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滇生
- 作品数:24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袖套法建立恒河猴原位肝移植的稳定模型被引量:6
- 2011年
- 背景:以往多应用大鼠建立肝移植模型对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进行基础研究,而灵长类非人类大动物建立肝移植模型能更接近临床肝移植的需求。目的:探讨建立稳定的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最佳方案。方法:选用健康恒河猴进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20次,以10只雄性作为受体,10只雌、雄不限为供体,借鉴临床肝移植和各种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使用二袖套法加肝动脉重建建立稳定的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与结论:20次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成功率90%,供肝切取时间(17±3)min,供肝修整时间(35±5)min,受体移植时间(133±45)min,受体无肝期(12±4)min,术后24h存活率90%(18/20),72h存活率为80%(16/20),1周存活率50%(10/20),14只分别于术后2周内死于急性排斥反应,最长存活38d,也死于急性排斥反应,所有受体均无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胆道并发症发生。改进后的恒河猴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是肝移植临床前期研究的较理想动物模型。
- 冉江华李铸刘静张升宁吴淑媛张熙冰李来邦李立张鸿青刘滇生
- 关键词:二袖套法肝移植动物模型恒河猴血管重建
- 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
- 冉江华李立张升宁刘静李铸李来邦张鸿青吴淑媛张熙冰刘滇生罗惠林蒋益舟梁宇
- 主要技术内容:1、改良恒河猴肝移植模型的建立(1)选用健康恒河猴进行同种异体肝移植10次,借鉴临床肝移植和各种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使用门静脉袖套法建立稳定的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2)10次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成功率...
- 关键词:
- 关键词:排斥反应动物实验
- 肝移植术后腹腔内活动性出血的防治体会(附69例报道)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腹腔内活动性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了2006年5月~2008年4月该中心成功实施的69例肝移植,其中尸肝移植58例,亲体肝移植11例,女性占18.84%(13/69),男性占81.16%(56/69)。结果69例肝移植中早期腹腔大出血者9例,发生率为13.04%(9/69),病死率为0%(0/69)。出血发生在肝移植术后24h内6例(66.67%),2d内1例(11.11%),3d内2例(22.22%)。出血部位包括右肾上腺静脉丛出血3例、受体下腔静脉壁的分支出血2例、腹壁戳孔出血1例、腹腔渗血2例;其中,多个部位同时出血者5例。9例腹腔大出血均为成人肝移植患者,8例发生在肝移植的早期阶段(前13例肝移植),对肝移植术中手术操作,术中术后胶体和晶体液、中心静脉压的控制以及凝血功能的调控认识不够;仅1例发生在肝移植开展的后期(第63例肝移植)。均在确诊后1h内再次手术止血。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大出血是肝移植术后死亡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中彻底止血、术中术后胶体和晶体液的调控、凝血功能的调控和术中术后中心静脉压的调控等在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大出血中起着重要作用。
- 冉江华刘静张升宁李铸李来邦刘滇生吴淑媛李立
- 关键词:肝移植活动性出血腹腔
- DA至Lewis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技术改良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背景:国际上研究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基础动物模型是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国际上公认的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鼠种配对方式为DA至Lewis大鼠、DA至BN大鼠及BN至Lewis大鼠,但由于鼠种缺乏和操作技术有待成熟的原因,国内较少引用以上鼠种配对方式进行该模型的建立。目的:课题组在大量SD大鼠肝移植模型建立训练的基础上,采用DA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摸索DA至Lewis大鼠肝移植急排模型建立技巧和经验。方法:通过改良二袖套法,以雄性DA大鼠为供体,雄性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60只,受体大鼠术前1d和术后1周内饲喂治疗剂量的他克莫司,1周后半量递减并停药,记录移植手术时间,观察受体大鼠的术后生存状况、手术成功率及生存期,分别于术后7,14,21,28d处死受体大鼠,获取肝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大体和镜下的病理学变化,进行急性排斥反应评分。结果与结论:供肝冷缺血时间30~60min,供体手术时间(18.5±4.0)min,供肝修整时间(7±3)min,受体手术时间(35.0±7.3)min,无肝期为(13.0±3.0)min,手术成功率为98%,1周存活率为91.6%。术后2周随着他克莫司撤药,受体大鼠迅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于术后14~28d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20.85±0.71)d,中位生存时间为21d。实验建立DA至Lewis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需要以大量SD大鼠肝移植训练为基础进行,通过对二袖套法技术的改良和围手术期短期应用他克莫司有助于该模型的稳定建立。
- 李铸李立冉江华张升宁刘静刘滇生李来邦陈娟
- 关键词:急性排斥反应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他克莫司
-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胀的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腹胀的原因及临床特征。结果65例患者中,术后均发生过腹胀,腹胀的持续时间为手术后的第1周以内53例次,术后1周以后继续腹胀的有12例次,腹胀缓解后又再次发生腹胀的有5例次;导致腹胀发生的常见原因依次为手术暴露时间的长短,患者术中输液量(胶体和晶体比),FK506血药浓度及服用赛克平药物的反应,术后治疗,患者术前基础疾病的严重性,患者年龄大小,腹腔积液和腹腔粘连等有密切联系。65例中,大多数病例同时存在多个导致腹胀的因素。不同原因所致的腹胀,在发生时间、腹胀的变化等方面均呈现相应的特征。结论腹胀是肝移植术后早期较常见的临床并发症的表现,导致腹胀的原因较多,了解其主要原因,对指导肝移植手术和术后治疗及对腹胀的处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 刘滇生吴淑媛刘静张升宁李铸李来邦冉江华李立
- 关键词:肝移植腹胀并发症
- 活体肝移植治疗巨大肝细胞腺瘤1例
- @@患者女,16岁,右上腹胀痛进行性加重4月余。院外腹部CT提示:肝脏占位,多考虑低度恶性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平滑肌肉瘤可能,遂以“肝脏肿瘤”收住入院。既往无乙肝、丙肝病史,无避孕药使用史。
- 赵永恒李立冉江华李来邦李铸刘静吴淑媛刘滇生蒋益舟
- 关键词:活体肝移植腹部CT
- 文献传递
- 老年重症胆管炎9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老年重症胆管炎(ACST)是外科临床高危病,死亡率31.5%[1]。我科自1999年至2009收治60岁以上符合ACST诊断标准者[2]90例,老年ACST占同期住院ACST435例的20%,本研究主要讨论老年人ACST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 刘滇生梁宇吴淑媛刘静
- 关键词:老年重症胆管炎外科临床高危病老年人
- 胃肠外营养在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 1995年
- 胃肠外营养在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陈向阳,钟传富,刘滇生我科自1994年3月对1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术前7天和术后6-10天的胃肠外营养(TPN)治疗,使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除1例切口感染外,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效果良好,报告如...
- 陈向阳钟传富刘滇生
- 关键词:黄疸营养疗法围手术期外科手术
- 胆囊结石术前MRCP指征的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术前MRCP指征。方法将220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高危因素组和对照组,术前均行MRCP。结果220例胆囊结石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或加胆道探查术,高危因素组MRCP发现胆总管结石47例(35.9%),手术证实46例,对照组发现1例(1.1%),手术证实1例。结论对有高危因素的结石患者术前行MRCP经济有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术。
- 蒋益舟刘滇生冉江华
- 关键词:胆囊结石MRCP
- 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01年
- 目的:观察国产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国产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细菌性感染82例,并与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随机对照。结果: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有效率、治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9%、72%、93.9%、6.1%。与氧氟沙星注射液随机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抗菌活性强。临床应用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陈建华刘滇生等
- 关键词:左旋氧氟沙星药物治疗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