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文

作品数:55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文学
  • 21篇历史地理
  • 7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5篇晚清
  • 13篇小说
  • 11篇主权
  • 8篇文学
  • 8篇考论
  • 7篇报刊
  • 6篇清末
  • 6篇民国
  • 5篇文化
  • 5篇民初
  • 5篇明代
  • 4篇清末民初
  • 4篇报纸
  • 4篇传媒
  • 3篇时报
  • 3篇清朝
  • 3篇主权意识
  • 3篇晚清小说
  • 3篇小说传播
  • 3篇民间组织

机构

  • 33篇上海师范大学
  • 22篇西藏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滇西科技师范...

作者

  • 54篇刘永文
  • 9篇韩殿栋
  • 6篇李玉宝
  • 2篇张廷芳
  • 2篇陈晓鸣
  • 2篇周莹
  • 2篇德萨
  • 2篇大达娃次仁
  • 1篇王志华
  • 1篇王景龙
  • 1篇马菊青
  • 1篇鲁志美
  • 1篇周晓艳
  • 1篇吴潇
  • 1篇陈立波
  • 1篇李小娟
  • 1篇陈金林
  • 1篇赖静
  • 1篇陈贤文
  • 1篇王成芳

传媒

  • 20篇西藏大学学报...
  • 3篇江汉论坛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西藏研究
  • 3篇中国藏学
  • 2篇明清小说研究
  • 2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文史知识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史学月刊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回族研究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东方论坛—青...
  • 1篇青海民族学院...
  • 1篇西藏统一战线
  • 1篇中共青岛市委...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西藏民族学院...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时报》:颇具时代特色的小说传媒(1904—1911)被引量:9
2006年
由于租界地的存在,20世纪初的上海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孕育出许多像《申报》那样具有集团性质的文化企业。而狄楚青经营的《时报》、《小说时报》、《妇女时报》、有正书局就是几个颇具时代特色的文化名人经营的文化企业。《时报》开辟小说专栏,开展小说悬赏活动,鼓励读者参与剪报活动;《小说时报》以专业小说杂志的形式参与小说传播;《妇女时报》以综合期刊的形式刊载小说;时报馆、有正书局大量出版小说。在拓展小说的传播渠道、促进小说的繁荣方面成绩斐然。对《时报》及其与之相关的“杂志”、“书局”和广告进行梳理和研究,我们会发现许多与小说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从而促进晚清小说研究模式的重新构建。
刘永文陈晓鸣
关键词:《时报》小说传播
论晚清关于小说的中西比较
2002年
 晚清时代,西方的小说及小说理论随着坚船利炮的侵入传到了中国。理论家们对中西小说的发展历史、小说的作家、小说的类型、翻泽小说与创作小说等问题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阐释了中西小说的优劣。晚清时代关于中西小说的对比功利性极强而且随意性极大。
刘永文
关键词:晚清中西小说误解
民间的声音——民意机关“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考论
2020年
晚清至民国,西康地区成了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改土归流”、三次康藏冲突,达赖、班禅、诺那呼图克图等宗教势力,刘文辉、格桑泽仁的世俗力量都是这个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这些角色学者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西藏驻京办事处、班禅驻京办事处、诺那呼图克图驻京办事处,学者也都给予了关注。而成立七年之久(1930—1937),影响较大的“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在近代康藏之争中,各类民间组织“西康总商会”“西康国民协进会”“西康特区民众保固国防后援会”以社团的方式关注西康的稳定和发展。民间人士以请愿团或代表的身份到南京请愿、递交呈文、招待记者。民间社团、请愿团中的西康人士希望互递京康消息。由西康代表临时驻京,到“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成立,可见民间力量和国家意志的互动。
刘永文张茜
关键词:康藏纠纷民意机关
《东方杂志》与中国西藏被引量:5
2006年
鸦片战争以后,产生了中国近代意义的报刊,这些报刊有官办的,有商办的;有国人自办的,亦有外资创办的。这些报刊的创办者所处的政治文化背景、办报的目的差别很大.但对西藏问题却都十分关注。特别是我国自办的报刊更加关注西藏的重大政治问题,及时报道国家的治藏方略和政策得失,传达国内外关于西藏的信息。文章以《东方杂志》为个案,论述晚清报刊与中国西藏的关系,从而阐明西藏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刘永文张廷芳
关键词:晚清报刊主权
《边政公论》对康藏文化习俗的介绍被引量:4
2010年
《边政公论》是蒙藏委员会主办的刊物之一,主要关注边疆和民族问题,对边疆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也有相应的介绍,为全面了解边疆社会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为解决边疆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文章从《边政公论》所介绍的丰富多彩的康藏文化习俗中,节选"喇嘛制度"、"饮茶风尚"、"藏戏和民歌"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探讨。
韩殿栋刘永文王志华
关键词:文化习俗
民间的力量——民间社团与第三次康藏之争考论
2023年
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促生各种不同的民间社团,第三次康藏之争未发生之前就有传统意义上的民间组织“西康总商会”“教育会”“西康国民协进会”。但因第三次康藏之争的发生而成立的民间组织则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包括以八百名民众代表为基础的“西康特区汉夷全体民众保固国防后援会”;临时性质的请愿团和难民团;同乡组织“西康旅京同乡国防救亡会”;民意机关“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各类民间组织或直接参与“纠纷”的调解,或以电文和呈文的方式为各级政府提供康藏之争的信息和解决纠纷的方案,或以请愿的方式催促政府尽早解决康藏纠纷。而“民意机关”则长期驻京,互通京康消息,提交各种提案。这些民间组织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其与各级国家机关、其他民间组织紧密互动,形成强大的反分裂力量,使分裂势力图谋分裂国家的阴谋落空,促进了现代多民族国家的构建。
吴丽丽刘永文
关键词:民间社团
近代报刊小说目录
近代是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剧烈动荡、深刻变化的时代。近代文学,无论是文学格局、文学观念,还是文学创作的形式内容及文学的传播方式,都出现了迥异于往古的变化。在这其中,“小说”的兴盛应是近代文学的一大特色,以至于1906年就有...
刘永文
关键词:报刊小说文化产品大众传播
文献传递
民国初期传媒关于袁世凯对藏政策的报道被引量:6
2008年
破坏镇压人民斗争、强化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益是舆论界对袁世凯的基本评价。关于袁世凯在对藏政策方面的评论和介绍或语焉不详,或很少介绍。通过对民国初期传媒材料的梳理并结合各类历史资料,发现袁世凯执政时期,继承了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主张以汉藏民族间平等团结为基础,以"谋内政之统一"和实现"民族之大同";在中英交涉中,充分利用外交手段、依据国际惯例,拒绝签订出卖西藏的各类条约;调整政府机构,采取由剿到抚的策略,争取西藏内向中央。袁世凯在处理边疆西藏危机时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使萌芽中的"现代中国"在西藏主权问题上占有一定的主动性。
韩殿栋刘永文陈立波
关键词:传媒袁世凯对藏政策主权
不平等条约中的铁证——试论清末民初西藏地位问题被引量:1
2008年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常常有两个标准,符合他们的利益和思维方式时他们就打出国际法和条约的旗号,如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和思维方式,他们就可以践踏国际法和条约。西方一些反华势力一方面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一方面又利用各种方式支持达赖搞分裂中国的活动,他们从事这些活动时,就可以把英帝国主义在扩张过程中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束之高阁。《中英烟台条约》(1876)、《中英会议藏印条约》(1890)、《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3)、《拉萨条约》(1904)、《中英续定藏印条约》(1906)、《修订藏印通商章程》(1908),这些不平条约即是英国侵略我国的见证,同时也反映了我国主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这些条约更是批判"西藏独立"论的有力证据。
刘永文大达娃次仁韩殿栋
关键词:不平等条约西藏主权铁证
从民营到党报——《大刚报》(汉口)与西藏和平解放被引量:1
2022年
《大刚报》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西藏的坚强意志,介绍爱国人士特别是藏族爱国人士拥护国家统一的渴望,揭露国内外分裂势力破坏国家和平统一西藏的行为,全面系统地报道了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的全过程。《大刚报》办报遵循“与人民同其休戚”原则,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心。国家意志与民间力量互动,推进了西藏和平解放。该报设置“黑板报”,组织“读报组”,突显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性,并关注国际舆论,大量转载世界进步报纸对西藏问题的关注。《大刚报》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面对新闻舆论的钳制和势力强大报纸的挤压,艰难地生存。武汉解放后,所有民营报纸都停办,唯有汉口《大刚报》仍继续出版,经过公私合营,1951年9月,《大刚报》最终成为武汉市委机关报。可见该报的办报宗旨与社员的思想倾向符合时代的要求。
刘永文吴丽丽
关键词:民营报纸党报和平解放西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