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璐

作品数:1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人民币
  • 4篇对外贸易
  • 3篇人民币国际化
  • 3篇金融
  • 2篇中介
  • 2篇中介效应
  • 2篇数字金融
  • 2篇数字经济
  • 2篇跨境
  • 2篇FDI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市
  • 1篇地理方向
  • 1篇地区对外贸易
  • 1篇电商
  • 1篇毒情
  • 1篇赌博
  • 1篇赌博活动
  • 1篇沿边
  • 1篇沿边地区

机构

  • 13篇云南民族大学
  • 4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3篇刘璐
  • 2篇刘璐
  • 2篇罗圣荣
  • 1篇蒋冠
  • 1篇李宇

传媒

  • 2篇中国商论
  • 1篇中国西部
  • 1篇新疆农垦经济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学术探索
  • 1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贵阳学院学报...
  • 1篇德宏师范高等...
  • 1篇保山学院学报
  • 1篇金融理论探索
  • 1篇统计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经济助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24年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提升对外贸易规模和质量注入强大的驱动力。以广东省为例,利用2011-2022年该省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理论维度与实证维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广东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非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雪中送炭”效果。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市场开放效应助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门槛效应分析表明,当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处于较低阶段时,数字经济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当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超过特定阈值后,数字经济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才会明显扩大。因此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高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重点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数字经济水平,提高数字金融和普惠金融的覆盖度,以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
刘璐肖伟斌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技术创新
数字金融对双向FDI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互融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了新的动力。文章基于我国2011-2020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双向FDI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不仅显著促进了双向FDI发展,还通过提升区域资本要素集聚进而促进双向FDI的发展。此外,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开放水平均对数字金融影响双向FDI起着正向调节作用。数字金融三个维度对双向FDI的促进效果存在异质性,其中,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IFDI和OFDI的促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对东部地区的IFDI和OFDI促进作用更强,对高创新环境地区IFDI的作用更强,对低创新环境地区OFDI的作用更强。
刘璐肖伟斌许磊
关键词:数字金融
我国西南境外赌博活动的新走势及其对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1年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西南境外的赌博活动日趋猖獗。本文分析了我国西南境外赌博活动的新变化及其对边疆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对如何把境外诸国的赌博业对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璐罗圣荣
关键词:赌博经济社会
产业集群对中国服装出口韧性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在服装产业领域,产业集群现象尤为突出,已成为我国服装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模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出口结构及其对产业韧性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运用中国服装产品出口数据,从需求侧出发,深入探讨了服装产业集聚对出口韧性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发现:产业集群与短期服装出口韧性负相关,且这一结果能够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拓展空间杜宾模型发现,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复杂的影响机制,产业集群虽然抑制了本土的短期服装出口韧性,但促进了周边地区的短期服装出口韧性。基于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实时调控,抵御外生冲击;通过建立区域内的风险共享机制,实现由竞争向协作和互惠的转变,以期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区域风险共担机制,防范新时期外部冲击风险。
刘璐肖伟斌李宇许磊
关键词: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兼论民生与技术视角的门槛效应被引量:1
2024年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中国乡村振兴建设注入强大的驱动力。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对中国省域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量与对比分析,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整体及不同区域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在扩大。数字经济不仅能够直接推动中国的乡村振兴发展,还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助推乡村振兴;异质性表明,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发展的赋能作用呈现出“中部>西部>东部”“南方>北方”的区域性特点。进一步门槛效应分析表明,当社会保障投入程度、农业机械化水平、科技创新水平等民生和技术指标超过特定阈值后,数字经济对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的边际效应将会扩大。因此要积极促进区域乡村振兴水平协调发展,强化数字乡村建设,健全乡村产业体系,加大对乡村地区民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投入,以此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
刘璐肖伟斌
关键词:数字经济社会保障支出农业机械化
人民币跨境结算对中缅贸易的影响
2012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币的地位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推上日程。至2009年我国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贸易额的增长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人民币结算在对外经贸中的促进作用,中缅贸易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但是,人民币跨境结算运行中遇到的困难与瓶颈也日益凸显,加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偶发性的连续下跌,使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遭到质疑。那么,人民币跨境结算对我国对外贸易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否要继续推进呢?
刘璐
关键词:人民币跨境结算
金融发展对跨境电商的影响研究——以RCEP成员国为例
2025年
近年来,金融发展极大地缓解了跨境电商在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和企业融资等领域的困境。本文构建了跨境电商和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0—2022年RCEP成员国的跨境电商和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深刻剖析了金融发展对跨境电商的影响路径,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RCEP成员国金融发展水平和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贸易便利化、人口和高等教育入学率能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汇率的影响不显著,贸易成本则会抑制其发展。其中,发达国家应注重贸易便利化水平、人口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对跨境电商的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应注重金融发展和高等教育入学率的促进作用。此外,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仅供参考。
刘璐杨贝贝胡列曲
关键词: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中介效应
新质生产力赋能双向FDI协调水平发展: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
2024年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10—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耦合系统模型测算省级双向FDI协调水平,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双向FDI协调水平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运用熵值法对我国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双向FDI协调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正向促进双向FDI协调水平的发展,且新质生产力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三个方面间接影响FDI协调水平的发展。进一步通过空间计量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对双向FDI协调水平的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新质生产力不仅影响本地区的双向FDI协调水平的发展,还会影响邻近地区的双向FDI协调水平的发展。
刘璐应皓然黄桢文
关键词:中介效应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沿海沿边地区对外贸易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沿边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显著。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两地区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且货币国际化对其对外贸易发展也有着直接影响。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实证人民币国际化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沿边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关系,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及我国内部区域对外经济不平衡问题提供新的视角。结论显示:东部沿海地区与人民币国际化有长期均衡关系,而西部沿边地区对外贸易与之没有发现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人民币国际化对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比对西部地区更加显著,可能成为加大我国东西部对外贸易差距的潜在因素。西部沿边地区要与东部沿海地区均衡共享货币国际化带来的收益,应尽快缩小发展生产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金融市场、缩小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差距。
刘璐
关键词:对外贸易人民币国际化
我国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基于贸易规模、竞争力和地理方向三个维度
2024年
本文应用TVP-SV-VAR方法,从贸易规模、贸易竞争力和贸易地理方向三个维度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发现:贸易规模扩大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促进作用;贸易竞争力TC指数显示影响为负,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不能长期依靠贸易顺差,而进口扩大将逐渐发挥更大作用;我国贸易地理方向(对世界货币发行国偏向)的影响为负,表示贸易若集中于与美国、欧盟等主要世界货币发行国和地区之间,将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此外,本文选择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投产、人民币加入SDR和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挂牌交易三个重要时点,研究了相关重要事件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时变特征。
刘璐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贸易规模贸易竞争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