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荣

作品数:25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用药
  • 7篇静脉用
  • 7篇静脉用药
  • 7篇静脉用药调配
  • 7篇静脉用药调配...
  • 5篇药物
  • 4篇用药频度
  • 4篇日剂量
  • 4篇苷类
  • 4篇限定日剂量
  • 4篇核苷
  • 4篇核苷类
  • 4篇肝炎
  • 3篇药集
  • 3篇药学
  • 3篇药学服务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人文
  • 3篇人文管理

机构

  • 25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5篇刘荣
  • 12篇董平
  • 4篇丁仕华
  • 2篇张健
  • 2篇姜旻
  • 2篇陈晓蓉
  • 2篇孟现民
  • 1篇杨宗国
  • 1篇彭秀华
  • 1篇郑叶
  • 1篇张林
  • 1篇路霞林
  • 1篇张喻

传媒

  • 3篇中国药房
  • 3篇药学服务与研...
  • 3篇世界临床药物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健康之家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药业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健安杯”全...
  • 1篇《医院处方分...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荧光法和分子对接研究3种抗HIV一线治疗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刘荣
注射用两性霉素B与不同厂家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考察注射用两性霉素B与不同厂家的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影响因素,为注射用两性霉素B选择合适的溶剂载体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注射用两性霉素B与不同厂家(A、B、C、D、E厂家)的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避光条件下,室温(25℃)放置0、1、2、4、6、8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样品中两性霉素B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样品溶液的性状、澄明度、p H值变化。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两性霉素B与p H<4.2的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均出现不溶性杂质,主药含量明显下降。只有A厂家的5%葡萄糖注射液符合与两性霉素B的配伍要求。结论:两性霉素B与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与溶剂的p H值密切相关,建议溶剂生产厂家在药品说明书中注明其p H值,以便临床在使用类似药品时选择合适的溶剂,安全用药。
刘荣路霞林董平
关键词:两性霉素B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人文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中的探索和实践
目的 :探讨人文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效果。方法 :从个人管理和团队管理两个层次,通过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制度管理,坚持全员培训,健全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等方式,提倡在人文管理下的人文服务...
刘荣丁仕华董平
关键词:人文管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文献传递
3种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一线治疗药物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研究
2019年
目的探究3种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一线治疗药物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及替诺福韦及其不同组合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方法以Caco-2细胞作为吸收研究的模型,分别测定各种条件下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及替诺福韦的吸收以及在摄取中的相互作用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的浓度。结果Caco-2细胞分别对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及替诺福韦的Hank's缓冲溶液在30 min内摄取时间近似线性增加,而不同pH条件下细胞摄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co-2细胞对抗病毒药物的摄取量随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依非韦伦对拉米夫定及替诺福韦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影响较大。结论在10~200μg/ml浓度范围内,3种药物的摄取量随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说明这3种药物的摄取可能主要是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在pH 5.0~8.0的介质环境中,药物的摄取无pH依赖性。依非韦伦对于拉米夫定及替诺福韦的细胞摄取产生了较大的竞争作用,导致拉米夫定及替诺福韦其摄取明显减少。
高文芳刘荣
关键词:CACO-2细胞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替诺福韦
2008—2010年上海市27家医院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治疗乙型肝炎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2008—2010年上海市核苷类抗病毒药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限定日剂量(DDD)法、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取药量/处方数比值法,对2008—2010年上海市27家样本医院临床使用的核苷类抗病毒药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的乙型肝炎患者中,以≥45岁的中老年人为主,门诊男女患者比例为1.93∶1,住院男女患者比例为3.81∶1;各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的使用呈现较大差异,恩替卡韦占据了50%以上市场份额。结论:2008—2010年上海市27家医院核苷类抗病毒药销售品种和数量均呈增长趋势,但个别品种处方超量现象较为普遍,需规范该类药的使用,特别需要控制患者用药的限定日费用(DDC)和取药量/处方数比值。
刘荣
关键词:核苷类抗病毒药药物应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
人文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中的探索和实践
目的:探讨人文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效果。方法:从个人管理和团队管理两个层次,通过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制度管理,坚持全员培训,健全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等方式,提倡在人文管理下的人文服务。结...
刘荣丁仕华董平
关键词:人文管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文献传递
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研究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替诺福韦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机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替诺福韦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替诺福韦与BSA的结合反应,分别测定其荧光强度,根据Stern-Volmer方程等公式计算动态猝灭常数(KSV)、表观猝灭常数(Kq)、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n)和热力学焓变(ΔH)、自由能变(ΔG)、熵变(ΔS),并运用Sybyl6.7 Flex X模块建立这3种药物与BSA的分子对接模型。结果:3种药物与BSA相互作用的Kq均大于2.0×1010L/(mol·s),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n均接近于1,其热力学函数ΔG<0、ΔS<0、ΔH<0。分子对接模型显示,3种药物主要与BSA的Sudlow部位Ⅰ亚结构域发生结合。结论:3种药物与BS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荧光猝灭方式以静态猝灭为主,结合反应为自发分子作用过程,结合作用力均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荧光试验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一致,两者可相互补充。
刘荣
关键词: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替诺福韦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法分子对接
临床营养助手程序的研发与应用
2024年
目的提高临床肠外营养(PN)治疗的安全性。方法临床药师根据PN处方的常见问题,基于Java语言设计研发临床营养助手程序,并参考肠内肠外营养专著、相关指南、专家共识、药品说明书等资料设置系统参数。随机抽取20例需进行PN治疗的患者,由5名医师均分别以人工和使用程序为其开具PN处方(各开具4例),比较开具处方的速率(以人均单张处方开具用时计)和准确率。回顾性分析医院外科2021年1月至5月(程序使用前)和2021年7月至11月(程序使用后)接受PN治疗住院患者的病历各100份,分析PN处方的合理性。结果医师使用程序开具处方的速率为(4.53±0.57)min,准确率为(99.00±0.14)%,显著优于人工开具处方的(16.15±1.54)min和(80.00±0.42)%(P<0.01)。该程序使用后,不合理处方数显著减少(P<0.05),处方改善率为8.70%~44.78%。结论临床营养助手程序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了医师开具PN处方的效率,保障了PN处方的安全、合理使用。
张健王佳丹刘荣
关键词:肠外营养处方安全性药事管理
浅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人员培训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人员培训,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以适应PIVAS各个工作岗位的需要。方法:建立以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带教、拓展培训和部门外学习等多种培训形式为内容,以考核上岗为结果的培训体系。结果: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绝大多数药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得到了提高,在各项工作中得到了良好体现。结论:建立PIVAS培训体系,加强PIVAS各岗位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有利于PIVAS的可持续发展。
姜旻刘荣董平
关键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药学服务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肝内胆汁淤积症
2023年
肝功能表达异常与多种疾病有关联。从解剖学出发,肝脏与胆囊组织关系密切,因此有很多肝功能血清指标异常实际上是肝胆疾病,多数会造成患者出现黄疽、皮肤瘙痒、肝功能血清指标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增加。本文将介绍一种经典肝胆疾病一—肝内胆汁淤积症(HCD)的病因及治疗。
刘荣戚晓燕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症肝胆疾病黄疽多种疾病病因及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