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素筠

作品数:71 被引量:12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7篇糖尿
  • 37篇糖尿病
  • 13篇病变
  • 11篇血管
  • 10篇糖尿病大鼠
  • 9篇细胞
  • 8篇心肌
  • 8篇他汀
  • 8篇2型糖尿
  • 8篇2型糖尿病
  • 7篇辛伐他汀
  • 6篇蛋白
  • 6篇血管病
  • 6篇血管病变
  • 6篇沙坦
  • 6篇激酶
  • 5篇心肌病
  • 5篇糖尿病心肌
  • 5篇氯沙坦
  • 5篇肌病

机构

  • 49篇山西医科大学...
  • 1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自贡市第四人...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三人...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方山县人民医...
  • 1篇大同市第五人...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58篇刘素筠
  • 7篇李兴
  • 6篇赵宝珍
  • 5篇郭志新
  • 5篇史书红
  • 5篇朱亦堃
  • 5篇郗光霞
  • 4篇童利伟
  • 3篇刘知建
  • 2篇高雁鸿
  • 2篇程宁
  • 2篇高春华
  • 2篇王莉
  • 2篇赵志萍
  • 2篇张桂芬
  • 2篇张凡
  • 2篇甄璐
  • 2篇闫萌萌
  • 2篇樊立娜
  • 2篇王静

传媒

  • 16篇中国药物与临...
  • 7篇医学综述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实用糖尿病杂...
  • 2篇中国医疗前沿...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山西临床医药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山西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吡格列酮对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样细胞分化及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大鼠破骨细胞样细胞(OLC)分化及活性的影响,探讨PPARγ2活化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用NF—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协同诱导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C)向OLC分化,同时加入1、5、10μmol/L盐酸吡格列酮干预。应用RT—PCR分析OLC分化过程中PPARγ2及NF-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mRNA的表达,结合细胞染色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活性观察吡格列酮对OLC分化的影响,通过骨吸收陷窝分析及整合素B3(CD61)平均荧光强度的检测比较吡格列酮对OLC活性的影响。结果(1)对OLC分化的影响:培养7d时10μmol/L吡格列酮组与其它组相比OLC数量及TRAP活性明显减少(P〈0.01或P〈0.05),表明吡格列酮部分抑制OLC分化且此作用与剂量相关;RT—PCR结果显示在诱导分化早期,不同浓度吡格列酮呈剂量依赖性上调PPARγ2的表达水平,但随OLC的成熟其表达渐减弱,而RANK表达在5及10μmol/L吡格列酮干预组培养的各时间点均明显下调,与对照及1μmol/L干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2)对OLC活性的影响:骨吸收陷窝数量及吸收面积在吡格列酮5、10μmol/L组明显减少,与另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培养早期这两组细胞CD61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吡格列酮激活PPARγ2转录活性可部分抑制大鼠骨髓OLC的分化及活性。
朱亦堃乔振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太原030001周永安朱镭郗光霞史书红赵宝珍郭志新李兴刘素筠
关键词:吡格列酮破骨细胞样细胞分化活性整合素Β3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在破骨细胞培养中表达时相的研究
朱亦堃史书红郗光霞李兴郭志新刘素筠赵宝珍
辛伐他汀与氯沙坦对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4和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Hamby等在1974年研究发现不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据此,Hamby首次提出了糖尿病心肌病(DCM)的概念。DCM是由心脏对糖尿病的急性反应而导致的慢性病理过程,包括基因表达异常、信号转导的改变和细胞死亡;高血糖症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病因,炎症反应也起重要作用。
钟媛刘素筠
关键词:TOLL样受体4核因子-KB心肌组织辛伐他汀氯沙坦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在破骨细胞培养中表达时相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在破骨细胞培养中的表达时相。方法采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s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作为分化诱导因子,诱导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RT-PCR检测诱导分化不同时间点(0,3,5,7 d)破骨细胞膜表面RANK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RANK mRNA表达在培养0 d为1.20±0.47,3 d为1.52±0.58,5 d为1.59±0.57,7 d为1.69±0.51。诱导分化后表达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各时间点与培养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破骨细胞分化的各个时间段RANK均有表达,是体外研究不同因素影响破骨细胞分化及活化的一个特异性指标。
王啸啸朱亦堃史书红郗光霞李兴郭志新刘素筠赵宝珍
关键词: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破骨细胞分化
IκB激酶(IKK)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07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核转录因子-κB是一种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于它们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IKK激酶是核转录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性激酶,进一步研究IKK激酶可以更好地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现就核转录因子-κB和IKK激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个环节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谢敏刘素筠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核转录因子-ΚB
氯沙坦钾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的研究发现,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损伤是导致糖尿病肾病(DN)持续性进展的关键细胞,足细胞裂孔隔膜上的nephrin和podocin是肾小球滤过屏障选择性功能的关键。目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已经作为控制DN.
甄璐刘素筠王静程宁
关键词:足细胞损伤氯沙坦钾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肾小球滤过屏障PODOCIN
太原市某初中学生体质量指数与空腹血糖的调查分析
2009年
陈慧婧朱亦堃郗光霞李兴郭志新史书红刘素筠赵宝珍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初中学生2型糖尿病青少年儿童儿童糖尿病
辛伐他汀对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中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2010年
辛伐他汀类药物是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用于治疗脂代谢异常的一类药物,它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还能保护内皮、抗炎、抗氧化、抗血栓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辛伐他汀对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中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
童利伟刘素筠
关键词:P-选择素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辛伐他汀还原酶抑制剂脂代谢异常
高泌乳素血症23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高泌乳素血症(HP)是女性常见的月经失调、不孕、习惯性流产、异常泌乳的原因。探讨HP的病因和诊断,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门诊和住院的23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对其临床特点...
高春华赵宝珍刘素筠李兴
关键词:高泌乳素血症泌乳素水平垂体泌乳素瘤垂体泌乳素微腺瘤回顾性分析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磷酸化IKK和IκBα表达及肾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DM)和(R),DM组和R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50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检测12周后肾组织中磷酸化IKK和磷酸化IκBα表达的改变,用电镜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C组相比,DM组及R组IKK及IκBα表达增加(P<0.05);而R组IKK及IκBα表达低于DM组(P<0.05);与DM组相比,R组基底膜变薄(P<0.05),足突融合程度减轻。结论 T2D可通过抑制IKK活化,进而抑制IκBα降解,降低NF-κB活化水平,从而延缓肾脏损伤。R酮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对DM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王晓娟刘素筠
关键词:磷酸化IKK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