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烁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灶性
  • 2篇灶性脑缺血
  • 2篇缺血
  • 2篇脑缺血
  • 2篇局灶
  • 2篇局灶性
  • 2篇局灶性脑缺血
  • 2篇灌注
  • 2篇大鼠局灶性脑...
  • 1篇电刺激
  • 1篇灶性脑缺血再...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果
  • 1篇镇痛作用
  • 1篇神经保护
  • 1篇神经保护作用
  • 1篇实验大鼠
  • 1篇体积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沈阳市儿童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篇刘烁
  • 3篇杜宝琮
  • 3篇金妍
  • 2篇董继超
  • 1篇杜威

传媒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声-中频电经颅刺激小脑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2005年
目的观察超声中频电经颅刺激小脑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治疗组。用线栓法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造成大鼠左脑缺血2h再灌注24h,采用5级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筛选大鼠。采用干重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用TTC染色图像分析仪测定梗死灶体积,并分析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即刻组除外)的脑水肿程度明显减轻(P<0.05);治疗组脑梗死体积缩小(P<0.05),脑组织中SOD含量增加,而MDA值下降(P<0.05)。结论超声中频电经颅刺激小脑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缩小梗死体积有关。
杜宝琮董继超杜宝民金妍刘烁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缺血-再灌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作用实验大鼠
超声-中频电刺激小脑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经颅电刺激小脑顶核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已有报道,证实其有一定的疗效,但应用超声-中频电经颅刺激小脑区疗效如何?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改良的Zea-Longa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观察超声-中频电经颅刺激小...
杜宝琮董继超杜宝民金妍刘烁
关键词:中频电刺激再灌注损伤梗死体积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超声-中频电疗的镇痛效果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 观察超声 中频电治疗的镇痛作用及其对大鼠脑啡肽水平的影响 ,探讨其镇痛作用与脑啡肽神经化学物质变化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大鼠经超声 中频电作用后的疼痛反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并通过直线回归方法分析大鼠痛阈值变化与腺垂体、丘脑下部脑啡肽 (EK)变化的相关性 ,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结果 大鼠经超声 中频电单次作用后 ,其腺垂体及丘脑下部甲硫氨酸脑啡肽 (MEK)和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均P <0 .0 5 ) ;MEK组和LEK组大鼠痛阈值变化率分别为 2 65 .79%和2 72 .90 % ,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经直线回归分析后发现 ,超声 中频电对大鼠的镇痛作用与腺垂体MEK含量具有正相关性 (r=0 .91,P <0 .0 1)。结论 腺垂体MEK水平升高可能是超声
杜宝琮杜威刘烁金妍
关键词:镇痛作用脑啡肽MEK痛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