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内膜癌中FUT1、FUT4、LeY寡糖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 2009年
- 目的:研究LeY、FUT1、FUT4在正常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酶连接(SP)法,检测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单纯与复杂增生及正常增值期内膜LeY、FUT1、FUT4的表达。结果:FUT1、FUT4、LeY在正常子宫内膜不表达,在单纯与复杂增生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腺癌中过表达,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的细胞膜和(或)胞浆;LeY寡糖抗原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过表达,并与组织学分级有关,与临床手术病理分期无关。结论:FUT1、FUT4、LeY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病变。
- 邓燕杰霍凤霞何永娜席勇刘玲
- 关键词:子宫内膜腺癌
-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状腺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 2010年
- 宋光耀刘玲湛丽刘微
- 关键词:病理学预后
- 子宫颈癌错配修复基因产物与p53表达
- 2005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中错配修复基因表达产物对抑癌基因p53表达的影响。[方法]30例子宫颈炎标本及70例子宫颈鳞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MLH1、hMSH2与p53的表达。[结果]子宫颈炎与子宫颈鳞癌组织hML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8/30)与55.7%(39/70);hMSH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7/30)与57.1%(40/70);p53表达率分别为33.3%(10/30)与61.4%(43/70)。p53表达阳性和阴性组的子宫颈癌hML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5%(20/43)与40.7%(11/27),两者无相关性(rs=0.057,P=0.645);hMSH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9%(18/43)与18.5%(5/27),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rs=0.242,P=0.044)。[结论]子宫颈炎向宫颈癌的发展中碱基错配逐渐增多,hMSH2蛋白的高表达与p53的低表达对宫颈癌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车耀润张朝吕申刘玲王朝晖
- 关键词:错配修复基因抑癌基因宫颈肿瘤
- 子宫颈上皮样平滑肌肉瘤伴CINⅡ级病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样平滑肌肉瘤的诊治特点。方法:分析1例宫颈上皮样平滑肌肉瘤并伴CINⅡ级病例的诊治过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主要由圆形及类圆形似上皮样细胞组成,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5个/HPF,并见坏死。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SMA(局灶+),PCNA(局灶+),CD68(局灶+)等。结论:免疫组化技术可用于上皮样平滑肌肉瘤的鉴别诊断,但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还需要更多病例支持。
- 王亚萍刘玲湛丽李广慧邹娜宋光耀陈琦
- 关键词:子宫颈
-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伴纤维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的发生、诊断、鉴别、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我院1例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伴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文此例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伴纤维瘤患者未能早期诊断,肿瘤发展较快。确诊依靠病理并结合免疫组化Vimentin及SMA等。结论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早期发现较困难,预后差,放射线影像有助于诊断,手术后辅以适当的放疗及化疗,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 王亚萍邹娜孙德惠刘玲李广慧宋光耀
- 关键词:卵巢平滑肌肉瘤纤维瘤
-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06年
-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诊治特点。方法:分析1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病例的诊治过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物主要由类癌、甲状腺滤泡及少许鳞形上皮组成。免疫组化示类癌细胞N SE(+)、Syn(+)、CgA(弱+);滤泡上皮细胞T g(+)。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类癌起源于内胚层,低度恶性,诊断主要依赖病理和免疫组化,需要与颗粒细胞瘤、卵巢恶性甲状腺肿、卵巢类癌等鉴别。
- 刘玲宋光耀湛丽王亚萍李广慧邹娜裘娟
- P57^(kip2)蛋白表达与水泡状胎块分型的关系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P57kip2蛋白在水泡状胎块分型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完全性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分别为78和4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其P57ki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57kip2蛋白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中表达主要呈弱阳性,在部分性水泡状胎块中以强阳性为主,在部分性水泡状胎块中的阳性率为(92.86%),显著高于完全性水泡状胎块(P<0.01)。结论检测水泡状胎块中P57kip2蛋白表达,有助于水泡状胎块的分型和判断预后。
- 刘玲宋光耀邹娜李广慧王亚萍湛丽
- 关键词:P57^KIP2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和cmet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5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及1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中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HGF、cmet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HGF在上皮细胞的表达强于间质细胞,cmet在上皮细胞强表达,间质细胞无表达。HGF和cmet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0.0%(27/45)和73.0%(33/45),较良性肿瘤组织的阳性率20.0%(2/10)和50.0%(5/10)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00和0.000。手术病理分期Ⅲ~Ⅳ期者HGF和cmet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70.4%(19/27)和88.9%(24/27),较Ⅰ~Ⅱ期者的38.9%(7/18)和50.0%(9/18)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48和0.000。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分别为78.6%(11/14)和92.8%(13/14),较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51.6%(16/31)和64.5%(21/31)升高显著,P值分别为0.025和0.000。HGF和cmet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年龄和病理分级无关,P值分别为0.436、0.549、0.465和0.124。HGF和cmet蛋白相对表达强度在卵巢癌组织中为1.29±1.25和1.57±1.25,在良性肿瘤组织中为0.17±0.34和0.44±0.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和0.007。在卵巢癌组织中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P=0.009。结论: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存在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HGF和cmet与卵巢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 王化丽张淑兰姜继勇刘玲
- 关键词:卵巢肿瘤肝细胞生长因子
- 子宫颈鳞癌HPV16感染对错配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发病机制中HPV感染对错配修复(mismatchrepair,MMR)基因表达影响的意义。方法:77例子宫颈鳞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PV16、hMSH2与hMLH1的表达。并分析这些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PV感染与非感染组子宫颈癌hML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0%(29/42)和40.8%(12/28),rs=0.260,P=0.029;hMSH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2%(27/42)和46.4%(13/28),rs=0.177,P=0.143。HPV感染、hMLH1及hMSH2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结论:HPV感染组细胞hMSH2与hMLH1蛋白表达上调的现象表明HPV16感染增加子宫颈上皮细胞DNA复制时的碱基错配。因此,这可能是HPV16的致癌机制之一。
- 车耀润张朝吕申刘玲王朝晖
-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属DNA修复
- P53和Ki-67在水泡状胎块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3年
- 目的研究P53及Ki-67在水泡状胎块(完全性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CHM和PHM)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水泡状胎块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及Ki-67在12例胚亡流产绒毛、18例PHM和24例CHM中的表达。结果 P53在三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33.33%和50.00%;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44.44%和83.33%;P53的表达在各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表达在CHM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4,P=0.0350,P<0.05),而CHM与PHM之间以及PHM与正常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检测水泡状胎块中P53及Ki-67的表达有助于HM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 王亚萍刘玲于晶功李广慧宋光耀邹娜
- 关键词:水泡状胎块P53KI-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