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秀娟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潍坊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康教育对寻常型银屑病复发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给予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身健康认知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银屑病的复发。方法 58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治疗的同时,实验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并定期随访,对照组只进行常规随访。统计5个月内治愈例数,并对治愈患者继续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24个月的复发率。疗效评判以银屑病PASI疗效指数>90%为标准。结果实验组5个月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在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变患者的行为方式,提高寻常型银屑病的治愈率并降低其复发率。
- 于新赵学良单秀娟房黎亚王金超
- 关键词:银屑病健康教育复发率
-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7、2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2例银屑病患者仅用 NB-UVB 照射治疗20次,治疗前及治愈患者分别进行标本采集及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IL-17和 IL-22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与20例健康对照比较,同时利用 RT-PCR 法检测10例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组织中 IL-17和 IL-22 mRNA 表达水平的差异,并与10例健康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 IL-17(34.26±10.05 ng/L)和 IL-22(13.72±4.45 ng/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6.34±4.73 ng/L 和5.03±1.84 ng/L),均 P 〈0.01。患者皮损 IL-17 mRNA(13.43±2.12)和 IL-22 mRNA(16.53±2.6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26±0.87和7.72±2.13),均 P 〈0.01。银屑病患者 PASI 与外周血中 IL-17和 IL-22水平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76和0.70,均 P 〈0.05),与皮损中 IL-17和 IL-22水平亦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65和0.68,均 P 〈0.05)。42例银屑病患者经 NB-UVB 照射治疗20次后,15例治愈,且治愈后外周血及皮损中 IL-17和 IL-22 mRNA 及蛋白水平、PAS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均 P 〈0.05。结论 NB-UVB 照射治疗银屑病有效的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患者外周血及皮损组织中 IL-17及 IL-22水平有关。
- 单秀娟于亮郭文臣
- 关键词:银屑病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2紫外线
- microRNA455在黑色素瘤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0年
- 目的探讨microRNA455(miR-455)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测定黑色素瘤组织和细胞系中miR-45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匹配的正常组织或正常表皮黑素细胞相比,黑色素瘤中miR-455显著下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黑色素瘤细胞中miR-455表达增加,减少了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0.05)。结论在黑色素瘤中miR-455表达下调,并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miR-455的恢复可作为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方法。
- 单秀娟于亮孙怡王振华严庆涛王辉
- 关键词:病理学
- 单侧躯体丘疹性弹性纤维离解1例
- 2023年
- 患者女,29岁,因右侧躯干和肢体近端皮疹5年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上腹出现斑疹及丘疹,逐渐增多,累及右胸、下腹部、背部、肢体近端,无自觉症状,否认日光曝晒、外伤、痤疮及其他炎症性皮肤病.
- 徐陶陶李惠田清华房现刚单秀娟孙怡王振华
- 关键词:炎症性皮肤病下腹部丘疹性自觉症状
- 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联合吡美莫司乳膏对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联合吡美莫司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就诊的登记号单双号分组,按试验标准进行筛选排除后,试验组62例,对照组50例纳入统计。试验组患者外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联合吡美莫司连续治疗4周,后4周停用吡美莫司,每日外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2次。对照组患者仅外用吡美莫司治疗4周,停药后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进行疗效评估,测定皮肤生理指标并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周时试验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4周试验组痊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第2、4、8周后,试验组经皮水分丢失(TEWL)值均低于对照组,而角质层含水量(WCSC)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第8周试验组复发率(6.45%)低于对照组(18%)(P<0.05)。结论:外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联合吡美莫司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优于单纯外用吡美莫司,且降低复发率。
- 于新单秀娟赵学良房黎亚王金超程芳
- 关键词:吡美莫司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皮肤屏障透明质酸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对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NB-UVB照射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另选40名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经NB-UVB照射治疗后,其血清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NB-UVB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包括降低其炎性介质(如TNF-α)。
- 赵学良单秀娟王辉
- 关键词:银屑病紫外线肿瘤坏死因子Α
- 伴IgG—κ型副球蛋白血症和眼睛受累的渐进坏死性黄色肉芽肿被引量:4
- 2013年
- 患者男,74岁。躯干黄红色斑块1年余。体检示躯干散在20余个黄红色结节斑块,直径0.5~15em,多数不规则形,境界清楚。右下腹斑块破溃萎缩,较多结痂。血浆蛋白电泳示免疫球蛋白G18.3g/L,κ轻链20.70g/L。组织病理示真皮和皮下组织交替形成大片渐进性坏死和肉芽肿。肉芽肿含大量Touton巨细胞、异物巨细胞、泡沫细胞等。在渐进性坏死区可见多数胆固醇裂隙,部分区域可见淋巴滤泡形成。患者双眼不同程度受累。诊断为伴IgG—κ型副球蛋白血症和眼睛受累的渐进坏死性黄色肉芽肿。
- 房现刚李会贤单秀娟陶书杰王振华
-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球蛋白血症IGG眼睛淋巴滤泡形成
-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Syndecan-1和乙酰肝素酶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近期研究显示,Syndecan-1和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1)可能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但关于两者与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的关系较少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Syndecan-1和HPA-1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009-09-01-2014-03-31潍坊市人民医院皮肤科93例CSCC及30名正常表皮中Syndecan-1和HPA-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表皮、原位鳞癌、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中Syndecan-1强阳性率分别为70.00%(21/30)、52.28%(11/21)、37.04%(10/27)、23.33%(7/30)和6.67%(1/15),CSCC Syndecan-1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正常表皮对照组,χ2=13.17,P<0.01;在不同肿瘤厚度和分化程度的鳞癌中,SDC1表达强度随肿瘤厚度的增加(χ2=11.66,P<0.01)和分化程度的降低(χ2=12.51,P<0.01)而有下降趋势;CSCC患者中伴淋巴结转移组Syndecan-1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5.78,P<0.05。CSCC组织Syndecan-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组织学分级的降低而依次降低(rs值分别为0.829和0.644,均P<0.001)。正常表皮、原位鳞癌、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中HPA-1阳性率分别为3.33%(1/30)、38.10%(8/21)、62.96%(15/27)、66.67%(20/30)和86.67%(13/15),CSCC中HPA-1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9.52,P<0.01。在不同肿瘤厚度和分化程度的鳞癌中,HPA-1表达强度随肿瘤厚度的增加(χ2=4.70,P<0.05)和分化程度的降低(χ2=9.15,P<0.05)而有增加的趋势,CSCC患者中伴淋巴转移组HPA-1表达强度(80.95%)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4.17%),χ2=4.87,P<0.05。CSCC组织HPA-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组织学分级的降低而依次升高(rs值分别为-0.793和-0.718,均P<0.001)。CSCC中Syndecan-1与HPA-1表达呈负相关,rs=-0.473,P<0.01。结论 Syndecan-1表达降低与
- 孙怡田清华王辉王振华张云香单秀娟张娜
- 关键词:SYNDECAN-1乙酰肝素酶鳞状细胞癌
- 菜农常见皮肤病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15年
- 温室大棚特殊的小气候工作环境使菜农易患关节、呼吸及皮肤病。Paulsen报道丹麦温室大棚种植者和工人职业性皮炎患病率为19.6%,为探讨大棚内的环境对菜农皮肤的影响,我们对温室大棚菜农进行常见皮肤病的调查,并对确诊者的患病情况及致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 房黎亚陶书杰赵学良单秀娟于新徐清亮赵春武王金超程芳翟庆峰
- 关键词:常见皮肤病致病危险因素患病情况职业性皮炎小气候
- 复发性疼痛性红斑1例被引量:1
- 2021年
- 患者女,67岁,胸前、腹部反复红斑伴疼痛4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变薄,灶状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少量单一核细胞浸润。诊断:复发性疼痛性红斑。
- 李光芝单秀娟刘文博田晓敏王振华
- 关键词: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