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真菌病
  • 2篇皮肤
  • 2篇甲真菌
  • 2篇甲真菌病
  • 2篇病原
  • 1篇电镜
  • 1篇癣菌
  • 1篇真菌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皮肤病
  • 1篇皮肤真菌
  • 1篇皮肤真菌病
  • 1篇离出
  • 1篇临床和实验研...
  • 1篇菌病
  • 1篇糠秕孢子菌
  • 1篇红色毛癣菌
  • 1篇病甲
  • 1篇病原菌

机构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皮肤病...

作者

  • 4篇刘德操
  • 4篇冉玉平
  • 3篇李薇
  • 3篇周光平
  • 2篇罗汉超
  • 2篇代亚林
  • 2篇熊琳
  • 1篇彭雪梅
  • 1篇王小霞
  • 1篇杨毅
  • 1篇杜晓平
  • 1篇杨毅

传媒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华西医讯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从一例甲真菌病患者病甲中分离出糠秕孢子菌临床和实验研究被引量:17
1998年
从一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标本中分离出糠秕孢子菌 ,并进行了培养、组织病理、扫描电镜、溶甲等研究。患者为 6 4岁女性 ,因指趾甲变色、增厚、粗糙 2 0余年就诊。体检见各指、趾甲增厚变色 ,表面粗糙不平 ,指甲前端甲板与甲床分离。指甲培养结果发现在沙堡培养基有红色毛癣菌生长 ,在含菜子油培养基有卵形糠秕孢子菌生长。病理检查发现甲组织裂隙中有卵形出芽孢子 ,扫描电镜观察见大量有颈圈样结构的卵形出芽孢子镶嵌于甲组织中。 2 0 %KOH、5 6℃处理 1小时的甲沉淀物涂片经Parker墨水染色后镜下可见与卵形糠秕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形态一致的孢子和菌丝。患者接受伊曲康唑间歇冲击治疗 ,第四疗程结束后 1~ 2月时甲颜色明显光亮 ,以后未见进一步好转。治疗结束后 6个月时再剪病甲培养又有红色毛癣菌和卵形糠秕孢子菌生长。结论 此为国内首次报道卵形糠秕孢子菌与甲真菌病有关。复习文献 ,对红色毛癣菌和卵形糠秕孢子菌在发病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
冉玉平周光平李薇彭雪梅杜晓平刘德操
关键词:甲真菌病电镜
成都地区病原真菌分析报告
1990年
本文报告1988年1月至1989年2月我室培养分离的病原真菌结果。发现成都地区的浅部真菌主要是红色毛癖菌,深部真菌主要是申克氏孢子丝菌,嗜脂性的糠秕孢子菌与多种皮肤病有关。
冉玉平刘德操
关键词:病原真菌皮肤病
1981年至1997年甲真菌病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对 17年间甲真菌病动态分析发现 :甲真菌病就诊患者逐渐增多 ;红色毛癣菌为主要致病菌 ,皮肤癣菌因酵母菌分离增多呈相对下降趋势 ;甲中分离出糠秕马拉色菌。
李薇冉玉平代亚林刘德操王小霞熊琳杨毅罗汉超周光平
关键词:甲真菌病病原菌
1981年至1997年10982例皮肤真菌病分析被引量:58
1999年
冉玉平刘德操李志玉罗汉超李薇代亚林杨毅王晓霞熊琳周光平
关键词:皮肤真菌病致病菌红色毛癣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