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岭 作品数:23 被引量:35 H指数:4 供职机构: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三种方法矫治薄角膜近视眼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多光区切削、超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等3种方法矫治薄角膜近视眼的疗效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120只眼)薄角膜近视患者随机平分为3组:A组采用多光区切削矫治,B组采用超薄瓣LASIK矫治,C组采用LASEK矫治。分别于术后1、3和10d,1、3、6个月复诊,复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睫状肌麻痹验光、眼压、角膜地形图等并记录患者的视觉不适症状。结果A、B组术后眼部症状轻微、视力恢复快,C组眼部刺激症状较重,视力恢复较慢,并有Haze出现。术后6个月时,3组间裸跟视力、残留屈光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A、B、C组存在视觉不适的比例分别为22.5%、10.0%、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9);复查角膜地形图,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角膜前突征象。结论在综合分析角膜厚度和屈光度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超薄瓣LASIK或LASEK能够为薄角膜近视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屈光矫治。 高宁 廖伟 陈玮 王宏英 刘玉岭关键词:薄角膜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角膜切削术 激光 鲁西冀南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报告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鲁西冀南一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情况,分析RO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筛查。结果此次调查研究发现,576例受检儿中共筛查出不同程度的ROP患儿67例,其中男43例,女24例;均为双眼患病;ROP检出率为11.63%,ROP组与正常眼底组在出生孕周(gestational age,GA)、出生体重(birthweight,BW)、是否并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否并发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方面存在差异;GA、BW、RDS是ROP发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鲁西冀南一带ROP的检出率为11.63%,与周边地区报道的数据相比略低,要进一步规范早产儿用氧,预防早产,在挽救生命的同时,将ROP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以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韩云飞 郭海科 刘玉岭 王帮 徐桂霞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消炎痛对拉坦前列腺素和噻吗心安抗青光眼疗效的影响 2006年 将6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予0.005%拉坦前列腺素眼液每晚滴眼1次,1滴/次;B组予0.5%噻吗心安滴眼,早、晚各1次,1滴/次,两组均连用2周;第3周加服消炎痛25 m g,3次/d,连用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视力、视野、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房角镜及直接检眼镜等检查。两组均顺利完成随访,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因眼压控制不良而需要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或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后2周两组眼压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消炎痛2周后,A组眼压继续降低,B组眼压升高。A组2例出现眼部异物感,未出现睫毛增粗、黄斑囊样水肿、虹膜睫状体炎和其他眼部改变;联合应用消炎痛后两组各有2例出现反酸、恶心等胃肠道刺激症状。认为消炎痛可增强拉坦前列腺素的降眼压效果,降低噻吗心安的降眼压效果。 刘玉岭 刘真 高宁 于东珍关键词:拉坦前列腺素 噻吗心安 消炎痛 青光眼 0.01%阿托品控制青少年近视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阿托品是全球公认的有效延缓近视眼进展的首选药物。以往研究表明应用0.5%~1%的阿托品滴眼液长期滴眼能中止或明显抑制青少年近视的发展。但阿托品治疗的主要缺点是瞳孔扩大、畏光、调节力降低、过敏性结膜炎以及其它一些系统效应,出现概率呈浓度相关性。低浓度阿托品可以大幅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观察0.01%阿托品眼药水控制近视眼进展的疗效及散瞳作用,探讨其治疗近视的疗效及依从性。 刘真 韩云飞 高宁 刘玉岭关键词:青少年近视 过敏性结膜炎 瞳孔扩大 调节力 阿托品滴眼液 不良反应发生率 环孢霉素A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 被引量:1 2007年 陈玮 刘真 高宁 刘玉岭关键词:超声雾化 环孢霉素A 干眼症 针拨联合球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针拨联合丝裂霉素C(MMC)球结膜下注射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疗效。方法对25例(25只眼)因新生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者,进行针拨联合MMC0.2 m l(0.04 mg)球结膜下注射,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和副作用,并随访6~12个月。结果小梁切除术后低平限局肥厚充血型18只眼、包囊型囊样7只眼。针拨联合MMC结膜下注射治疗后6~12个月,轻度膨隆弥散型11只眼,多腔或薄壁型8只眼,限局肥厚型或无滤过泡6只眼。治疗前患眼的眼压为(32.5±5.5)mm Hg,随访结束时具有功能滤过泡眼的眼压为(18.2±3.4)mm Hg。与针拨前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只眼眼压下降有效,成功率占75%。治疗后结膜下出血3只眼,前房出血5只眼,无低眼压、伤口渗漏和脉络膜渗漏及浅前房等并发症。结论针拨联合MMC结膜下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是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 于东珍 刘真 赵梅 高宁 陈雯 刘玉岭关键词:丝裂霉素C 新生血管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功能不良滤过泡 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 2011年 目的探讨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18例(18眼)施行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术后观察眼部症状,角膜、结膜愈合情况及眼压等。结果随访平均(9.4±1.9)个月。所有患眼球结膜瓣与角膜牢固贴附。术后2d眼压开始下降,而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至术后1个月时基本稳定。结论在严格病例选择的基础上,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的初步效果良好。 高宁 廖伟 刘真 于东珍 刘玉岭关键词:睫状体冷凝术 角膜溃疡 青光眼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将2011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CSC同时合并Hp感染的51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初诊时即接受了根除Hp的药物治疗,B组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视力(包括最佳矫正视力)、标准Amsler方格表、色觉检查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测。随访18个月。结果A组患者视力在随访的第6、12及18个月均比B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视物变形率、变暗率及变色率在初诊及随访的12个月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18个月后,A组患者视物变形率、变暗率均比B组明显下降,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视物变色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的视网膜下积液在6个月内既已全部吸收,且A组患者在随访的第3个月及18个月视网膜下积液完全吸收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除Hp感染可提高CSC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王甲 刘真 刘玉岭 赵梅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最佳矫正视力 视网膜下积液 前瞻性临床研究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两种青光眼治疗药物作用的影响 刘玉岭 陈玮 刘真 王宠英 薛淑萍 该课题通过60例高眼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用药前后眼压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非甾体抗炎药物可降低噻吗心安的疗效;而对拉坦前列腺素不产生影响。揭示了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内源性前列腺素有抑制作用,对外源性前列腺素未见影响。此...关键词: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青光眼 5%肝素滴眼预防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疗效观察 2007年 刘真 陈玮 刘玉岭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 术后并发症 疗效观察 滴眼 肝素 手术失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