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刚

作品数:28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洞庭湖
  • 10篇洞庭湖区
  • 10篇湖区
  • 9篇民国
  • 7篇清代
  • 5篇清代至民国
  • 3篇血吸虫
  • 3篇血吸虫病
  • 3篇社会
  • 3篇清至民国
  • 3篇围垦
  • 3篇吸虫
  • 3篇吸虫病
  • 3篇明清
  • 3篇虫病
  • 2篇地方病
  • 2篇地方病防治
  • 2篇血吸虫病防治
  • 2篇血吸虫病疫区
  • 2篇疫区

机构

  • 20篇中南大学
  • 1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28篇刘志刚
  • 2篇孙黎明
  • 1篇陈先初

传媒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武陵学刊
  • 1篇人民论坛
  • 1篇新华文摘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党史文汇
  • 1篇思想政治工作...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天府新论
  • 1篇中国社会经济...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4
  • 1篇199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敢于斗争的磅礴伟力被引量:2
2022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史,充满了斗争精神、斗争意志、斗争艺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验宝库。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意志、学习斗争本领,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磅礴伟力。
刘志刚
关键词:斗争史六中全会
泽国旸旱:清代至民国洞庭湖区旱灾及其社会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长期以来,洞庭湖区的旱灾不为人们所注意,几乎处于"被遮掩"的存在状态之中。然而,翻检史籍,发现清代至民国三百余年间湖区旱灾频度之高、范围之广、破坏之大皆出乎意外,并呈现出由滨湖低山、丘陵地带向湖心淤积平原逐级递减的趋势。而其频发则是这一区域以地理形态多样性与土壤性质差异性为主的生态因素与开垦过度、治理无方、规划失当与租佃关系不合理等社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湖区旱灾造成粮食的大量减产,加剧民众的生产负担,一定程度上影响湖田亩积的大小、粮食品种的选择与旱作农业区的形成,甚至严重危害着社会的稳定与民众的生存。
刘志刚
关键词:清代民国洞庭湖区旱灾生态因素社会因素
顺治十年前后直隶水灾与政府救济被引量:2
2013年
顺治十年(1653年)前后,直隶地区发生大面积水灾,造成巨大的损失,田园荒废、饥民载道,严重扰乱正处于恢复阶段的社会秩序,是清廷定鼎中原以来面临的第一次严峻的救灾考验。为此,各级政府迅速采取了蠲免田赋、实施赈济、安插流移、劝捐劝赈等系列举措,并着手荒政制度的初期建设。以上种种彰显出清廷强大的危机控制能力、高效的行政运转速度与长远的施政眼光,无疑是其入关后迅速稳定局势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刘志刚
关键词:水灾救济
明末政府救荒能力的历史检视——以崇祯四年吴甡赈陕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崇祯四年御史吴甡奉命赈济陕北,这是明季规模最大的一次政府救灾行动。事实上,它也是明末政府内部秩序进行的一次自我调整,但却充分地彰显了其时皇帝与官僚的隔阂、中央与地方的推诿、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冷漠,并因这多重复杂的矛盾纠葛而最终彻底失效。这一事件无疑也标示了明末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已降至极限,根本无法应对连年大规模灾害的发生,唯有走向覆灭之路。就其具体表现来说,即是政府救济速度严重滞后与救济力度严重不足。
刘志刚
关键词:救荒
人与自然的共业:清代至民国洞庭湖区湖田围垦的兴盛与衰败被引量:3
2019年
清代至民国,洞庭湖区间歇性洪涝灾害与巨量且肥沃的淤泥是这一区域湖田围垦兴衰的基本条件。在湖田围垦中地主、贫民与政府三方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形象,地主拥有较强的避灾能力,是围垦的推动者、获益者,贫民为求生计是围垦的实施者,但也是被压榨的对象与受灾者,政府因缺乏长远规划及各级官吏的贪渎行为而沦为失职者。各方的趋利避害影响着湖田围垦的规模与速度,是造成这一区域社会失序、生态恶化的根源所在。这为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灾害防治提供了一个启示,即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构建一套利害关系对等的社会与生态治理体系。
刘志刚
关键词:洞庭湖围垦
时代感与包容度:明清易代的五种解释模式被引量:8
2010年
近百年来,史学界对明清易代的解释基本上是在民族革命、王朝更替、阶级革命、近代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间有着互动关系这五类解释模式之中展开的。其中民族革命与王朝更替说最为久远,二者之间也始终处于对抗的状态之中,而阶级革命与近代化解释则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依次兴起,虽然开拓了新的研究视域,却都未掀起明清易代史研究的范式革命,相互吸纳与包容成为它们四者之间的主要关系。最新的明清易代生态—灾害史研究则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力量,但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扬,且仍将与其他解释模式交相辉映,而非非此即彼的关系。
刘志刚
关键词:时代感明清易代
20世纪以来中国血防史研究述评
2024年
血吸虫病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性疾病,至今仍有巨大的危害。20世纪以来,学界对中国的血吸虫病及其防治多有关注,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总体上看是从血吸虫病本身,以及政治史、社会史、环境史视域下的血防等四个方面展开的,呈现出从疾病研究到“政治血防”“社会血防”,再到“生态血防”的学术发展特征。当前学界应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血吸虫病及其防治进行整体史的研究,进一步考察人与血吸虫、感染人群与未感染人群、疫区与非疫区、国家与地方、人与自然之间的多重复杂关系,并深入探讨有关血吸虫病的社会记忆等方面的问题。
刘志刚李平
关键词:地方性疾病血吸虫病
铁通网络运行维护管理模式与改革的研究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作为大型国有电信运营商——中国铁通集团公司,是脱胎换骨以一种全新的机制去迎接挑战,还是墨守成规,沿用铁路系统旧习,铁通必须做出选择。其中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如何适应“以市场为...
刘志刚
关键词:管理策略
文献传递
晚清至民国洞庭湖区水利纠纷及其解决途径
自古以来,洞庭湖区乃泽国渊薮.浩瀚无边的洞庭湖为湖区带来勃勃生机,使之成为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也曾令它凄惨暗淡,民不聊生,无数次将其置之于万劫不复的深渊.正因如此,如何得水之利、避水之害也就成为当地民众生产与生活永恒...
刘志刚
关键词:水利纠纷洞庭湖区晚清民国时期
历史中的灾荒与灾荒中的历史
2011年
重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的《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及李文海、夏明方二位先生主编的《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三联书店,2007)两部书,令我感触良多,也勾起了我许多尚未走远、满富温暖的回忆。
刘志刚
关键词:历史结构灾荒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三联书店主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