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伟

作品数:45 被引量:16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7篇溃疡
  • 14篇中医
  • 14篇胃溃疡
  • 12篇维胃方
  • 10篇中医诊断
  • 9篇中医诊断学
  • 8篇教学
  • 6篇应激
  • 6篇实验性胃溃疡
  • 5篇应激大鼠
  • 5篇标准化病人
  • 4篇代谢
  • 4篇代谢组学
  • 4篇血清
  • 4篇PBL教学
  • 3篇代谢组学研究
  • 3篇学法
  • 3篇质谱
  • 3篇色谱
  • 3篇气相

机构

  • 4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44篇刘晓伟
  • 13篇许文学
  • 13篇曲宏达
  • 10篇张真瑞
  • 10篇陈欣
  • 10篇肖卫平
  • 10篇董秋安
  • 10篇陈窕圆
  • 9篇彭树灵
  • 9篇杨健
  • 9篇段新芬
  • 9篇许丽
  • 8篇贺红燕
  • 7篇丁慧波
  • 5篇丁惠波
  • 4篇肖炜
  • 4篇张红梅
  • 3篇解亚宁
  • 3篇邓虹珠
  • 3篇李晓明

传媒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四川中医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新中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甘肃中医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光明中医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疏肝和胃法对老年应激性胃溃疡综合保护作用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疾病谱发生巨大变化,不良情绪应激导致的各类心身疾病呈上升态势.溃疡病是临床常见心身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年龄高峰为50-60岁,地区分布呈由北向南增多趋势[1].胃溃疡病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疏...
刘晓伟张红梅董秋生许丽
关键词:疏肝和胃法胃溃疡中西医结合虚证老年医学
文献传递
对中医证本质研究的思考
二十一世纪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到后基因组时代,通过对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将深化对基因表达调控规律和所表达蛋白质的生物功能的认识,为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带来了变革,给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和机遇,促进着...
刘晓伟丁惠波陈欣陈窕圆
关键词:中医证候后基因组学
文献传递
一种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睡眠状况、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该保健食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芪20~30%,西洋参8~12%,白芍20~30%,北五味子12~18%,酸枣仁20~30%。本发明所述的保健食品药简力专,改善...
谭晓梅陈飞龙刘晓伟晋臻
疏肝和胃法对老年应激性胃溃疡综合保护作用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疾病潜发生巨大变化,不良情绪应激导致的各类心身疾病呈上升态势。溃疡病是临床常见心身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年龄高峰为50-60岁,地区分布里由北向南增多趋势。胃溃疡病属于中医“胃脘痈”范畴,疏肝和胃...
刘晓伟张红梅董秋生许丽
关键词:左金丸疏肝和胃法雷尼替丁应激性胃溃疡胃粘膜损伤溃疡指数
文献传递
靛玉红抗斑马鱼胚胎血管生成活性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靛玉红抗血管生成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tgfli1:eGFP(+/-)斑马鱼为模型,实验分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靛玉红组(15μM、30μM、90μM)、阳性SU5416对照组,在12hpf时加药,于48hpf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体节间血管生成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运用整体原位杂交的方法和RT-PCR技术检测flk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靛玉红各浓度组体节间血管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靛玉红对斑马鱼胚胎flk1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加。结论:靛玉红(15μM~90μM)具有抑制斑马鱼胚胎体节间血管生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VEGF/VEGFR2信号通路的某个环节来发挥作用。
郑浩江许文学刘晓伟杨健马宁陈小辉邢学锋
关键词:靛玉红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斑马鱼
维胃方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维胃方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尿液代谢表型的变化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乙酸灼烧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获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愈组与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尿液代谢物谱。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寻找表征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的生物标记物;使用主成分分析(PCA)考察维胃方不同剂量组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并根据标记物水平的变化解释相关机制。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尿液代谢物谱具有显著差异;获得的生物标记物包括有机酸、氨基酸等,两组标记物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维胃方不同剂量组的物质水平出现不同程度回调,以中剂量组幅度最大。结论胃溃疡大鼠出现代谢异常,维胃方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机能有效治疗胃溃疡,且以中剂量为佳;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从整体上揭示中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与机制。
彭树灵刘晓伟张真瑞贺红燕杨健
关键词:代谢组学维胃方胃溃疡
恐惧应激大鼠行为学评估及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索"恐志"情绪应激内伤模型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根据Takashi方法建立惊恐应激模型,对其行为学变化进行评分,并与正常组、孤独饲养组进行对照。结果:恐惧应激大鼠的行为得分与正常对照组及孤独饲养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F=72.582,P=0.000),恐惧应激大鼠行为学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孤独饲养组。各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旷场总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恐惧模型组得分低于孤独饲养组和正常对照组,孤独饲养组得分高于恐惧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对垂直得分及水平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r=0.730,P=0.000(双侧),认为水平得分与垂直得分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依据经典条件反射原理,采用Takashi方法建立的恐惧应激模型,在病因上力求符合中医情志内伤的原则,造模稳定性高,方法简单,可行性好。根据行为学得分及旷场实验分析,恐惧可减弱大鼠兴奋性及适应能力,这种表现与人的情绪反应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说明此模型能够有效模拟人类恐惧情绪,是较为理想的中医情志内伤模型。
董秋安刘晓伟
关键词:恐惧应激动物模型行为学
补肾调肝中药抗大鼠卵巢衰老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中药是否具有抗大鼠卵巢衰老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验动物分组,放射免疫的方法进行血清E2,IGF-1的测定,ELISA的方法进行Inhibin B的测定,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补肾调肝中药具有提高更年期与老年期组大鼠血清E2和降低FSH水平的倾向。补肾调肝中药处理不同年龄阶段的大鼠后对Inhibin B的水平无影响。IGF-1在中年期和老年期药物治疗配对组有显著差异(P<0.05,P<0.01)。与青春组大鼠比较,老年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平均灰度值降低(P<0.01),中年期和老年期药物治疗配对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调肝中药具有抗大鼠卵巢衰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卵巢局部调节因子有关。
徐波王俊玲刘晓伟
关键词:卵巢衰老中医药
怒 恐伤气大鼠血浆ACTH CORT IL-2 IL-8变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比较分析怒、恐伤气大鼠内分泌、免疫变化产生差异性的机理。方法:根据M egan E与Takash i方法制作怒、恐应激动物模型,采用放免方法,检测愤怒和恐惧应激后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T)、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将实验组与实验组、实验组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恐惧组、愤怒组与正常对照组ACTH、CORT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IL-2有显著性差异(P<0.01);恐惧组ACTH与IL-2明显高于愤怒组(P<0.01):IL-8水平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愤怒、恐惧不同情志导致气机紊乱病机有别,对内分泌、免疫影响亦不同。
刘晓伟曲宏达张红梅解亚宁董秋安许丽许文学邓虹珠傅江南李晓明
关键词:愤怒
维胃方对乙酸致大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与血浆神经降压素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GU)的疗效及与血浆神经降压素(NT)的相关性。[方法]制备乙酸致大鼠GU模型,予维胃方低、中、高剂量及雷尼替丁治疗7 d后,观测胃液pH值、胃黏膜大体标本、溃疡面积、病理组织改变、血清促胃液素(Gas)及血浆NT水平。[结果]从胃黏膜大体标本、切片及溃疡面积观察,维胃方中剂量组疗效最佳,其pH值、Gas、NT水平接近正常组(P>0.05)。[结论]维胃方中剂量组疗效好,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NT对机体的整体性调节而发挥治疗GU作用。
陈窕圆刘晓伟丁慧波陈欣肖卫平卢永康董秋安许丽
关键词:胃溃疡维胃方神经降压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