绝经后OP,主要病因是绝经后雌激素的丧失,促进骨吸收的亢进。II型是随年龄的增加而产生的老年性OP,是低骨转换型,主要病因是年龄老化伴随的钙调节激素失衡,导致骨形成功能低下。继发性OP是疾病(如糖尿病、骨病、肠胃病、骨肿瘤和严重创伤等)和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肝素、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引起。特发性OP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它包括青少年特发性OP和成年人特发性OP。
OP的诊断都是根据骨量诊断得出的。大量的人群调查证实,男女均在30~35岁达到骨量峰值,以后逐渐丧失。当骨量丢失超过13%时称骨量减少期,此时多数已有骨病发生;当骨量丢失超过25%时,进入真正的骨质疏松期;而当骨量丢失大于37 卞益民 赖水招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OP 降钙素 依普拉芬 氟制剂 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1 1997年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Osteoporosis(OP),早在1932年,Cushing 就已指出,过量应用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会伴随出现骨质脱钙,尽管当时还不清楚接受皮质索治疗的病人会出现 OP 的危险性,但能肯定接受过长期强的忪治疗(每日剂量7.5~10mg,时间超过一年)的病人有30~50%将会发展成骨骼骨折。之后的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会增加骨吸收而减少骨形成,引起骨量丢失(骨质减少),并提高骨折的敏感性(OP),1983年, 郑锦坤 卞益民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形成 骨量 骨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