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临床探讨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适应症、临床优点、手术方法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分析20例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60~150min,术中出血80~30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d,术后住院时间3~7d。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痛苦小,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性生活无明显改变等优点。适用于年轻、良性子宫疾病及宫颈无明显病变者。
- 刘惠
- 关键词: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良性子宫病变
- 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停药后月经来潮当月应用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濮阳市中医院分别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预治疗3~6个月停药后继用来曲唑治疗PCOS患者34例,并与炔雌醇环丙孕酮预治疗停药后继用氯米芬治疗PCOS患者30例对比观察,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排卵率、周期妊娠率等。结果来曲唑组排卵期雌二醇(E2)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来曲唑组黄体期E2水平低于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LH和孕酮(P)水平高于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来曲唑组促排卵治疗34个周期中,29个周期有排卵(85.29%),9例临床妊娠,周期妊娠率(26.47%);氯米芬组促排卵治疗30周期中,24个周期有排卵(80.00%),5例临床妊娠,1例生化妊娠,周期妊娠率(20.00%),来曲唑组周期排卵率和妊娠率高于氯米芬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组宫颈黏液评分和子宫内膜厚度与氯米芬组相比显示了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停药后月经来潮当月应用来曲唑促排卵治疗PCOS排卵障碍不孕症,可以获得与氯米芬同样的促排卵及妊娠效果,而来曲唑治疗组子宫内膜环境更有利于囊胚着床发育;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来曲唑可作为治疗PCOS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惠韩清晓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炔雌醇环丙孕酮来曲唑氯米芬
- 重度妊高征60例临床治疗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临床药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60例重度妊高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预后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先兆子痫52例,产时子痫6例,产后子痫2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者1例,并发脑血管疾病1例。新生儿窒息率为33%,围产儿死亡率为10%,剖宫产率为85%,母亲死亡率为0。结论治疗重度妊高征在应用解痉、降压、扩容、利尿、镇静、降颅压等综合治疗的同时,适时终止妊娠是极重要的手段。终止妊娠的方式主张剖宫产。
- 刘惠
- 关键词: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终止妊娠剖宫产
- 宫缩抑制剂治疗前置胎盘阴道流血的疗效观察
- 2003年
- 目的 :评价宫缩抑制剂治疗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的作用。方法 :对 10 8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前置胎盘的病例 ,监测其宫缩、阴道流血情况 ,给予宫缩抑制剂 (硫酸镁加舒喘灵 )抑制宫缩。结果 :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应用宫缩抑制剂治疗 ,有效率达 93 %。结论 :宫缩抑制剂用于治疗前置胎盘阴道流血有重要意义。明显延长孕周 。
- 刘惠
- 关键词:宫缩抑制剂前置胎盘阴道流血疗效观察
- 122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加强对产后出血的防治,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发生的产后出血122例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122例,发生率为1.8%,其中宫缩乏力占80.3%,胎盘因素占16.6%,软产道损伤占2.0%,凝血功能障碍占1.2%。结论产后出血的预防关键是:①做好产前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防治,高危妊娠应做好急救措施的准备;②产时注意胎盘及胎膜的处理,尽早清除完整,注意保护会阴以免软产道撕裂,娩肩时静脉推注缩宫素10 U,产后密切观察宫缩及阴道出血量;③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早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 刘惠
- 关键词:产后出血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临床分析
- 2008年
- 刘惠
-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特发性
- 米索前列醇用于哺乳期瘢痕子宫无痛人工流产术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1年内哺乳期瘢痕子宫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哺乳期瘢痕子宫早孕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妇女104例为研究组,术前2~3h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600μg;同等条件下选择单纯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98例妇女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无痛率均达100%。研究组不需扩张宫颈的占91.35%,对照组占17.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完全流产率达到100%,无漏吸及子宫穿孔,不全流产、月经不调、宫腔粘连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可增加剖宫产1年内哺乳期瘢痕子宫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安全性,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了不全流产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惠
- 关键词:人工流产哺乳期瘢痕子宫米索前列醇
- 米非司酮联合低温低位小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低温低位小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妊娠足月孕妇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56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低温低位小水囊,B组50例采用单纯低温低位小水囊;C组50例采用单纯静脉点滴缩宫素。结果A组与B组比较:A组引产发动时间和总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成功率及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引产成功率明显升高,剖宫产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发动时间和总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B组引产成功率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分娩发动时间与总时间比C组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2 h出血量、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低温低位小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优于单纯用水囊和单纯用小剂量缩宫素,且具有应用方便、病人易于接受、使用安全等特点,为足月妊娠引产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 韩清晓刘惠
- 关键词:足月妊娠引产米非司酮
- 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4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疗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避免阴道大出血。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4例患者中手术治疗2例,其中1例行全子宫切除,另1例行子宫局部病灶清除+子宫修补;保守治疗2例,其中1例于药物治疗后行清宫术,另1例于B超引导下行宫腔填塞术。结论:有剖宫产史的患者,流产前应常规行B超检查,明确胚胎着床部位,及早做出诊断。一旦确诊避免盲目清宫,造成阴道大出血危及生命。
- 杨志新李兴华刘惠
-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瘢痕妊娠
- 宫腔镜诊治绝经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59例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总结镜下所见,进行临床与病症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正常105例,异常35例,其中有高危因素的30例病人中有不典型增生者6例,子宫内膜癌的7例,其中有5例子宫内膜厚度小于5mm,病理为子宫内膜癌。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准确可靠的方法。
- 刘惠
- 关键词:宫腔镜绝经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