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锦 作品数:46 被引量:20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天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文化科学 理学 更多>>
一种用于密封膜下渗漏气体的排气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密封膜下渗漏气体的排气系统,包括设置在密封膜外的排气管路、设置在排气管路上的控制阀和连接在排气管路末端的真空泵,密封膜内的土体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泡沫托板、排气板和锥形连接管,锥形连接管的顶端具有外... 雷华阳 王鹏 刘景锦 章纬地 刘旭 李宸元 王磊文献传递 不同应力水平下结构性黏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为探讨天津滨海地区典型结构性软黏土的动力变形特性,进行了压缩试验和不同固结应力下的循环三轴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性软黏土的静力变形特性以先期固结应力和结构屈服应力为分界点,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固结应力下的动应变-振次关系曲... 雷华阳 刘景锦 霍海峰关键词:应力水平 动力变形 软黏土 孔隙水压力 三轴试验 吹填土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分析 2013年 对滨海地区真空预压处理后和未处理吹填土进行一系列一维压缩次固结试验研究,获得应变、孔隙比与时间的关系,对比分析其次固结特性,为今后解决围海造陆工后沉降问题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吹填土的次固结变形与土样高度及排水条件有关。双面排水条件下土中弱结合水容易排出,最终变形高于单面排水;加高后6cm试样最终变形明显低于2cm试样,相同排水条件下二者相差2.2倍;经过真空预压加固处理的土体结构性受到破坏,排水过程结束后土体直接进入次固结阶段,其次固结变形量低于未经处理吹填土。 张雪莲 刘景锦 丁小冬关键词:吹填土 次固结特性 次固结系数 一种用于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防弯折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防弯折排水装置,包括通过连接接头连接的水平排水通道,所述连接接头开设有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接口中插设有排水板,所述排水板为中空结构,所述排水板内设置有竖向隔板,所述排水板内还设... 雷华阳 王磊 刘景锦 刘旭 王鹏 章纬地 李宸元等应变条件下增压式真空预压固结解析解 被引量:2 2024年 从注气增压对土体作用效果的角度出发,建立增压式真空预压固结解析理论模型。提出基于注气增压压力等效的受力简化模型;引入新参数——径向渗透系数增大系数η,反映注气过程对土体渗透性质的改变。根据Barron等应变假定和达西定律,考虑排水板涂抹效应与井阻作用、土体径-竖向渗流以及上部堆载,推导增压式真空预压固结控制方程及其解析解,并利用弹性力学方法推导等效注气增压压力p(t)的计算公式。针对瞬时增压和线性增压两种特例给出具体解析解公式,并通过与工程案例对比分析,验证了解析解及等效力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通过对固结性状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注气增压方法可增大土体负孔隙水压力值,加速土体排水固结;“参数η”对固结速率的影响较大,分析模型中考虑注气过程对径向渗透系数的改变会更加合理;井阻作用会导致土体固结速率减慢,径-竖向渗流时孔压能够消散完成,而只有径向渗流时孔压无法消散完成。 刘景锦 罗学思 雷华阳 郑刚 罗昊鹏关键词:固结理论 解析解 用于间歇式透气真空预压排水的排水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间歇式透气真空预压排水的排水板,包括上排水板、下排水板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蝴蝶结,上排水板和下排水板结构相同,主体均为塑料芯板,塑料芯板的中间为格栅部分(15),其两侧各设置一个密闭中空管道(11);蝴蝶... 雷华阳 王铁英 文凯 刘景锦 周姿余文献传递 一种真空预压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预压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排水板包括排水板,抽水主管,单手板接头和真空泵。所述的排水板由多个长度不同的板芯拼合而成,每个板芯的首部和尾部均开口,位于中部的板芯最长,设其首部开口处为首端,越靠外侧的板芯,首... 刘景锦 李建楷 雷华阳 郑刚 加瑞用于间歇式透气真空预压排水的蝴蝶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间歇式透气真空预压排水的蝴蝶结,主体为一个两端开口的扁立方体,分别与上排水板和下排水板连接,两侧均设置有密闭中空通道(11),蝴蝶结设置有连接横向排水管道(1)的贯穿蝴蝶结的端口(5),在蝴蝶结内部开设... 雷华阳 刘景锦 宋晓龙 王腾飞 郑靖潇文献传递 一种模拟涨潮落潮的固结试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涨潮落潮的固结试验方法,所采用的试验设备包括数据测量系统、加载系统和循环水系统三个系统,加载系统包括:位移计支架、砝码盘、加压上盖、上透水石、下透水石、导环、用于取土样的环刀和水槽;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位... 雷华阳 冯双喜 刘景锦 冀智勇 周静菲文献传递 饱和黏性土中散体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11 2015年 埋置深度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规律一直缺乏深入研究,工程中采取最低程度考虑基础埋深的保守方法导致复合地基承载力被不同程度的低估。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饱和黏土中散体桩复合地基数值模型,对刚性基础下散体桩变形模式及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考虑桩、土为无重介质的散体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散体桩复合地基破坏模式受置换率、桩长和埋深耦合作用,可能发生浅基础型、复合型或实体基础类型的破坏模式。深度修正系数随着桩长的增加而增大,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当桩长和埋深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优置换率使深度修正系数取得极大值。而现行规范中深度修正系数取1.0,低估了基础埋深的作用。最后基于M o h r–C o u l o m b破坏准则推导群桩复合地基的等效强度,并利用极限分析法推导了浅基础破坏模式下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系数解答,结果与有限差分法的结果吻合较好。 郑刚 周海祚 刁钰 刘景锦关键词:复合地基 有限差分法 破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